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贤根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进入现代科学时期,作为科学认识的经验认识方法的观察和实验,不再是纯粹的经验方法,而是广泛而深刻地渗透着理性思维及其成就。这一方面,使观察和实验更完备、更规范、更具理性;同时也使观察和实验中的客观性问题更加复杂与突出。在观察与实验的过程中,既应反对"纯粹客观性"的奢望,又应不放弃科学的客观性原则。理论上的探求应与科学认识的实践结合起来,而科学正是在对客观性的不断寻求中获得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刘雪英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8(2):57-59
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但是规律实现的可能性.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途径、方法、条件,规律表现的个别载体以及规律间相互作用的结合形态又是多样的.因而在一定范围内人们又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目标进行选择。这就为人们在实践中发挥能动性,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提供了契合点。 相似文献
3.
李杰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1):50-63
关于历史客观性问题在史学研究的历史上有多种观点,作者在梳理了几种主要论点的基础上,运用塞尔的社会构建理论,吸收语言本体论的合理内核,重新阐释了历史主义史学追求历史客观性的做法。并再次提出了历史是客观实在的观点,从认识论意义上的建构的角度,辅之库恩科学理论沉浮的证明,对什么是历史客观性做出了新的论证。 相似文献
4.
简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锴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25-27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是整个历史哲学中一个重要而又具有争论的焦点问题,历史认识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历史认识过程中主体性的渗透是对历史认识能否达到客观性争论的原因。正确理解和把握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则必须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5.
对社会历史规律客观性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问题,西方历史决定论者承认社会历史有自在客观性规律;历史非决定论者否认社会历史有自在客观性规律.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社会历史规律作自在客观性的规定和理解是其争论的焦点.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从自为客观性的角度理解社会历史规律,并为之提供了合理思路. 相似文献
6.
张铁男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1):49-53
历史客观性问题是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进步.庞卓恒教授主编的<史学概论>在批判"资产阶级学者"否认历史客观性的观点时,缺乏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坚持"历史客观性"的观点时,缺乏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庄国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4):32-37
历史规律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内容,对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必须重新加以审视。历史规律是否存在?历史规律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历史规律客观性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依据唯物史观,人们是在生活世界中、在亿万次实践活动中遭遇并意识到历史规律存在的。这是在本体论层面对历史规律存在的肯定。发现和表述这种规律,则是认识论层面的证明。历史规律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因此以人的实践意识为内在环节,所以不能抽象地说“历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样,也不能抽象地谈论“人们不能创造和消灭历史规律”。各种历史规律是在人们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 相似文献
8.
9.
历史客观性被沃尔什认为是历史哲学研究中一个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问题,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历史认识论在我国讨论兴起之后,在这30年中,我国的学者在历史认识论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客观性这个问题,国内史学家也提出了一些富有洞见性的看法。大致考察和反思一下30年以来,我国学者对于历史客观性这个既棘手、又重要问题的讨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文学理论的客观性与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永兵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6):102-106
文学理论活动必然要受到文学实践的约束 ,要与各种文学“事实”相协调 ,并能给“事实”以满意的解释 ,推进和保持理论自身的有效性 ,由此形成文学理论研究的客观性。而对于文学理论价值陈述的科学性的判断 ,则可以依靠其学术活动的社会性 ,诉诸于主体间性来实现。通过探究文学理论研究的客观性与主体间性之间内在统一的路径 ,本文将主体间性作为一种“软的”检验标准来补充事实检验的“硬的”标准 ,形成综合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刘莘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李凯尔特力图在价值基础上构建历史认识论的逻辑结构。他所说的价值既不属于经验世界,也外在于主观意识,而是康德主义式的先验之物。在他看来,有了这个先验的价值概念及“与价值联系”的原则,就不仅能够克服历史认识中主观性与客观性、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矛盾,克服相对主义,确立历史的客观性,而且能够解决历史的统一性和文化科学的系统性问题。很难相信,这种超越于历史生活之上的先验的形式的价值,能够为历史叙述与文化科学的客观性提供真正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摘 要:观察渗透理论表明,我们在评断或观察一个事件或事物时,总是受到原有经验或理论知识的影响。“儿童行为观察”作为学前师范生的专业基本功和专业发展的起点,在幼儿教育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教学中却发现效果并不够理想,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表现出“看不准、释不专、导无方”等问题。本研究试从观察渗透理论视角,提出“儿童行为观察”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首先,帮助学生觉察已有“成见”,以走向不偏不倚的“看”;其次,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储备”理论工具,为实现有理有据的“解”;最后,培养学生多视角分析行为的思维,以生成合理的教育之“导”。 相似文献
13.
刘苏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2-34
康德在认识论的"哥白尼革命"中思维方式的转变,是通过其树立人的主体性来实现的,而其主体性的树立,又是通过重新理解客观性概念来加以论证的。获得了客观有效性的主体性才是真正树立起来的主体性。因此,客观性概念才是理解康德"哥白尼革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
维柯从科学与人性双重路径中将历史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康德在理性批判中奠定了历史编纂客观性的哲学根基,指出要把历史作为客体进行考察;黑格尔提出在自由意志与世界精神的统摄下让史实客体自我规定。实证主义史学在历史编纂中将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直接移植进来,出现了唯科学化的符合论倾向,弱化了史家的主体性。兰克则主张在历史编纂中如实直书,叙述客观历史对象时避免先入为主。柯林武德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反对用普遍规律解释历史现象,主张以史家主体观念涵盖客观性,以主体验证史实,因而形成了质疑历史编纂客观性的历史相对主义思潮。后现代哲学中叙事主义将历史编纂限制在文本书写中,试图回避客观性问题。为了协调各种理论之间的冲突,沃尔什提出了视域融合论与配景理论,但对视域范围进行了限定。伽达默尔则将历史编纂视为史家主体与史实客体相互规定的开放性过程,主张破除历史认识论中的主、客体区隔,在多元视域的融合中提升对客观性的深度认识。 相似文献
15.
论理解的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伟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5,(2)
本文通过对理解活动过程的分析和解释学上关于理解的客观性问题的不同观点的比较,认为对文本原意的理解既是可能的又是必要的。从理解的结果上看,能够实现理解的客观性。对理解的客观性的追求,是理解活动的重要目标。现实中存在的理解结论上的差异,除了主体的理解范式不同的原因之外,往往源于对同一文本不层面上的把握;对同一文本同一层面上的把握的对立,则意味着一方理解的失败。 相似文献
16.
论美的客体性和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4):49-54
在后现代语境下,由于主客对立二分的思维模式遭到质疑和消解,美的客体性和客观性仿佛已经不言而喻地被取消了。但是,从本体论(存在论)角度来看,美作为客体的存在是不可能取消的,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不可能构成现实的“主体间性”;从认识论角度来看,美只能是人们认识的对象,美和美感不能混淆,美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体的属性;从价值论角度来看,美是客体的审美价值,美离不开人的审美需要和人类社会,但是美可以而且事实上独立于每个审美主体的美感而显现出审美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彭宣维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5)
从具体现象的分析失误入手,引出语言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观因素和客观标准问题,内容涉及研究过程中客观标准的确立、主观因素自觉与不自觉的干扰给研究带来的影响、以及量-质方法相结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中英论说文客观性比较研究--大学生英语论说文客观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茜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146-149
本文调查了中国大学生英语论说文的客观性及其与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大学生英语论说文的客观性有中国文化主观性的特点 ;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英语论说文在客观性上有差异 ,高水平组学生作文的客观性比低水平组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原则的量化研究,指出了Jaedicke模型的缺陷及在我国的适用性,并对其作了修正。 相似文献
20.
柳祥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1):5-9
如何理解人文科学认识的客观性,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和争论,并成为困扰人文科学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难题,对其进行合理分析与解释有着重要意义。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为我们的分析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客观性"概念必须重新加以界定。人文理解的多元性或不一致性并不影响其客观真实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