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也是利益享有的主体.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一直以实现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化的人民利益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了前几代领导集体的人民利益思想并加以创新,从深化改革、制度建设、意识整合等层面不断探索维护、实现、发展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满足人民对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生态利益的迫切期待,续写了党关于人民利益实现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从利益主体多元化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问题.要达成社会的和谐必须形成有效的共识和契约。本文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角度,指出诚信友爱是前提,公平正义是核心,民主法治是手段,充满活力是动力,安定有序是目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保障。这六个方面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也体现着对多元利益主体利益博弈的规则规定。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利益理论认为,利益的基本内容是物质生活条件,而利益的本质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利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因素,利益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高度和谐的利益共同体是人类社会的价值目标.马克思利益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社会历史的科学方法,可具体总结为;从分析社会表象深入到利益分析,从分析利益主体到分析利益关系,从分配关系入手把握利益关系的状况,从利益关系的状况探索协调利益关系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应该把握重大社会事件背后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根源,社会集团和利益群体背后的社会地位利益分化和利益关联性,根据利益关系的性质和程度决定我们的政策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公共利益”的解释困境及其突围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刘连泰 《文史哲》2006,(2):160-166
“公共利益”的实体解释理论无法界定“不特定多数”这个概念,对“利益”的内涵也无法形成共识。“公共利益”的程序解释理论将公共利益的解释问题转化为“谁来决定公共利益”的问题,实质上将公共利益的解释问题虚化了。可能的突围方案是对公共利益的反向解释,即通过逐步清理公共利益的边界,将公共利益的“假冒形态”逐出公共利益的范围,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公共利益判断中走过多的弯路。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问题,要达成社会的和谐必须形成有效的共识和契约.本文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角度,指出诚信友爱是前提,公平正义是核心,民主法治是手段,充满活力是动力,安定有序是目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保障.这六个方面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也体现着对多元利益主体利益博弈的规则规定.  相似文献   

6.
农民经济利益问题地位的重要性、影响的深远性、功效的联动性、现状的紧迫性、解决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民经济利益保护问题的系统性。保护农民经济利益第一要系统地分析农民经济利益问题形成的原因;第二要加强对农民经济利益保护客体系统的认知;第三要构建农民经济利益保护的主体系统;第四要建立和健全农民经济利益保护的政策和手段体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本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支撑.从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出发,我们就能深刻认识利益关系和谐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意蕴,并采取有效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有领导、有群众、有制度、有途径的,良性互动的利益调节格局,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8.
处于全球治理时代的民族国家常常在维护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面前陷入困境和两难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对此二者进行理论审视.全球利益的思想源头发端于古希腊罗马的自然法理念和万民法思想,中经格老秀斯和康德的和平思想阐发,于现当代成为全球治理中的超越民族国家利益局限的人类共同利益诉求;民族国家利益则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产生而形成,其起源可追溯到16世纪意大利和17世纪英格兰的国家理由、王朝利益等概念,而自17世纪之后逐渐形成以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为本位的国家利益概念.在全球治理时代,我们必须具备对以上二者的理性认知,坚持一种全球利益关照下的国家利益观:正视全球性危机的严峻挑战以及全球治理向深度发展的时代趋势,在认识和行动上呼应全球治理中人类共同利益维护的急切需要;尊重国家的基础性地位,维护合理的国家利益;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机制,实现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调适.  相似文献   

9.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作为国际主要行为主体的国家所开展的一切国际活动 ,其目的只有一个 ,即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可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 ,古希腊的城邦安全与维护思想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耕战思想、墨家的“兼相爱 ,交相利”思想、六国为了对抗秦国而实施的“合纵外交”等等都体现了国家利益问题。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利益问题是在 17世纪欧洲近代民族国家体系形成之后才逐渐得以发展成为比较系统的理论。 19世纪在英国主持政务和外交达 2 0年之久的帕默斯顿说过 :国家没有永久的朋友 ,也没有永久的敌人 ,…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民有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的相关利益和利益相关性,这些利益是居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居民从国家、城市、城区、社区、小区、楼栋和邻里获得的相关利益和利益相关性依次递减,相关利益和利益相关程度决定了在社区以上单元适宜实施代议制;在社区可代议,也可自治;而社区以下单元最适合自治。以项目、活动、平台为载体的自治,以趣缘、业缘、奉献利益为引导的自治是比较有效的自治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的相关利益和利益相关性决定了多元化、多层次和多类型的城市居民自治体系。居民自治取决于相关利益,自治有效性取决于利益相关性,两者的组合决定居民自治最有效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环境利益公平分享的基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利益就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自动获得的维持生命延续的效用和人类能动地利用自然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收益.它由初始利益、原生利益、次生利益、再生利益和共生利益所构成,具有多元复合的属性.决定环境利益公平分享的理论依据是生命至上观、社会正义观与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利益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利益矛盾是影响社会凝聚力的最大因素。实现利益认同需要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的双维度支撑。化解利益矛盾,实现利益认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利益认同作为社会凝聚力的根基,为进一步增强社会凝聚力提供了心理基础、道德支撑、价值共识和动力源泉。新时期,实现利益认同以增强社会凝聚力不仅要进一步优化利益格局,缩小利益差距,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正义,还要让广大民众共享改革成果,分享更多的改革红利,满足更多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转型期公共组织发展的复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复杂性科学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不难看出,转型期社会的分化、社会阶层的多元化、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的形成所导致的社会冲突和矛盾激化,是我国社会公共组织发展复杂性的重要根源;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公共组织系统是由社会各个阶层和各种利益点交织而成,公共组织系统组成要素的复杂性和交易的复杂性,决定了公共组织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特定的人类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开始就同利益问题交织在一起,从利益维度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形成了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发生问题的重要视域.从利益维度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就要考察利益关系的协调、利益活动的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历史联系,尤其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的处理、与统治阶级利益追求的需要所存在的历史联系.从这一历史联系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唯物主义阐释,对于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根基或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本质上属于全体人民的智慧。它的发展又有赖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这种社会合力的形成 ,是以提高广大群众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为前提的。要取得社会对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共识 ,必须使群众从切身体验上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 ,增强他们的理论意识 ,走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误区。一、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民群众利益休戚相关利益是人们客观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人们奋斗的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不断产生又不断满足 ,是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16.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指导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过程中,逐步提出并形成了保障农民利益思想,为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保障农民利益思想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其理论源渊之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还为其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刘莲香 《理论界》2004,(6):315-316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要关注人的利益要求。本文通过阐述思想关系的利益性引导原理,论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要讲究利益性,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更具有说服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治理的协商民主与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及国家安全具有内在一致性。协商民主视野下的治理呈现社会共识、商谈伦理、利益均衡三个层面的需求。在现实社会政治和国家安全领域,以多层次协商制度体系为依托有效整合观点与诉求,以良性互动为纽带保证政治输入影响到公共权威部门,形成社会舆论推动社会共识达成;在伦理层面,沟通商谈伦理内蕴我国伦理道德传统,实现传统伦理向构建社会新秩序的现代商谈伦理转换,营造协商而不是暴力化解矛盾冲突的商谈伦理氛围;在具体利益冲突情境之中,切实考虑矛盾冲突各方共同的、根本的利益所在,在各界达成广泛共识的舆论压力之下倒逼冲突方通过利益的协调化解现实矛盾,构建利益均衡长效机制,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9.
信息公开对于公共危机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收集是政府危机决策的依据,信息发布是稳定社会情绪、调动社会力量共攘危局的手段,但是,政府、媒体和公众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形成了对于信息公开的不同态度。信息公开的过程就是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之间利益博弈的过程。只有整合利益、达成共识,提高公共危机中信息公开的水平,才有利于促进公共危机的治理。  相似文献   

20.
国际体系中的中国国家利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利益的形成和阐释既受到一国特定因素作用,也受到国际规范影响。对于渐趋融入国际体系的中国来说,国家利益的生成在此背景下变得更加理性。中国国家利益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利益、主权利益、责任利益和制度安全利益四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