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全面复兴儒学是难以实现的。这是因为,政治性是中国传统儒学的本质规定性,其政治价值结构的主体由君权至上、父权至尊和伦常神圣三个层次构成。以这样的价值结构作为理性内核,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完全能够适应君主政治存续和发展的基本需求。据此,传统儒学内涵的价值准则与现代化理念是相悖的,先秦儒学与汉代儒学在政治价值结构上是一脉相承的,因而,期待着儒学的复兴、升腾以促成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必将令倡导者、期待者们陷入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2.
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论杜维明的文化哲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站在“全球意识”和“寻根意识”的高度 ,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对儒教中国及其命运的分析 ,对“儒学第三期发展”前景的展望等三个方面 ,分析了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颇具影响的美籍华裔学者、现代新儒家的第三代重要代表人物杜维明的文化哲学思想 ,指出其在理论上创新及其意义与理论上的不足和缺陷 ,揭示了杜维明文化哲学思想对 2 0世纪中国文化哲学尤其是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代新儒学思潮自产生以来,共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成为当代三大社会思潮之一。现代新儒学力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复兴民族文明。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但作为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思潮,大陆新儒学在历史观、文化观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的分歧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新时期,要有鉴别地加以审视现代新儒学思潮,使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有利资源。  相似文献   

4.
当代新儒学在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即未能开出新外王。当代新儒学要开出新外王就必须走出心性儒学,在儒学的大传统中寻找另外一条发展路向,这就是政治儒学。政治儒学是儒学传统中的经学——春秋公羊学,其特征就是解决政治问题,是儒学传统中的外王之学。本文力图证明从心性儒学走向政治儒学不仅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新儒学在理路上应有的发展。当代新儒学只有走向政治儒学,才能开出新外王,克服儒学在当代遇到的最大危机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中国的两大思潮,现代新儒学与自由主义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重要结果就是新儒学对自由主义一些思想观点的接纳与改造.于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现代新儒学中形成了一个政治自由主义的传统.该传统具有明确的理念结构,主要体现在性善论、人格主义、自由观、平等观与治理模式五个方面.这个传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6.
新儒家的出现,无疑是近代资产阶级哲学日趋衰落的结果,但本质上由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当然,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五四新文化运动存在的某些非理性密切相关。新儒家的儒学现代化观主要可以归纳为四类:以梁漱溟、熊十力等为代表的第一代儒学现代观;以冯友兰、贺麟、钱穆为代表的第二代儒学现代化观;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人为首的第三代儒学现代化观;以杜维明、刘述先为重要代表的并且正在形成的第四代儒学现代化观。日益失去经济和政治基础、理想与现实层面严重脱节、保守的政治与文化立场难以获得普遍权威等现况是儒学现代化正面临的困境。促成儒学的顺利现代化可以从以下渠道去努力:走出"批判—挖掘—超越"三步曲、构建"儒学—马克思主义—西方文化"三格局、实现"思想性—时代性—群众性"三结合。总之,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思考儒学的现代化之路,对于加强我国当前的先进文化建设都不乏启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 90年代 ,保守主义成为中国知识界争相谈论的热门话题 ,但保守主义究竟何所指 ,各人的理解并不统一。与柏克的西方现代保守主义不同 ,中国的保守主义主要是一种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主张弘扬民族文化传统 ,尊崇权威和秩序 ,批判现代性 ,反对激进革命。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的双峰对峙 ,是 2 0世纪中国文化论争的基本主题 ,任何全盘肯定或轻薄乃至敌视保守主义的做法 ,都是不可取的 ,应提倡一种历史的、辩证的研究态度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面对近代以来的价值失范和秩序解体,作为保守主义的一翼,从19世纪末儒家就发生了某种转变,开始融摄西方文化,弥合传统与变革之间的裂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秩序。这个以维护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与神圣性为己任的学派,以中体西用、返本开新为思想与行动的纲领,给社会秩序原理预设了儒家伦理学的前提,表明它虽然被称为方位性的思潮,依然决心捍卫其核心价值。与内在张力相应的是出现了两种路径:熊十力走的是学院哲学的路径,从经学去发掘现代秩序原理,梁漱溟则从恢复古风——儒者讲学与民众运动结合——的路径,试图从乡村建设的实践中探索社会秩序的重建。虽然有因应形势而变化论辩策略的成分,但是表现了对现代化进程在保守主义视域下的概念化。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宋明理学和现代新儒学的关系研究,学界已有成果主要从个案出发,重点围绕代表人物来展开,如通过对现代新儒家思想渊源的分析、理论体系的建构来探讨其与宋明理学的理论关联。即使以二者的关系为主线也是从人物着手,因此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逐渐暴露  相似文献   

10.
11.
儒学在现代百余年的沉浮变迁史是一部充满艰辛曲折和同外来文化恩怨纠结的命运嬗变史。这部历史自康梁变法开始,总流动表现是始尔滑落、继而遭难、中期分流和最后合流复兴。其中有许多教训须总结,也有很多思想史迹须梳理勾勒。本文考察的结果是,孔子儒学虽脱去了古代加封的种种神圣光环和头衔,然其作为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资源所具有的丰富思想内容和人文精神价值,却是不朽可以长期开发下去为建设人类新文明服务的。  相似文献   

12.
新文化保守主义 ,是中国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重要而复杂的文化现象。对此学术界既普遍关注又众说纷纭。那么 ,究竟应当如何界定新文化保守主义 ,新文化保守主义是如何形成的 ,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发展前景如何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儒学在现代百余年的沉浮起伏变迁史是一部充满艰辛曲折和同外来文化恩怨纠结的命运嬗变史.这部历史自康梁变法开始,总流动表现是始尔滑落、继而遭难、中期分流和最后合流复兴.其中有许多教训需总结,也有很多思想史迹需梳理勾勒.本文考察的结果是,孔子儒学虽脱去了古代加封的种种神圣光环和头衔,然其作为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资源所具有的丰富思想内容和人文精神价值,却是不朽可以长期开发下去为建设人类新文明服务的.  相似文献   

14.
乔治W.布什上台以来,新保守主义思想大行其道,深深影响着美国政府的各项决策,特别是美国的对外政策。本文通过对新保守主义思想产生发展的历程、主要对外政策主张及影响的分析,以及新保守主义得以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因的探悉,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不仅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且有着西方近代文化危机的深刻影响。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性负面效应的批判,现代新儒学表现出了与之有同有异的价值取向。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现代新儒学的这种状况显然是被动适应现代化的。辩证地看待现代新儒学的价值,并经过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对于文化保守主义的检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化保守主义是在鸦片战争后社会危机加剧的背景中凸现出来的政治文化思潮,是介于文化民族主义的传统派和激进主义的西化派中间的文化选择,“中体西用”和“中国文化本位”之类的理论与实践是其主要形式,干预政治发展是其主要内容,维持封建政治秩序和利益分配格局是其最后归宿。从总体上看,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一样,最终都成为延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后冷战时期,新保守主义者始终敌视中国,仍然固守冷战思维,强调意识形态分歧,把中国视作取代苏联的下一个战略对手和巨大威胁,主张对华奉行强硬政策。美国的对华政策受新保守主义的影响很大,采取了“反共主义”策略,遏制中国崛起;突出意识形态,推动民主进程;突出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等对华政治战略,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全面认识新保守主义思潮,对中美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岱年先生致力于儒学研究,但不认同现代新儒家的儒学复兴论;张岱年先生是新时期儒学研究的杰出代表,但明确表示自己不是新儒家;张岱年先生对现代新儒家是否存在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的认识过程,强调对新儒家的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等大陆现代新儒家有着较深的友谊和深度的学术交流,高度评价现代新儒家的学术贡献;与现代新儒家的唯心主义研究立场方法、"返本开新"的价值取向及重建儒学体系的文化向度不同,张岱年先生提出的"文化综合创新论"文化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研究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主张借鉴汲取西方文化的优良成果,将其精华融合贯通,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综合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19.
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西方文化特别是启蒙价值的冲击下,儒家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传统已经基本上被解构了.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五四"时代的文化精英对儒学的批判仍显肤浅和不足,启蒙仍未深入;另一方面,儒学必须对西方的强势有所回应,儒学的发展尽管障碍重重但它仍有转化重生的机缘.  相似文献   

20.
嵇康作为魏晋时代竹林七贤的主要代表 ,因其“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对儒学的激烈批判态度 ,长期以来被定位为儒学的反叛者 ,也由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然而从嵇康对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建构来看 ,他并没有超越玄学融合儒、道价值的主流。他通过对汉末以来儒学形态的批判 ,以道家人生样式为根据 ,道家之“道”为本体 ,“作用的保存了”儒家价值 ,从而建构了一种融合儒道价值的新的生命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