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自由市场经济的自由下落,美国式自由资本主义也摇摇欲坠,朝不保夕。几十年间,美国式的自由资本主义几乎成了全球膜拜的“金字招牌”,同时也是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之根本”。而今,当美国政府决心将相当于其GDP5%的7000亿美元投入到金融市场的“黑洞”中去时,不得不开始与“政府干预”、“国有化”等一系列以往用于指责别国的词汇打交道。  相似文献   

2.
周光凡 《领导文萃》2008,(22):70-74
美国人崇尚个性自由独立,欣赏那些敢于向传统挑战并书写自己独特的美国梦的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公众政策研究人员高尔斯顿说:“美国选民支持具体表现美国梦的领袖。美国人喜欢成功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权利的逻辑     
熊培云 《领导文萃》2011,(13):22-23
如今很多中国人都在讨论民主,认同“民主是个好东西”,托克维尔却说“我并不热爱民主”,岂非咄咄怪事?是的,如果只是突兀地看到这样一句话,读者一定会误以为托克维尔何等轻视民主。事实并非如此,在《论美国的民主》里,托克维尔充分肯定了民主的价值。透过这段话,准确地说,托克维尔不仅看到了民主的价值,更看到了民主与自由可能产生的冲突,看到了自由的价值当优先于民主。  相似文献   

4.
柳光辽 《决策探索》2009,(15):84-85
柳亚子是我的外祖父,按家乡习俗,我们几个表兄妹都称呼他“阿爹”。抗日战争8年,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后的5年,我是在阿爹身边度过的。我很庆幸,少年时期能有这么好的成长环境。对儿童教育,阿爹主张“放任自由”。家里,没有长篇说教,没有强求,没有苛责,更没有打骂。放任自由,真意在于尊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5.
9月9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第五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互联网让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在这个承载着70亿人的“村庄”里,每一个人都崇尚自由、追求幸福。自由靠什么来实现和维护?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自由意味着责任”。我想同样可以说,“自由意味着秩序”.  相似文献   

6.
美国某著名调查机构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大约有2200万人有意愿移民美国,居世界首位. 每个想移民的人的动机可能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他们的综合评估中,无论是教育制度、社会福利,还是生活质量、自然环境等,那些移民的目标国家都要比中国好,甚至有些人把国外比喻成了天堂. 其实,从古至今,移民一直是中国社会过去几百年的常态.过去的移民浪潮更多的是社会底层为了生存而无奈地选择了背井离乡、移居海外.现在的移民已经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关于美国总统,我国近年来流行着一种奇怪的观点,认为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自由的国家,所以美国人并不把自己国家的领袖当回事,还有人为此论证:“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本国的)历史上完全没有王权统治痕迹的国家。从第一代美国人至当代美国人,没有一个人喊过‘总统万岁’,因而人们从来没有、也不需要有维护领袖的意识。”似乎在个人自由的名义下,美国国家首脑的形象从来都是无关紧要的。事实果真如此吗?美国民众究竟如何对待他们的总统?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开国领袖华盛顿的呢?  相似文献   

8.
叶延滨 《领导文萃》2007,(6):166-167
读纪伯伦的文集,跳人眼帘一句话:“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这句话让我停止阅读,进人思考。也许我说得过于正式了,这种正式是因为它让我想到另一句同样精彩却意义迥然不同的话。那句话是列宁说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句话是列宁在哪本书里讲的。我不清楚,  相似文献   

9.
抛弃旧经验 随着海尔的国际化发展,我们现在在国外有了30多个生产基地,但我的感觉是越来越不会做企业了,原来许多成功的发展模式现在都不好用了。我自己今年以来每个月都要去一些国家,我发现:把国内成功的发展模式移植到国外肯定是不成功的。我有一次到美国去,有一个美国人问我:“你觉得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各国,对亚洲带来的损失是什么?”我说就是经济倒退,很多企业倒闭。其实最大的一个教训就是学会什么叫谦虚。  相似文献   

10.
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到顶基本建成简短庆祝仪式上,有记者采访三峡三期枢纽工程验收组副组长兼专家组组长、“两院”院士潘家铮,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潘老毫不犹豫感慨万千:“三峡建设到今天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最应该感谢的就是那些质疑和反时的人。”一项工程的保质保量竣工,贡献最大的不是那些挥汗如雨的建筑工人,那些呕心沥血的科技工作者,那些含小家顾大家背井离乡的库区移民……而是工程的质疑者、反对者,  相似文献   

11.
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帝,经常到各油井去巡视,每次都看到浪费和闲人,于是把工头找来,要求他们制止浪费和解雇闲人。然而,下次再去,浪费和闲人如故。保罗·盖帝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我不常来,都看得出浪费和闲人,而那些工头天天在此,却视而不见?而我再三告知,却终不得改善?后来,保罗·盖帝遇到了一位管理专家,便向他请教,专家只一句话,便点醒了他。专家说:“那是你自己的油田。” 保罗·盖帝醒悟了,立即召集工头们,向他们宣布:“从此油井交给你们各位负责经营,收益的 25%由各位全权分配。”此后,保罗·盖帝再到各油井去…  相似文献   

12.
语录     
《经营管理者》2011,(9):16-16
有一男子,体格魁梧、武功高强、打遍四方无敌手。遂拉党结派,听话的罩着,不听话的干掉。常四处找人借钱花,到还账时取白纸一张,上书:“我的钱”三字。人莫敢言。这是黑社会吧?不是,这是美国。——央视主播张泉灵近日说  相似文献   

13.
我接触过一些美国家庭,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并非有些人想像的那样,听凭其自由发展,而是有许多“清规戒律”。另一方面,他们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绩都尽可能地鼓励.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对他们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布什,把世界变得更像美国? 1821年美国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在美国独立日的演说中自豪地说:“美国希望所有人的自由与独立,但是,美国不应该超出国界,到国外去寻找恶魔并摧毁之。”那时候美国奉行着华盛顿和杰弗逊的律命,孤立于欧洲事务之外,外面的世界任它怎样乱就怎样乱吧,反正美国不参与其中。然而,斗转星移,“9·11”之后的美国,似乎正在满世界搜寻违反美国价值观的恶魔并摧毁之。先是支持反对派横扫了阿富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他为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殚精竭虑、死而后已。虽然马克思没有为我们留下一部系统论述人的本质问题的专门著作,但他关于人的问题的论述很多,只要我们把那些散见在马克思各种著作里关于人的论述,把其著作按照历史的线索联系起来,并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我们就不难看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观的探讨是经历了怎样的历程的。  相似文献   

16.
李黎 《决策》2006,(11):48-49
集中整治期间,执法部门的自由裁量权会无限放大,那些在平日里司空见惯的行为有可能碰上“枪口”成为牺牲品,这样会让行政权力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7.
张贤亮 《领导文萃》2008,(21):132-135
国文兄打来长途,说他有两位朋友办了一份杂志.请他约些名人写点有关廉政建设的文章,并说张洁、叶楠、晓声等都写了。有了那些名家谈廉政,我就没有什么话说了,因为我肯定同意他们的意见。不过.由于我呆在远离北京的“老少边穷”地区,倒经常能接触到许多最普通的老百姓,不知怎的,也许我是井底之蛙,一提起“中国国情”、“中国特色”。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仿佛他们比东南沿海及中原大城市的人更能代表“国情”和“特色”。  相似文献   

18.
隗静 《领导文萃》2007,(10):40-44
尽管美军在世界范围内大张旗鼓地自由穿梭,常常发动战争或成为冲突的主要一方,却基本上没有专家、媒体,或是任何国家的任何国会议员站出来提“美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19.
纸上俱乐部     
《领导文萃》2011,(10):37-37
“思想者” 美国总统奥巴马闭着眼睛苦思冥想,他坐的桶上的英文为“石油”。图左边的英文分别为“中东”、“自由”。  相似文献   

20.
我在外交场合曾听到身边有一些人说,美国人最难对付。的确,在外交场合,美国人依仗其“综合国力”的强大,自以为是,一般不把对手放在眼里,在谈判桌上常常把“尾巴”翘得高高的。但美国人也有他们的“可爱”之处,比如,美国人办事干脆利落,很少有拖泥带水的;美国人说话语调平缓,很少有抑扬顿挫的;美国人喜欢善辩的同事,很少理会胆怯的对手;美国人爱开小玩笑,很少有板着面孔的。这些都是我在外交场合与原先的“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及后来的“建设性合作关系伙伴”打交道时得到的印象。其实,只要摸准美国人的脾气,就有应对的办法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