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既不是沃勒斯坦所认为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殖民扩张所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认为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使世界经济扩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导致的西欧社会经济变化从而进行海外扩张的逻辑结果。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欧洲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是欧洲殖民国家剥削、压迫、奴役和控制殖民地国家,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也延续到当今世界体系之中,决定了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场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既不是沃勒斯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开始所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认为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使世界经济扩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导致西欧社会经济变化,从而进行海外扩张的逻辑结果.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欧洲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是欧洲殖民国家剥削、压迫、奴役和控制殖民地国家,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也延续到当今世界体系之中,决定了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场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分析中首先建构出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列宁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后,进一步提出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全球联系的思想。邓小平科学地把握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关系,其理论具有鲜明的全球视野。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从思想学术角度说是一个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其核心理念是:全球化是难以阻挡的历史趋势;全球化进程由资本主义所开创并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主导,它对非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前途会产生重要影响;融入全球体系是所有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要前提;社会主义只有开放才能存在,只有在与资本主义全球经济体系的联系中才能得到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中,发展中国家能够获得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深圳大学召开的以“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对全球化的基本内涵和上限、全球化的表现和趋势、全球化学术思潮、全球化的动力和本质、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未来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对讨论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方面,论证了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的规律,说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一般性和特殊性。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运行机制、上层建筑、资本国际化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马克思揭示的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规律。我们应积极应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两个不同且相互联系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和起点 ,而在不同的时代 ,全球化的侧重点和内涵是不同的。全球化以资本主义为开端 ,它与资本主义相辅相成。但是经济全球化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 ,也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各种矛盾 ,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同时 ,经济全球化给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各种基础 ,社会主义的全球化必然导致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作为全球化的急先锋 ,作为一种客观进程和趋势 ,其影响和作用日益明显。这无疑会使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在具体体制层面上日益密切与融合 ,并由此推动世界各国在政治上的相互影响和改变。社会主义前途如何 ,社会主义能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 ,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前景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与资本的空间布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克思的资本逻辑出发,全球化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展开,这是继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之后出现的跨国资本主义时代,有的学者甚至将之看作是一种新“帝国”的形成。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模式提出许多挑战,并开启了传统研究中许多被忽视的领域,特别是全球资本主义运行中资本的空间布展问题,使得空间的生产与规划和资本的权力结构关系日益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人民资本主义”理论试图论证:战后资本主义已成为一种克服了“旧”资本主义弊端的“新”的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这种理论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歪曲反映:它抹杀了事物量变与质变的差别,混淆小额股票持有者与资本家的原则差别;它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形式的变化等同于生产关系的本质变化;它将法律所有权混同于实际的经济所有权。总之,从理论上它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劳动创造价值、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的科学真理;从实际看它的许多论断根本不符合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
里斯本小组从中心权力向外布展的角度把全球化理解成一种新的社会经济现象,格雷从全球化与本土化相互作用的角度把全球化理解成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哈维从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角度把全球化理解成一种地缘政治方案,这3 种解读模式虽然向我们展开了不同的解读视域,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缺点是,无法把当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理解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到当下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也无法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层面来深刻地把握全球化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推进,可持续消费被人们更广泛地接受。可持续消费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意义,发达国家应当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费以推进可持续消费,而发展中国家的首要问题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上避免浪费和污染。  相似文献   

12.
城乡相互带动,协调并进是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对东北整个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分析二者的关联性入手,重点探讨了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的合作医疗改革刚刚起步,国家在城市和农村实施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但是我国医疗保障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阐述对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的内容、步骤等,同时,主张分阶段、分区域地实现城乡医疗保障的一体化:首先建立常设的医疗保障管理机构,然后进行医疗资源的城乡合理分配,最后实现医疗保障筹资的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去工业化"使欧美国家逐步从低附加值的制造业转向以高技术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然而长期"去工业化"诱发服务业过度发展,制造业相对萎缩,生产率增长放缓,最终导致对"再工业化"的内生需求。"再工业化"不是对传统制造业的简单回归,其实质是重构制造业产业链,重点打造高附加值产业。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应该坚持在制造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适度"去工业化",通过去粗放、创新制造业价值链条来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论西方近代国家起源观的社会契约论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德平 《东方论坛》2006,4(2):107-113
16、17世纪,西方国家起源观由中世纪的神权论转向近代意义上的社会契约论,这一转向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日益发展的契约经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社会变革、近代科学的发展、以及西方传统契约理论文化资源的复兴有密切联系。霍布斯、洛克和卢梭是这一时期社会契约论国家起源观的代表,他们利用社会契约论,在不同的人性假设、自然状态和缔约方式上解释了国家的起源,反映了不同时期政治发展的要求。西方近代国家起源观的社会契约论转向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对西方国家政治设计和资本主义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国家在独立之后纷纷发展经济、振兴教育,特别是自1993年9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计划会议以来,各国在普及教育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在实现全民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尽相同,其中以非洲及东南亚地区的教育普及程度尤为滞后。占世界人口五分之四的发展中国家,其教育的普及程度影响着世界全民教育的进程,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为少数族裔特别是少数族裔女童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17.
当代国际储备构成是非均衡的。发达国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掌握着国际储备构成变化的主导权;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被动地接受现行的国际储备构成体系。要改变这种非均衡状态,应建立单一的储备货币体系、重新分配特别提款权(SDR)、加强区域货币合作和加强国际储备管理。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历史考察,尝试将其分为3个不同的阶段;并指出在每个阶段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特点及其不公平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通过历史考察和现实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发达国家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措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停顿”是一个重要的戏剧术语 ,系指人物没有台词、没有明显的形体动作。众所周知 ,戏剧是动作艺术 ,动作乃戏剧之最基本要素 ,而“停顿”无疑是整个戏剧动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戏剧内在情节发展环节的视角而论 ,“停顿”堪称剧作家使戏剧富有“节奏化”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 ;而若就刻画人物的视角推敲 ,“停顿”则不失为剧作家揭示人物复杂诡秘之内心世界的特殊而独到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20.
后殖民主义理论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方学术界。在不同的学术领域都有人在使用这个概念。后殖民主义这一概念的政治内涵,是指代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现存国际关系中的生存状态及其尴尬处境。从国际政治的角度讲,后殖民主义是一种现存国际政治关系的现实。其政治内涵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种种现实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