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侗歌海洋     
木子  卫涛 《新少年》2014,(9):2-2
侗寨鼓楼、风雨桥,这些极具侗族特色的建筑,在贵州侗乡随处可见。但是,侗歌更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印象。“汉字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侗族文化的精髓就是侗歌。侗族人没有文字,他们用歌声传递情感,记录生活。贵州省黎平县铜关侗寨是侗族大歌的发祥地之一,村里不分男女老幼,人人唱得一口好歌。这里有老人教歌、青年唱歌、少年学歌的浓郁氛围,“饭养身,歌养心”已经在侗寨根深蒂固。他们把“歌”与“饭”看成同样重要的事,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来陶冶心灵和情操。寨子里每逢重大节庆等喜事,人们都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欢唱侗族大歌。这里的侗族大歌曾被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纪可梅女士称赞为“侗歌海洋”。  相似文献   

2.
居住在贵州省天柱、锦屏、剑河、三穗等县毗邻地区的侗族,男女老少都喜爱唱歌。这里不仅有男女青年传达爱情信息的情歌,还有祝酒歌、婚嫁歌、哭丧歌等。但只有情歌流行面最广,也最为当地侗族所喜闻乐见。本文专论侗族北部情歌。  相似文献   

3.
侗族诗歌有和谐的韵律。它既可一首首地念诵,又能一首首地演唱。侗歌,本来就是诗的歌唱。用侗话来说,歌是“心头上的声音(唱心头)”。一首好的侗族诗歌,既要有心头话的感情和生活的内容,又要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侗族诗歌的韵律便是这种艺术形象表现形式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因此,侗族民间(特别是歌师们)进行诗歌创作时,用韵是颇严格的。人们常说:“没有图案不成侗锦,没有韵律不成侗歌。”侗歌用韵不当,是“唱歌没有味,炒菜没有盐。”韵律用得好的侗歌就好唱,好听,好记,好传。  相似文献   

4.
1 侗族是一个爱歌、善舞的民族,歌声伴随着他们度过漫漫长夜,也为他们迎接民族的新生。侗族民歌与侗族人民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哪里有侗家,那里就有歌声。组织群众,教育人民,侗家要唱古歌、礼俗颂、父母歌、苦情歌;村寨交往,侗家要唱拦路歌、开路歌、迎客歌;节日盘会,侗家要唱开堂歌、耶歌、大歌;上山种地,侗家要唱山歌、河边歌、木叶歌;婚姻嫁娶,侗家要唱酒歌、哭嫁歌;青年男女交往,侗家又唱起了情人歌、失恋歌、单身歌;儿童逗趣,侗家还要唱儿歌、谜歌;讨米讨油,还要唱讨米歌、  相似文献   

5.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文章结合侗族大歌的历史、流传地域,大歌的演唱方式及演唱场合,大歌的种类及内容,大歌的演唱者、歌班传承等,认为侗族大歌成功申遗后所保护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令人焦虑,保护与发展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大清一统志·柳州府》载:“侗,在怀远(今广西三江)县,与狑杂,不喜杀,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为混沌舞”。过去侗族是善舞又善乐,如今,侗家人人爱唱歌,年老的教歌,年轻的唱歌,年幼的学歌,这是侗族的传统习惯,也是侗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文艺形式。侗家有句成语:“饭养人体,歌养人心。”说明侗歌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生活的亲密伴侣。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侗族大歌的历史,流传地域;大歌的演唱方式及演唱场合;大歌的种类及内容;大歌的演唱者歌班等。  相似文献   

8.
<正> 在土家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中,山歌是最普遍、最主要的形式.有首山歌唱道:不唱山歌冷秋秋/唱起山歌乐悠悠/一来能消苦和闷/二来能解万般愁.由此可对山歌在土家人民生活中的功能略窥一斑.事实上,唱歌已成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劳动生产中唱薅草锣鼓歌,在修新居时唱上梁歌,姑娘出嫁时唱哭嫁歌,土老司请神时唱  相似文献   

9.
南侗“鼓楼对歌”文化模式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侗族大歌于明代之前,就以正式的鼓楼对唱形式出现在南部侗族聚居区域,从古到今始终履行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鼓楼对歌形式可以分为"请姑娘"和"吃相思"两种形式。鼓楼对歌体现了农耕文明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文化样态,其蕴意了侗族人对自然、农事、生活等百态的认知与朴素的文化情怀,并以行为示范的方式成为侗人文化传承的特殊模式,丰富发展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我到湖南省怀化地区几个侗族自治县作了一些考察,耳闻目睹侗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侗族是湖南省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据1984年底统计,共有519300人,主要聚居于新晃、通道、芷江侗族自治县和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侗族人民长久以来生息繁衍在这里,所以这个地区侗族风情浓郁。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侗歌,种类很多,除取名歌、姑表歌以及赞老人、团寨等礼俗歌外,大部分是情歌。舞蹈以多耶、芦笙舞为普遍。多耶是集体歌舞,十多人至数十人不  相似文献   

11.
"侗族大歌"已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结构框架浑然有趣,多声形态绚丽多彩,合唱技艺出神入化。作为植入民间的多声部歌曲,能够完整保存,这与侗族地区特定的歌师、歌头、歌班、歌俗等传统制度的人类学背景有密切关系。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看,"侗族大歌"又是侗族传统社区整体"文化场"的记录和再现,是活态流动的存在,作为侗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而成的音乐文化遗产,它呈现出的非物质性,具有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这些价值与侗族传统社区人群的存在与发展紧密联系,互动互存,从而形成侗族大歌传承与保护的独自特点。文章从人类学视角,分析"侗族大歌"传统内部的传承保护机制,分析在社会文化生境不断变迁的今天,如何对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作者的亲身调查材料,从演唱要求、演唱程序、音乐形式、演唱内容、演唱场合几个层面,较深入地论述探讨了侗族大歌和耶歌的蜜切关系.并得出了大侗歌是在耶歌基础上产生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13.
侗族大歌在国内外演出产生的影响,说明了侗族大歌这一优秀民族文化存在的价值;通过对侗族大歌发源地和现状进行介绍,看到了侗族大歌在传承方面存在的危机,指出构建侗族大歌生态保护区和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型的歌师是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民族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侗族是中国古百越民族的重要成员,千百年来在与自然与生态环境适应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侗族大歌”这一优秀的口承文化,并在2008年成功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丰富的侗族大歌曲库表明,侗族大歌乃是一部极其珍贵的“侗族社会百科全书”。由于受全球化的影响,“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对“侗族大歌”的生存困境及其保护对策进行思考和规划。  相似文献   

15.
鼓楼是中国西南侗族的一种建筑形式,而作为一种民族符号,鼓楼远比其它侗族符号如油茶、大歌等更具影响力.本文试图讨论鼓楼作为侗族符号的建构、操作与标准化的过程,及其对侗族认同与自我概念的型塑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化大潮的到来,侗族地区的封闭状况逐步被打破,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产生了很大变化,侗族大歌的传承面临种种困境,因此,如何传承与发展已成为当下争论的热点问题。有人认为侗族大歌只能维系祖祖辈辈一脉相承的模式,走产业化路子是有悖传统的。本文以社会学、文化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对侗族地区的深入考察分析,指出侗族大歌同其它传统文化一样,具有"变"和"不变"的双重特点。它虽有很强不变性,但必须以保留其封闭状态为前提。而其可变的一面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机。侗族大歌适时转型、走市场化、产业化之路,是在当前传承危机下找到的一条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路子。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侗族大歌文化产业应该把握好一个度,对其发展必须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17.
侗族人民,不仅勤劳朴实,而且能歌善舞。侗乡素有“耶乡歌海”之称。侗族文化艺术,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琵琶歌,便是侗族文艺百花园中最为鲜艳夺目的一朵。它是侗乡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本文仅就侗族琵琶歌这种民族文化艺术的起源、分类和韵律,作些粗浅探讨。一、侗族琵琶与琵琶歌的起源侗族琶琵与琵琶歌,源远流长。由于无文字记载,其产生的年代,难以作出较为准确的考究。但从侗族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中,可以初探其来历。侗族款词《斗萨更》(侗语,即  相似文献   

18.
侗族大歌是南侗地区的侗家人至今仍然保持和传承着的一种古老的多声部民歌演唱形式。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音乐的展演方式具有浓厚的仪式化色彩。大歌的仪式精神在侗族村寨社区中起着凝聚族群、整合社会文化的功能。从文化传承来看,也是侗寨儿童成长过程中通过美育方式获得社会化的过程。大歌仪式在侗族文化中有一种超越了具体的现实诉求而将人提升到一种诗意的、审美的纯然忘我的澄明境界之中的力量。这种奇妙的声音艺术显示出侗族人对声音形式超凡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侗族大歌不仅是侗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属于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张功椿 《老友》2012,(7):68-68
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我在小学读书时就爱好唱歌,上世纪50年代老师教过的歌,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如《全世界人民团结紧》《共产儿童团歌》等。在学校任教时,我除了上主科语文、数学,还兼上音乐课。我订了《广播歌选》《岭南歌声》,若看到报上、杂志上有好唱好听的新歌,我会马上抄在本子上,现在已累计抄有200多首。《老友》的《好歌共赏》栏目,从2011年起,每  相似文献   

20.
2010年3月6日贵州省黎平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黎平县侗族大歌保护办法》。同年8月23日、1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已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两次审议。但是,纵使如此,目前侗族大歌在当代传承与法律保护方面还是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结合草案和办法,分别从宏观(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和微观(侗族大歌法律保护的自身特点)两个角度对侗族大歌的法律保护制度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