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作为先秦儒家思想主要范畴之一,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意味着季节节律的变化。孔子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主张使民以时;孟子则提出不违农时的待时作为王道政治的必要条件,但并不忽视对生命的怜悯;荀子继续发挥人的主体性,强调应时而使之,役使四时。先秦儒家不仅主张王道对天道的遵从,而且坚持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时的生态意义的解读,对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中庸思想在先秦儒家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他们都认为中庸是最高德行。本文主要论述了两者中庸思想的特质及其异同,并对其现代意义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王正 《兰州学刊》2012,(6):14-19
思是哲学的来源之一,中国先秦哲学中有关于思的丰富认识。在孔子之前,思具有德性、知性、情感等多重含义。孔子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指出:思的对象应当是仁,思的标准应是"无邪",思和学需并进。曾子将孔子的思予以了内省处理,认为人只有经常做反省内思的工夫,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子思建立了"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的模式,使天道性命相贯通,并将思的地位大大提升。孟子进而认为思是人心的重要功能,仁义礼智等善端,都需要人心通过思来得之,否则人就会顺从耳目等血气官能而作恶。荀子则从知性之思的角度发展了思的观念,认为只有保持内心的"虚壹而静",才能获得正确的思。  相似文献   

4.
姜洪斌 《理论界》2006,(11):165-166
先秦时期儒家的政治管理思想认为“人性可塑、导人为善”,并以此为出发点,倡导施“仁政”、贵“和”、惠民与富民、“教化”等管理方式,进而在儒家理想的“大同”蓝图里实现“安人”这一儒家管理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5.
孔、孟、苟代表的先秦儒家,力倡修身为政、民为邦本、选贤使能、富民强国、礼主刑辅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哲学思想。自汉武帝以后,这一儒家政治思想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体的主体意识和人们社会生活的主导思想,深刻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其所蕴含的丰富合理内涵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至今仍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明从静态的角度指的是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从动态的角度指的是人类社会政治实践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层次.中国古代政治意识文明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其代表人物为孔子、孟子,其主要思想表现为对圣人的"德治"、"仁政"的张扬和对"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的推崇.西方古代政治意识文明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代表人物为亚里士多德,其所宣扬的是"主权在民"的民主思想与法律至上的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7.
孔子以道德情感作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孟子以人性本善作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荀子则以人性本恶作为其政治伦理思想之基础,他们的不同主张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基础方面的讨论定下了基调。《中庸》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同时,提出"知行相顾"作为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基础,这无疑是对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基础问题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自秦汉至魏晋,知识界涌现出一批以《博物志》为代表的博物类书籍,它们具有类似的叙事模式,其思维源头可上溯至先秦儒家的“博物”观念。在先秦儒家的话语中,“物”不仅包含“鸟兽草木”等具体之“物”,还涉及记忆、经验等具体之“事”。作为认知的客体与主体,“物”“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动关系,客体“物”的存在是主体认知的外在前提,主体“我”的道德情感则是生成“物”之善恶的关键要素。孔子对于周人“敬天保民”思想的哲理化是儒家产生这种思维方式的历史背景。基于此,“博物”遂成为儒家实现“君子人格”理想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9.
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并作出合乎理性的现代估价,似乎仍是学界一个开放着的重要课题。本文无意从一般思想史的广度来承诺这一重大课题,惟立足于一种哲学阐释视角,在明辨概念的基础上,以儒家伦理为例,对本课题提示某些探究理路,对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理解作一比较性辨析  相似文献   

10.
陈宗章 《船山学刊》2014,(1):119-126
对于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研究,学界在教化内涵、产生根源、理论建构、内在价值、现代境遇等方面展开探讨,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现有研究在分析方法、思维方式、内容把握等方面亦存在不足。继续深化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体系建构,积极推进其当代转化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领悟儒家政治哲学的本己形象,需要回到思想的原初之地重新思考先秦儒家的政治意识与主导性问题。"人道政为大"命题是先秦儒家政治意识的集中体现,表明先秦儒家对政治有最高的期许,将政治视为人的最主要实践活动,期待以政治的方式完成由"凡"而"圣"的生命升华。"道始于情"命题则表明,情感是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主导性问题。基于这两个命题,可以说,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本己形象是"情感的政治"。  相似文献   

12.
方尔加 《齐鲁学刊》2005,26(4):10-14
孔子重“复礼”,而礼的核心是等级观念,因此学界多称其政治上保守。但当时有等级观念者非仅儒之一家,不应以此观念定性儒家政治上的进步与保守。从层次上看,儒家赞同的等级观念包含着大量人类文明信息,不但不保守,而且非常先进,对今天的政治生活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可概括为"德政"与"德教"两个层面,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即 "德政"是"德教"的前提,"德教"是"德政"的保证。细探究二者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的行政伦理建设、公民道 德建设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为了领悟儒家政治哲学的本己形象,需要回到思想的原初之地重新思考先秦儒家的政治意识与主导性问题。人道政为大命题是先秦儒家政治意识的集中体现,表明先秦儒家对政治有最高的期许,将政治视为人的最主要实践活动,期待以政治的方式完成由凡而圣的生命升华。道始于情命题则表明,情感是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主导性问题。基于这两个命题,可以说,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本己形象是情感的政治。  相似文献   

15.
据《仪礼·士昏礼》,周代士的婚礼服制与祭服略同,以玄衣纁裳的爵弁服为主。这与周代传统赋予婚礼“奉祭祀”的目的有直接关联。世俗欢乐对于婚礼的意义,只是缘饰。结合《诗经》中的相关诗句,可以明了:周代士人的婚服在玄衣缠裳基础上,又有纹饰的不同,后者构成等级的差异。奠基于周代传统的先秦儒家尤其强调婚礼人伦秩序之本始的意义,并从衣服质料等方面作出相应解说,赋予其至诚归朴的形上意蕴。  相似文献   

16.
在先秦儒家典籍中,"分"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其核心之义为等级意义上的"区分、辨别",此种意义上的"分"本质上为人伦之"分"."分"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贯穿于儒家人性理论中,先秦儒家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思考实际上是立足于"分"而展开的.这种思考包含着三个相互关联的思想:其一,"分"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本源,儒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分"对于人的存在的本源性意义;其二,"分"是人的社会生存方式之解释,儒家认为,只有"分"才能恰当地解释人的生存方式,也才能将人与动物真正区分开来;其三,"分"是人的自然欲求之安顿.对人伦之"分"的考察,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先秦儒家人性理论.  相似文献   

17.
胡启勇 《兰州学刊》2006,(12):31-33
“智”是先秦时期歧义最多的道德范畴之一。本文拟从内涵、来源、“智”与“知”、“知”与“仁”等几个方面,对先秦儒家的“智”德思想作简要勾勒,以期对深入理解“智”道德范畴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思想史上,先秦儒家建构的具有浓厚道义色彩,同时兼具平等、友爱精神的友道体系奠定了中国传统友道的基本精神,提出的规范要求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朋友交往.然而,先秦儒家的友道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先秦儒家在顺应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环境变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内圣外王”之道,对西周奉行的友道进行改造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源远流长,包含了丰富内容。考察儒家德育思想史,可以发现从先秦儒家到宋明理学德育理论有一个转变。这个转变概括起来就是在社会本位为德育目的的大前提下,先秦儒家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主体性,而宋明理学则强调对人的限制,强调人对道德规范的遵守。考察这个转变,可以发现儒家德育失去活力和效力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20.
马珺 《中州学刊》2004,(6):126-128
先秦时期儒家与法家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对法的概念与内容作了不同的解释.这两种观念的对立、冲突与融合构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历史,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儒家重视德礼,强调执法人员的品质,法家重实践,强调法的强制性、适时性,都对我们现代社会司法改革,提高法官个人素质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