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舟山堪称海洋大市,海洋一直是舟山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和空间所在。舟山作为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的新区,海域的科学利用综合管理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予以推进。应根据新时期海洋事业发展的特点,坚持以建设舟山群岛新区为目标,突出服务海洋经济发展,提高科学用海水平两大重点,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科学用海护海,科学创业兴海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正"十一五"时期,文登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科学发展的新布局全面展开,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强化"三区"建设对接"两大板块",突出结构调整,坚持以高端高质高效为方向着力打造以南海新区为主体的蓝色产业先行区、以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高端产业示范区、以城市文化商务区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带动城区、南海两个大板块的"跨越式"发展,其中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重点建设的三个海洋经济新区之一的南海新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更加推动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期间的主旋律是创新、转型。宁波杭州湾新区紧紧围绕"转型升级示范区、国际化新城区、秀美和谐生态区、现代科学智能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总结和提炼了"坚持产城联动、建设品质新区"的战略发展模式。坚持产城联动、建设品质新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人才,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和第一推动力。今后三年,我们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大力推进创业型"人才特区"建设,为坚持产城联动、建设品质新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天府新区规划把建设国家自主创新中心作为核心战略之一,是顺应时代特征、着眼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天府新区具有建设国家自主创新中心的良好产业基础、强大科研基础和叠加政策优惠。建设天府新区国家自主创新中心的政策建议:(一)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二)加快构建天府新区协同创新政策体系;(三)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促进;(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天府新区OTC的创建;(五)加速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培育;(六)建立天府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据重庆市科委最近提供的信息,即将出台支持两江新区实现"创新中心"战略定位的实施方案,以科技助推新区建设,未来将把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对科技企业、科技人才的优惠政策都"搬"到两江新区.  相似文献   

6.
《科学咨询》2004,(3):4-6
从日前召开的重庆市科技工作会议获悉,2004年重庆市科技工作主要目标已经确定,即深化"两项改革"(即做好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和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建设"三大科技平台"(即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平台),实施"5+10创新工程"(即在5大领域重点实施10个重大专项),加大科技对外开放力度,加快实施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加强基层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1,(30):24-25
我们通过对2011上半年北京、湖北、安徽、重庆、江苏等五省市主要领导参加的调研、考察、会议、会见、协议签署以及出台的文件这六方面的监测发现,北京市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上;湖北着力打造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安徽重点推动皖江崛起;重庆建设两江新区成为核心;江苏省则是以创新驱动促科技创新,将工作重点加快建设创新省份上。  相似文献   

8.
冷静 《决策》2012,(4):54-56
2012年3月1日,青岛陆地与海域面积内,"一区一带一园"500多平方公里被盖上"蓝色硅谷"印章,这是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一年后,青岛为自己展开的新蓝图. 所谓蓝色硅谷,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岛涉海机构集中、海洋研发人才密集的优势,培育海洋科技的研发中心、科研成果的孵化中心、科研人才的集聚中心,国内外学术交流、商务往来与经贸合作中心. 业界认为,山东半岛成为国内首个以海洋经济为鲜明特色而晋级国家战略的区域板块,为青岛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青岛借机打造蓝色硅谷,将推动其全面步入"深蓝时代".  相似文献   

9.
广东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确定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分析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探讨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创新政策法规、平台建设、创新体系、人才团队、创新成果方面取得的成绩及不足,提出财政稳定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建议,重点支持企业创新投入,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载体建设发展,激励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抓好企业建立研究开发准备金制度、科技企业孵化器后补助、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等政策措施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0.
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及油气资源环境恶化,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油气勘探开发目标复杂,储量品质下降,采油环境劣化的现况对采油新技术提出巨大挑战,影响着采油效益持续健康增长。围绕国家能源战略和经济发展需求,坚持以科技为本、管理创新、人才为重点的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效益增长质量,把握创新发展、协调发展、集约发展、开放发展、均衡发展原则,实施短期、中长期发展战略,是石油公司采油效益增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变革和发展,公民海洋意识的不断提高,海洋的战略地位也愈加突显出来,为此,加强对海洋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构建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然而,我国要实现“海洋强国”战略,海洋法治文化是智策良方,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的有效落实,海洋法治文化是措施保障。因此,加强海洋法治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正新型研发机构既是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高地,也是培育年轻科学家的"摇篮",它已经成为广东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力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目前普遍面临企业难以成为创新主体、科研院所创新导向偏论文轻产业、科技企业发展环境不佳等难题,出路何在?《科技日报》9月27日头版头条以《机构"四不像",创新有力量》为题报道的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创新之路很有引领价值。  相似文献   

13.
建设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对于实践十八大提出的"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具有战略定位上的意义。那么,舟山群岛新区建设需要海洋法治文化作保障,在谋划《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三年(2013年-2015年)行动计划》之初,同步规划新区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文在调研舟山新区法治文化现状和阐述其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在落实舟山群岛新区行动计划中推进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探索路径,为舟山群岛新区的三年行动计划的全面落实,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增加人才总量,全面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者以创新机制促进人才队伍健康发展为题目,从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创新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五个方面阐述了创新机制促进人才队伍健康发展,为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以科技为主导生产力的现代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之路是提升海洋渔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其中高质量涉海人才的集聚对海洋渔业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结构优化、集群配套和科技集约等问题的解决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宁波市为例,在海洋渔业领域,建议通过人才高地构建带动核心产业优先发展,辐射关联产业特色发展,进而实现人才汇聚,推动整个海洋渔业产业走内涵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20年蓬溪经开区挂牌运行以来,蓬溪县以"建设大平台、承接大项目、发展大集群"为总引领,充分发挥"一区两翼"的特色产业优势,集聚集群发展壮大智能家居产业,培育壮大线缆线束产业,全面融入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一体化发展,强力推进蓬溪"新型工业县"发展战略取得了新成效。  相似文献   

17.
省部声音     
赵乐际中央组织部部长民族振兴靠科技,科技创新靠人才。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高度重视集聚和用好创新创业人才。2013年5月22日在北京中关村调研时  相似文献   

18.
<正>成都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就必须高度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的人才集聚工作。“十五”以来,成都市全面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度,以家电、元器件和军工电子产品为重点,做出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来发展的战略决策。目前,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科技人才队伍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重庆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直辖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把开发人才资源作为重庆市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任务,通过改善政务管理、创新人才政策、调整人才结构、完善人才机制等重大举措、不断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从而开创了重庆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科技自主创新涉及到多个方面,如国家和集体的政策扶持及各项配套扶持,社会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的配套和开发。因此,实施人才开发战略,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应作为政府长期的一个工作战略,科技管理部门重点抓的一项工作。力争实现人才兴渝,科技兴渝,创新兴渝,发展兴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