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  要:本研究以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并结合水资源公报、中国环境年鉴等统计资料,对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水资源消耗进行了投入产出分析,这是对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重要应用之一。本研究结合2002年投入产出表,编制了2002年度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分析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各部门的用水量及相应的用水系数,并分析了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相关关系;计算了产品的输入输出对水资源使用的具体影响。主要结论:(1)水资源消耗较大的部门为农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化学工业等部门;(2)各部门完全用水系数的差距相对直接用水系数较小,食品制造业、住宿餐饮业等部门对水资源消耗的间接拉动较大;(3)我国水资源出口结构仍不够合理,水资源紧张局势总体上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我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和改进的结构系数分析了我国主要的能源部门(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产业关联度。从各个能源部门与国民经济的不同关联效应出发,对我国能源产业多元化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信息产业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中国2002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合并出四部门投入产出表,并据此进行依存度分析、感应力和影响力系数分析、虚拟消去分析等。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必将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产生重大影响,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投入产出价格模型的工资上调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价格变动模型,以2002年中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测算了2006年工资上调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品价格和物价总水平的影响,分析了工资上调对消费需求的刺激作用,指出工资上调是目前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毛邦基 《统计研究》1986,3(2):51-59
(二)投入产出核算 投入产出核算是为了编制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从数量上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技术经济联系更主要地通过中间投入来反映,因此,投入产出表引进了总产出,中间投入等指标,补充了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着眼于最终产出,不能反映部门间的互相联系的不足,成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的结构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有 《统计与决策》2007,(17):72-73
一、投入产出系数的结构分析众所周知,投入产出表能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完整、科学地反映出来,并据以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最基本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是测算直接消耗系数,进而可以推导或派生出几乎所有的其他分析系数。其中最常用分析系数的是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通过他们可以研究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7.
《上海统计》2002,(11):15-16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投入产出核算就是运用投入产出方法,通过对全社会生产经营单位的投入结构和产出情况的调查,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投入产出模型,从数量上系统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经济技术联系的宏观核算。整个投入产出核算包括三方面内容:投入产出调查、编制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的分析应用。其中,投入产出调查是基础,它是编制投入产出表的重要资料来源;编制科学的投入产出表是关键,它决定了能否正确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的内在经济技术联系;投入产出分析应用是目的,通过投入产出表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宏观或微观投…  相似文献   

8.
覃逢 《统计与决策》2007,(13):107-108
投入产出表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棋盘式平衡表的方式,系统、具体、形象地描述国民经济生产、收入形成和使用过程,是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它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分析、需求分析、价格和成本分析、能源和环境分析等领域。我们着重利用1997年度和2002年度投入产出表,从另一个侧面探讨广西经济结构、宏观经济效益和部门或产业关联度。  相似文献   

9.
投入产出表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以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每5年编制一次Ⅰ级分类约42个部门、Ⅱ级分类约122个部  相似文献   

10.
三、投入产出表生产核算,除了反映最终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情况外,还必须核算各个部门在生产过程的内在联系。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既是产品的生产者,又是产品的使用者,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经济技术联系。投入产出核算就是运用投入产出方法,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投入产出模型,从数量上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经济技术联系的宏观核算。  相似文献   

11.
毛邦基 《统计研究》1984,1(4):25-30
投入产出统计,是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协调发展的状况,是加强综合平衡,进行经济数量分析,开展经济预测的重要工具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日益发展,编制投入产出表提上工作日程。有些地区,有些部门已经或正在编制投入产出表,并对如何应用和发挥投入产出资料的作用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毫无疑问,开展投入产出统计,将开拓我国统计工作的新领域,是当前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进行统计工作改革的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信息经济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信息经济的核心是编制信息经济投入产出表。与一般投入产出表的区别在于信息经济投入产出表不仅包括了直接信息部门,还包括了间接信息部门,而间接信息部门包含在现行国民经济统计指标的各部门之中,或者说间接信息部门没有独立出现在现行全口径投入产出表的部  相似文献   

13.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保险业是比较特殊的部门之一.怎样确定保险部门提供的保险服务的总产出,怎样在各中间需求部门和最终需求部门之间分配保险部门的总产出,是编制中国1987年投入产出表过程中一个有争议而又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1987年投入产出表借鉴  相似文献   

14.
 摘  要: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定量的分析了各部门的生产结构、需求结构、进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包括各部门经济规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摘  要: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定理分析了各部门的生产结构、需求结构、进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包括各部门经济规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钟秋霞 《青海统计》2008,(3):39-40,8
投入产出表是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有力工具之一,是研究国民经济发展、进行经济数量分析的重要手段,是制定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投入产出调查是编制投入产出表的重要基础,我国先后于1987年、1992年、1997年和2002年开展了四次投入产出调查,2007年投入产出调查是全国第五次投人产出调查。为促进社会各界对投入产出方法的了解,扩大投入产出调查的影响力,现在我就简单谈一下对投入产出核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投入产出分析,又称投入产出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W.列昂惕夫于1931年首先提出来的,它是通过国民经济中各部门间投入与产出的对应关系来研究经济结构之间依存关系的方法。随着投入产出法的完善,它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大到国家、地区,小到企业都可以用投入产出表及数学模型进行经济分析、经济预测、编制经济计划。一、投入产出分析1、技术经济联系分析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分析的指标是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又称投入系数或技术系数,是指某部门生产单位产品对本部门及其它某一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它反映了国民经济中有直…  相似文献   

18.
《浙江统计》2002,(12):43
(一)投入产出表的由来 投入产出表是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中投入的各种费用的来源与产出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去向,组成纵横交错的棋盘式平衡表,全面而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经济技术联系。投入产出表的投入是指各部门在生产货物和服务时的各种投入,包括中间投入的最初投入。产出是指各部门的产出及其使用去向,包括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  相似文献   

19.
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又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因而某一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都将通过产业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一定的波及作用,如建筑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冶金、化工、木材等关联产业部门的发展。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本文利用我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及《200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通过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测算,剖析我市近几年的产业关联现状及其特点,从而为明确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赵占明 《统计研究》1987,4(1):38-44
从1985年起,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以下简称新分类)已在全国开始实施,新分类对实行多年的《国民经济部门分类》(以下简称旧分类)作了重大修订。如何将旧的资料调整换算为新分类的口径,本文提出利用数学方法解决投入产出表中新旧行业分类的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