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得以发展繁荣的因素主要有:文字作为一种政治实用工具,从而使书法艺术得以产生;文人参与书法创新,使这一艺术得以升华;帝王崇尚书法,对这一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书法教育制度的建立,使这一艺术规范并呈“多元”模式;书法理论的形成,使这一艺术实现了“理性———实践———理性”的螺旋式前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生态学这一崭新的视角对中国书法这一传统艺术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作了深入探讨。文章首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历时性考察,提出书法艺术应与文化、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其次,文章为中国书法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书法环境的重建和书法艺术在新世纪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苏轼的书法艺术观中,其核心是尚“意”,高扬主体精神,在对唐人书法反叛的同时,建立起了自己的书法审美艺术体系。通过对苏轼书法艺术观的分析,可以发现他要求摆脱束缚、自由挥洒的主体精神,追求真实自然的文学艺术观念。他还提倡“技道两进”的书学观,对书写工具也非常重视,具有辩证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南方论刊》2011,(12):I0024-I0025
深圳市龙岗区爱联小学创办于1940年,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以书法艺术教育而名扬特区内外的公办小学。学校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确定了“以艺辅德,以艺益智,以艺陶情,以艺健体”的艺术教育理念,制定了《书法教育发展五年规划》,将提高学生书法艺术水平与发展综合素质相结合,采用课内打基础、锤炼基本功,课外求发展、为艺术专才铺路的人文教育新模式,形成了鲜明的书法艺术教育特色,是爱联书法特色在特区教育界脱颖而出,成为深圳、广东乃至全国书法教育的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5.
先秦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开端。从文字创造、甲骨文、金文、大小篆书到隶变的发生,是由汉字之美到书法之美,由制作性书法向抒写性书法的转变。先秦书法决定了后世书法的审美特征和演变的基本因子,包含着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普遍性原则。考察这一具体艺术现象,将有助于深化艺术起源和艺术本质特性等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汉兴 《学术探索》2014,(9):103-108
刘熙载是晚晴一位涉猎很广的美学家,其书法理论收在《艺概·书概》及《游艺约言》之中。刘熙载的美学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其书法美学思想也不例外。刘熙载将儒家的"中和""狂狷""乡愿"引入其书法美学思想,使得其理论极富文化底蕴。细细品味《书概》、《游艺约言》,能够使读者深入到文化的层面去领略中国书法艺术的意蕴。  相似文献   

7.
杨琦 《社会科学家》2012,(7):127-130
中国古典音乐美学在先秦时期就确立了谐和的艺术观,先秦典籍对其多有记载.先秦儒家在吸收百家众长的基础上提出“中和”的审美观,确立了中和之美的美学原则,在中国古典乐论史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通过几十年锲而不舍地练习,终于达到了无人能及的书法艺术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  相似文献   

9.
巨芸 《快乐青春》2020,(1):37-39
一说汉字与艺术,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书法。是啊,世界上还有哪种文字的线条,能像汉字一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形成独具一格的书法艺术呢?不过,你知道吗?“艺”这个字最初和书法可是一点儿也不沾边儿,它的本义是种植。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0.
漫谈书法艺术李国梁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是典型的东方艺术的代表,是以象征写意为特点的中国古典文学美学思想的浓缩,是线条的空间艺术,是无声的音乐和语言,是人际联系和交流的工具,是中国之瑰宝。一书法以汉字为载体,字体的变化,经过大篆、小篆...  相似文献   

11.
在艺术之园,有一璀灿夺目的花朵——书法艺术。这是生长在中国肥土沃地上的独特的奇葩。然而如何深刻地认识这一艺术的美学价值,或者说,从美学的角度来认识书法艺术,这是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们孜孜探求而未穷尽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叶秀山同志的《书法美学引论》(1987年6月宝文堂书店出版)对这一  相似文献   

12.
当代书法表现出鲜明的“非传统”性质,具体表现在重碑轻帖、重民间书法轻名家书法、重崇高美轻娟秀美、重视觉感受轻心灵内涵、重艺术性轻文字性等方面。究其原因,则在于人们要尽量突出书法艺术的艺术品位与时代特征,并尽量追求书法艺术的表现自我与表现情感功能。  相似文献   

13.
从再现到存在——现代西方创造性艺术观的哲学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差异 ,长期以来中国学界基本持“西方艺术重再现 ,中国艺术重表现”一说。本文对此说持有异议 ,并认为 ,这一说法的成因主要是 ,对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著作中“Representation”一词的误译。在这一基础上 ,作者以康德、贡布里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梅格—庞蒂和杜夫海纳等人的美学思想为主要探讨对象 ,联系现代西方哲学自康德以来的根本性变化 ,系统考察了现化西方艺术哲学创造性艺术观的确定、发展和变化 ,着重阐发了现代西方艺术哲学对幻觉主义的再现艺术观的批判与否定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自有了文字以来 ,创造了丰富得难以穷尽的文学艺术作品 ,从这些作品又提升出创作与鉴赏的经验而形成深透精辟的理论著述 ,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美学 ,其主干就是文学艺术诸种理论思想与观念的精萃汇合。书法艺术自两汉以来开始发达 ,较之诗、乐、舞、绘画 ,本来算是晚出者 ,但也奇怪 ,它一出现 ,对于原来工具性质的文字及其书写 ,就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并且随之有理论的表述 ;而种种理论表述较之已有千年积淀的语言文学与造型艺术理论 ,显示出明显的超越姿态。系统地阅读和比较自东汉历六朝至盛唐的书法、诗文、绘画理论资料 ,清理一下诸种文学艺术观念发展、演变的脉络 ,你会惊奇地发现 :书法艺术在这一段“文学的自觉”、“为艺术而艺术”(鲁迅语 )的“衢路”(刘勰语 )上 ,竟然起着“导夫先路”(屈原语 )的作用 ,对于诗歌、绘画艺术走向成熟、攀登高峰 ,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5.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锲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  相似文献   

16.
“通变”是古代文学艺术中的重要观念,也是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书法艺术创作中,既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本文系统梳理历代关于书法创作中“通变”的理论,指出古代书法创作中的通变关系的内涵、古代书法创作的通变观念对当代书法创作有积极的影响,“法必师古,意从我出”作为书法“通变”的基本方法,应在当代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书法,即汉字书刻艺术。中国书法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民族文化土壤润育的一株奇葩,它以极至的审美价值傲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 中国书法艺术,虽在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才首次被冠以“书法”。但是它做为一门汉文字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形成的艺术,可从商代的甲骨文字算起,至今近四千年历史。它既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又是历代书法家不断继承、创造、发展的民族文化艺术硕果。 叹为观目的中国书法美,美在—— 1.独特的书写形式 世界上的书写工具都是硬笔,而中国书法却使用软笔——毛笔(金石铸刻是先以毛笔书之)。毛笔的  相似文献   

18.
书法艺术的创作与发展和书法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自然界的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社会的更替变迁、日新月异;文化的繁荣昌盛,无时无刻不在给从事书法艺术活动的人以一定的影响,为书法艺术活动构筑了一个大环境。我们把来自于客观世界对书法艺术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一切因素所形成的书法氛围,称为书法艺术的环境。可以说,书法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书法艺术活动的展开。它可以使书法艺术不断走向辉煌,也可以使书法艺术逐渐走向没落,如果没有书法艺术活动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那么,书法这一民族瑰宝也将像恐龙一样永远地…  相似文献   

19.
Internet今已定名为“因特网”,这一译名可商。比较一下中国翻译史上一些音意兼译而达到“信、达、雅”理想境界的成功例子,“Internet”似以评为“引特网”为好。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艺术史学的学科性质在界定中国艺术史学的学科性质前,首先应解决一个基本的操作程序,即要明确“艺术”一词的概念。从逻辑学意义上来看“艺术”一词,有大概念与小概念之分。大概念是涵盖了文学、绘画、雕塑、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工艺等整个艺术门类。而小概念则是指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艺术、戏剧艺术、书法艺术等单个艺术门类。由此可见,中国艺术史学具有概念上的广义性、组合上的多元性、构建上的多重性等特征。因此,中国艺术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