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一种女孩,从十来岁就散发出吸引异性的能力,她声音像软糖,身体特别柔,像日本人时兴的宠物──水母,适时低眉浅笑,适时抽身而去,歪歪斜斜地小跑,像是慢镜头里的那种 当然,她必须漂亮,是 “班花”、“段花”、“系花”,甚至“校花”;还有一个条件是,她家境殷富,或有个体面的父亲……如果她有外号,一定是“公主”、“宝贝”或“甜心”什么。 她有一种特别的磁场,吸引一拨又一拨前仆后继的进攻者或围观者。读书时代,她的情书不断,她常把来信用一个非常精致的炉子满面桃红地烧掉,还噘着小嘴,像是生气,并不忘百媚千娇地说…  相似文献   

2.
她叫郑璇,有两个在网上几乎不会重名的网名:一个叫“其叶青青”,一个叫“空里流霜”。郑璇说,这两个名字就代替着她的两只耳朵,倾听别人和世界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不识字,打算盘可溜啦。家里的大小账姥姥三下五除二就都扒拉清楚了。为什么我妈上学选择了做会计?莫不是因为他们家有个算盘。有个会算账的姥姥? 姥姥说她吃了一辈子小亏,占了一辈子大便宜。她活得很知足,用她的话说:“一辈子没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个”  相似文献   

4.
幽默与漫画     
《老年世界》2011,(20):32-32
要么 老师:“文文,你用要么……要么造一个句!”文文想了想,然后大声喊道:“卖冰棒啦!要么?要么?” 防不胜防 甲:你的脸色不太好。乙:是啊,我老婆夜里根本不让我睡觉。稍有动静,她就惊叫起来,以为是贼来了。甲:小偷行窃是不会出声的。乙:我也是这么对她说的,可那更糟了。甲:怎么了?乙:从此,她夜里听不到声音,就把我叫醒。  相似文献   

5.
一个朋友跟我谈起一个有趣的问题:她曾经很向往西洋人夫妻那种可爱的问候语、比如“谢谢”、“打扰你了”等,具体表现就是老公为她盛一碗饭,她也不忘说声“谢谢”;老公夜里迟归,吵醒了妻子,第一句话“对不起”……新婚的日子里,这位朋友觉得这种问候挺新鲜的。慢慢一年过后,她突然觉得这“好客气’,甚至有点虚伪了。对此,她感到厌倦,并问我;为什么相敬如宾一点也不“好玩”? 问题就在一个字,即“宾”。朋友间相敬是一种尊重,也是礼仪的要求。但大妻不同于朋友,就好像夫妻间不用“尊敬”来称呼对方,而用“亲爱”更来劲是一…  相似文献   

6.
《女性大世界》2006,(6):80-83
该怎样来形容她,这个美女中的才女,才女中的作女,作女中的玉女?她的脸庞,精致纯净得近乎不食人间烟火;她的声音干净透明,就如夏日里一滴清凉的水缓慢优美地下坠;她的个性,却又刚烈执拗永不服输。她几近完美,却不令人嫉妒,反而是让人更加欣赏与关爱。她的美不是神话,反而是在真实中更显魅力,于是,她的美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舒适”。生命对她而言,就是到某一个阶段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李玲  Photocome 《女性大世界》2005,(11):127-129
新闻链接:著名喜剧演员高秀敏8月18日去世。高秀敏的去世,对其丈夫何庆魁和这个家庭来讲,都可谓祸不单行。就在十天前,何庆魁的大儿子因车祸不幸去世,十天之后,爱妻又撒手人寰,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何庆魁悲痛欲绝,当被人告之高秀敏已经去世的时候,何庆魁一直在唠叨着:“她在哪儿呢?她在哪儿呢?”就在高秀敏去世的前一天晚上,何庆魁还在处理大儿子的丧事,怎么也想不到,亲密夫妻又要阴阳两隔了……  相似文献   

8.
有一天,突然接到原来一位老同事的电话,我以为要有一场寒喧,结果她劈头就说:“我的MSN中毒了”在上面说什么你都不要相信!”同事是上一辈人,能熟练使用MSN,已属非常时尚,居然还懂得病毒?比我妈可强多了。我妈也有台笔记本电脑,一遇到中病毒,她就把它送回厂家,要求大修。她是个医生,常给人开中药,却对付不了电脑病毒。同事说完病毒,顾不上寒喧,便匆匆挂掉电话,估计又给下一个朋友打电话去了。当时我竟然稍有迟疑,可能悬疑片看多了,我动了侦察与反侦察的念头:我应该相信电话里老同事的声音,还是相信MSN上那个虚拟同事的话?万一电话里的声音是假的呢?事实证明我多心了,电话里的同事是真的,因为几天之后我偶然遇到这位同事的儿媳妇,她向我惊呼:“我前几天被骗子骗了!我和我婆婆在MSN上聊天,前半个小时还是她,后半个小时就成了骗子。骗子叫我小名,跟我聊家常,然后让我给她的手机充值,给她的信用卡还款,还给她买购物卡,我能不去吗?来来回回忙了快一个小时,累了一身汗,回到家一问我婆婆才知道,她根本没说那些话!这该死的骗子,不到一个小时,骗去我1700块钱!”  相似文献   

9.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若干年后,自己会怎样老去?是否老有所依,是否能继续过着衣食无忧、体面幸福的生活?对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而言,答案似乎很简单,只要有足够多的钱,就能提供安度晚年的物质保障;答案又很复杂,到底需要多少钱?这笔钱又要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10.
她是法网夺冠、叱咤球场的“夺冠王”,他是身兼数职、默默付出的丈夫教练;她是球场上脾气火爆、凶悍无比的真性情女子,他是观众席上不离不弃、包容鼓励的御用“出气筒”;她是生活中温柔体贴、需要呵护的妻子,他是疼爱老婆、给她依靠的好丈夫……李娜和姜山,究竟谁听谁的?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教子无方     
无奈的父亲拿不定主意:到底该怎样去面对装了一脑袋问题的孩子呢?远远一到黄河边,便激动得跑来跑去,连声大喊:““黄河!黄河!””没等我坐稳,又用那五音不全的小嗓门声嘶力竭地唱起来:“……家里住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爸爸,家里的一条龙是不是这个黄河?”女儿不到四岁,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写满了问号。她妈妈说:“远远的那张脸就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女儿的问题真是让我们听不完,答不尽。圆石头、长石头、大石头、小石头……拾起来,扔掉,扔掉,再拾起来,女儿就这么不知疲倦地在河边奔波着。额头上渗出细…  相似文献   

12.
真情     
夜晚,天空中闪烁着无数颗星星,它们眨着一双双疲惫的眼睛,似乎快睡着了,躺在白云上的月亮审视着大地,柔和的月光洒进一间小屋,使小屋披上了一层薄纱。“妈,明天早一点叫我。”小屋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稚嫩的声音。“明天不是教师节要放假吗?干吗起那么早?”又传来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这是一个秘密”。女孩说。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月引日晚11时,重庆人民广播电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张好走进直播间,开始主持“静夜对您说’的专栏节目。张好坐在热线电话旁,倾听着都市深夜中一颗颗心灵的跳动,他不时用那充满磁性的声音开导着一个个寂寞烦闷的倾诉者。时间已到零时。又一个电话打了进来,传来一个女孩带哭腔的声音。“张好,我为什么总是这样痛苦,我对人生感到绝望。这个世界已不值得我留恋。”女孩哭出了声。张好吃了一惊,他平静了片刻,说:“你能讲一讲自己的苦闷吗?既然你相信我,那我就是你的朋友了。”女孩的声音又传来了:“张好,我感到这个世…  相似文献   

14.
情愿失眠     
一个单身女人去找医生,说她老是梦见被一个年轻男子骚扰,医生就开了一副药使她可以安睡。 但过了几天,她又来了。 医生说:“怎么啦?药方无效吗?” 单身女人说:“不是!我情愿失眠。”情愿失眠  相似文献   

15.
天使心     
7月的一天,我去长沙的金线街找朋友。金线街是条老街,全部用凿得整整齐齐的大麻石铺就。街旁的房子大致一样,门牌号码也有一家没一家的,我来来回回走了几个回合,总无法找到朋友的家。长沙有火炉之称,偏偏街上没一个人来往,我热得心烦意乱。有个小女孩一直翘着屁股趴在地上,我不知她在干啥,也懒得去打扰她。又走了个回合后,我终于停在她面前:“小朋友,你干啥呢?”        小女孩抬起头来:“我跟花花说话。”我笑了,那哪是花呀,一棵杂草长在两块大麻石中间的缝隙里。我问她:“你跟花花说啥?”“我跟花花说,你好好…  相似文献   

16.
明明 《金色年华》2011,(4):54-55
女孩子该干什么 我的大学室友里有几个外国留学生。有一次,宿舍忽然漏水,我们几个女孩都叉着腰,小心翼翼地站在角落的砖头上给楼管打电话,只有她一个人挽着裤腿,光脚穿着橡胶拖鞋,泡在满屋子的脏水里……我们都劝她:“别干啦,这不是女孩子该干的事情!”她停下来很认真地问我们:“那么女孩子应该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再见到健时已是10年之后。 那时,她刚刚回到阔别数年的故乡,被昔日的同学拉去参加一个很喧闹的聚会。整整一个晚上,大家谈着、笑着、闹着,有那么多有趣的内容。只有她,独自坐着,可以不用插嘴,也插不上嘴。在此起彼伏的笑声里,她默默地微笑,静静地体会着自己这些年的伤痛和落寞。 灯光暗下来,有人上去唱卡拉OK,一首根据苏格兰民歌改编的怀旧歌曲: 时光悄悄地走来又走远 我永远记得你的容颜 虽然离别经年 你纯真的笑脸 总是在我的睡梦中浮现        …… “你好!还记得我吗?”她的身后忽然传来一个男性的声音。 她…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底的一个傍晚,长沙城郊一幢雅致的小别墅里,年轻的女主人对保姆小水说:“晚饭不用做了,今天我有点烦,想一个人呆着,你最好回城里亲戚家去吧。”小保姆走后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回到城里便同姑父说起此事。姑父问她女主人最近是不是有反常言行?小水说有——头晚女主人一个人喝酒,喝着喝着就哭了,后来还拉着小水的手说:“我真想和你一样,做个快活的小姑娘,”她还说小水人聪明,又勤快,将来一定可以找个好男人,可惜她看不到了。弄得小水当时莫名其妙。姑父一听连叫不好,当即叫了辆的士和小水一起赶往女主人的别墅。女主人…  相似文献   

19.
苦难的童年,读书是她的奢望1937年,7岁的孔英和大人们一起挣扎在饥饿与贫困之中。她每天拾柴、捡粪、打猪草,起早贪黑地干着活。这时候,孔英最羡慕的人,莫过于村头小破庙里读书上学的那些孩子。别人能读书,孔英却不能,每当她躲在枣树底下远远地看着那群孩子读书认字时,她的心里就直想哭,她对着高天飘飞的白云说:“啥时我也能成为一名小学生?”奶奶疼爱孔英这个小孙女,可一提到读书时,奶奶就直摇头:“你大伯、二伯的几个男娃将就着能识几个字就不错了,女娃家,读书识字有啥用?”能给孔英以希望的,只有那位身材瘦高的老师了…  相似文献   

20.
我妈妈今年78岁了.是个性格开朗、心胸豁达的老太太。她吃饭口重,饭前常趁我不注意自己去捞咸菜.怕弄盘子弄碗的有响声。就用筷子夹.弄得咸菜汤洒了一地。丈夫看见了.不动声色地用抹布擦干净……这样一次两次.天天如此。一天吃饭时.她又如法炮制。我暗示丈夫别擦。等他上班走了,我说:“妈,你夹咸菜怎么不用碗接着点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