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众多的网络道德问题.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及网络对青少年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就如何实施网络道德教育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当代青少年学生"网上一代"的特征也日趋显现,由此引发的青少年网络道德缺失也日益严重.当我们分享互联网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必须认识到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本文试着从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来阐述如何发挥三者的力量,树立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从面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放飞心灵     
网络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课堂”,它可以向所有人开放,包括中小学生;同时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因而青少年也被称为“网上的一代”。 然而,与此同时,网络也给学生的生理、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甚至荒废学业;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了危害和威胁……  相似文献   

4.
网络,这个时尚的资源,已与人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它在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德育教育带来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有的学生成天沉迷网吧,玩网络游戏,通宵达旦;有的学生由于从网上接触了黄色、反动的信息,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于是,有人惊呼"网狼"来了,提出强制青少年远离网络.网络真的那么可怕吗?网络技术难道是德育工作的克星吗?如果我们进入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在德育工作中,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造成诸多麻烦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化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但是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它让青少年在享受信息时代所带来的种种方便时,也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和意识形态造成了冲击.只有不断加强网络工作者的建设,完善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多方作用,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社会素养,才能使网络社会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笔者认真分析了当前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当前我国网络道德教育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络深刻地影响着今天人们的生活,它在带给人们很多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使今天的青少年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加强网络监管,克服其消极影响,使其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对此我们应该从加强网络伦理建设、构建网络法律体系、加强网络控制与管理3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现、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网上的不良信息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学生的学业,致使其道德意识、法律意识逐渐淡化.本文就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为人类道德的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催动了人类道德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本文从网络给社会伦理道德带来的双重影响出发,确立网络伦理研究的基本视角,对网络与道德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正一步一步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工具. 当我们在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有一些与此不相协调的、正在侵蚀人们灵魂的东西正悄悄地沿着网络迅速蔓延,这就是网络不文明现象--即互联网光明中的黑暗文化.这类信息毒害社会,毒害青少年.为了保持良好的网络环境,促进互联网健康有序地发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不久前宣布成立了由熊澄宇等5名专家组成的"网络法制与道德公共教育专家组".为此,本刊记者就中国如何站在国际大平台上来思考和完善互联网的法制建设等议题专访了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  相似文献   

10.
2004年3月,某中学高二学生王某因沉溺于网络而欠下数额不小的钱,情急之下便伙同两个同学勒索自己的母亲,这一事件造成强烈的社会影响,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反思。很多青少年平时痴迷网络,不仅上网玩游戏,还迷上了网络色情内容及各种网络暴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复杂化、多元化、商业化程度的日益加强,色彩缤纷的网络世界在促进社会快速发展,方便广大百姓生活的同时,也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道德能力与素质,即道德上的自律能力。面对21世纪,随着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增强,自我利益的保护,自我价值的提高,加之,社会上多元价值偷观并存,如何引导青少年的道德逐步由“他律”走向“自律”,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自律能力,指道德选择和行为是依据作为道德活动主体的人,通过理性思考后选择的道德原则自愿作出的,它可以表述为道德上的“三自能力”即自立、自行、自控能力。自律是道德人格完善的内在机制和主观途径。所谓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得到迅猛发展,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许多人消遣娱乐的重要途径.网络游戏在给人们带来休闲和愉悦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作为一种高科技发展的新兴产物,网络游戏软件内容十分精彩,它具有形象性、刺激性和可操作性,特别符合青少年的特点,一经问世,就迅速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宠爱.  相似文献   

14.
探讨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分析及教育对策进行探讨,旨在对当前的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有一点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校园网络的普及,网络在为中学教育带来硕果的同时,给学校以及学生带来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因此成为了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中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就具有了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块神奇的土地,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飞地".笔者根据十年来中学教学和管理经验,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列举了网络的负面影响,提出应加强网络管理,占领网络教育这个新阵地,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教育,进而提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德育工作的做法和防范应对网络负面效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道德资本需要投资,也需要管理;善用道德资本,才能称得上伟大的企业家。近年来,企业慈善家之类的排行榜不断见诸报端。与此同时,企业的爱心与道德,也渐渐被视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和品牌形象,甚至被人称为“道德资本”。“道德资本”对于许多企业管理者来说看似一个新鲜词汇,事实上,钢铁大王卡内基在多年以前就有这样一句名言: “有钱人应该要感谢社会大众,是他们给你带来财富、地位。”而这种观念的延伸,就是今日提及的企业“道德资本”。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大,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为广大青少年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与此同时,某些不健康的甚至腐朽的西方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思想给青少年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危害,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同时由于当今社会受文化多元化影响,使得整个社会的传统道德受到冲击,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无一适从,整个青少年的道德呈现衰退,一些青少年从小就养成了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金钱至上,饭来张  相似文献   

19.
未定稿     
“道德储存”引发义利之辩郑州市一个专门为青少年“储存道德”的组织“开业”。组织者解释说,“道德储存”就是可以把自己所做的好事在这个组织里储存起来,日后自己需要帮助时,通过这个组织支取,获得  相似文献   

20.
青春期的学生不仅走进了花季,也走进了雨季,或者说就是个多事的季节。一方面,独立意识增强,表现出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青春与活力;另一方面,对性的觉醒与萌动,对情感的需要与体验,又产生了种种烦恼与困惑,表现出迷茫和无助。歌德说:“青年男子哪个不钟情?妙龄少女谁个不怀春?”由于少男少女性成熟的早期化,正值豆蔻年华,又由于社会存在着诱发“早恋”的种种刺激因素,男女同学之间进行交往并萌发爱慕之情本无可厚非,就是“早恋”恐怕也不值得大惊小怪,这正是青少年的性意识在生活中的反映。青少年男女之间能够产生爱慕之情,就允许他们“早恋”吗?我国《中学生守则》明确规定中学生不准谈恋爱,原因是其恋爱的条件尚不成熟。那么,面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特别是当学生出现“早恋”的情况时,更应该怎么办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无论在道德方面,还是在身体方面,都是一年一年逐渐成熟……如何使道德的成熟走在身体成熟的前面,就成为一个细致而复杂的教育问题,看来对于青春期学生的最好引导就是加强青春期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