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这是指通过语言、声音的分析来激情感人.这就需要营构出与课文相适宜的情景氛围,把作者情的饱和点作为突破口,不失时机地播种激情,以激动人心的情感魅力,把学生的激情引发出来,以美育人,以情动人.建构这一语文情景,是广大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很好地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有意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身心舒畅地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大力倡导“以人发展,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科教学中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传统的知识传承转向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从独特的感知角度转变成关照学生的情感与人格,促进学生生动、和谐、全面化的发展.教师需要打开眼界,把“以人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并在日常教学中牢固树立“大语文观”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为中心,以幸福快乐为根本”这是我们学校“262效能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因此,在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充分享受语文、享受快乐、让语文的知识魅力吸引学生、人文魅力倾倒学生,智慧魅力熏陶学生,使职高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幸福乐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在职高语文课堂中,构建“262效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为什么总是不尽如人意?认真反省,我们便可发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文教师文化底蕴大多比较浅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少教师可谓是想尽了办法:讲故事、奖红星、表扬、比赛……对于这些"形式主义",低年级学生倒是很有兴趣,可到了高年级,这些方法已经失去了魅力.  相似文献   

5.
教学激情是成就一个好教师并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它源自于教师对职业的信念、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学生的关怀.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充分展现自身的教学魅力,营造愉悦的教学环境,铸造艺术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维持语文学习的长久热情.  相似文献   

6.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实现良好情感体验的教学.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更强调情感.翻开中学语文课本,从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中,我们能深深感受到文中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文采.这一切充满着或忧国忧民或崇高悲壮或清丽委婉或优美淡雅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还应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情感的传递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7.
强化感性认识,提升教学效率多媒体能够对语文教学资源进行综合再处理,将枯燥的课文文字和刻板的课文插图直接与客观事物联系在一起,使语文教学超越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直接、形象、生动的感性表象,让学生直接感知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从而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语文知识的理解难度,内化课文的主体思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育对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深刻地揭示了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情感来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使积极的情感成为课堂教学的动力,这样的课堂教学将是“师生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叶澜语)。因此,从某种角度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命脉。本文拟对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情感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情感色彩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学生,要收到…  相似文献   

10.
纵观现在的语文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语文实际水平的提高,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中,应该情感教学,创设情境,注重朗读训练,让学生感知形象,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创设课文需要的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形象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通常能激发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心理期盼 教师可抓住这个契机,通过生动形象的语文渲染,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感知所获得的形象造型是具体的、鲜明的、活生生的,进而理解文中之“神”.  相似文献   

11.
张英 《经营管理者》2013,(14):348-348
语文教学的改革,不是让学生单纯的获取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求知的欲望、强烈的激情等。要把沉闷、呆板课堂变成生动、活泼、愉悦的阵地。每个人都具有求知的冲动,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巧妙地组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保持一种最佳的兴奋状态,把学习语文的激情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2.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培养学生创新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够实现四个超越:超越时间和空间,超越语言和自我.由于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和惯性影响,语文教学存在极为严重的功利化现象.语文教学常被窄化为课本教学,教师关注的是课本这个有限的知识领域.  相似文献   

14.
翁万欣 《科学咨询》2009,(18):85-85
"魅力",指的是特别吸引人的一种力量,它是交际场境中的人在他人心理上激起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反映.一个有"魅力"的人,一定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必然是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教学理念与社会发展的变革呼唤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精湛的教学技艺、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学生的目光、熏染学生的心灵.独特、进取而又健康积极的生活情趣是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基础;语文教师拥有"关爱、尊重、宽容、赞赏"之心是人文素养的灵魂;语文教师具有与时俱进、鲜明深刻的时代感悟是人文素养的支点;语文教师具有清醒高尚、和谐优雅的审美情感是人文素养的积淀.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假如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就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了.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为什么总是不尽如人意?认真反省,我们便可发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文教师文化底蕴大多比较浅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少教师可谓是想尽了办法:讲故事、奖红星、表扬、比赛……对于这些"形式主义",低年级学生倒是很有兴趣,可到了高年级,这些方法已经失去了魅力。高年级学生非常喜欢语文教育名家的上课,甚至一堂课后还念念不忘他们。这是因为他们文化底蕴深厚,课堂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是因为他们都能不断开阔自己的文化视野,主动积极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厚积而薄发。而多数语文教师缺乏的正是这种必须靠长久读书积淀而成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是一种最具活力的思想媒介,是学生认识世界、感受人生的一扇窗口.面对升学的压力和繁重的教学任务,作为一线的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语文教学及学生的思想现状,才能充分利用好语文教学及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课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中、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从而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为祖国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成功的语文教学不应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是渗透德育教育而相得益彰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所谓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那么,语文课常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许多人抱怨语文课堂教学:面面俱到,千篇一律。实际上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过程是一项生动活泼、激发心灵火花、培养学生灵智的工程。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和教师一样喜欢语文,喜欢语文课。于是我学会了“动情”。然而“情”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要求教师深研教材,感受文之情感,在体会、感受、欣赏、领悟、想象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为文之情而动容,为文之理而拍案。只有教师首先陶醉在文章之中,才可能情从心发,进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我以为,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及情感的体验传导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感召力!而老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导体,就是火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