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在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源源不断财富的同时,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就已经成了学校教育的新课题.这个新课题的出现,班主任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留守儿童的快乐成长中已经缺少了最急需、最伟大的父爱和母爱,心理受到极大的打击和伤害,这时候,班主任那慈祥的关爱显得特别重要.应怎样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快乐成长,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几点经验,就是要认真开展好“一问、二进、三在、四乐”四项活动.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完整的家庭教育和关怀,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表现出诸多问题。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场所,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肩负着培养留守儿童道德品质和情感教育的重任,班主任在其中的任务尤其艰巨。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归纳,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自己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策略做了一些探索,以供班主任借鉴。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完整的家庭教育和关怀,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表现出诸多问题。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场所,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肩负着培养留守儿童道德品质和情感教育的重任,班主任在其中的任务尤其艰巨。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归纳,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自己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策略做了一些探索,以供班主任借鉴。  相似文献   

4.
教育改革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应该通过建档立卡,对他们采取多种方式的切实关怀,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缺位、社会教育的缺乏等原因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心理问题,应整合社会资源,净化学校社区环境,强化家庭教育责任,改进学校教育方式,共同关注和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空间,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已达数千万,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由于远离父母,心理和生理成长都面临着许多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结合本校留守儿童情况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思想品行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不及其他孩子,因此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学校教育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快速增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留守儿童教育能否正常进行,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还直接影响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文章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原因,最后给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课改,农村留守儿童的普遍性、特殊性,农村中学班主任就更应该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法,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务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无法跟随他们一起学习和生活,不得不跟随其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或其他临时监护人一起生活,这些儿童便成了留守儿童。由于教育管理不当,心理沟通不及时,进而在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出现较多问题。为此,笔者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谈几点体会。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一)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他们的体育教育问题更应得到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我校承担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所撰写。文章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问题进行了探讨性分析,要解决好留守儿童在接受体育教育方面的相关问题,需要构建体育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网络体系,尤其在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人城市,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镇中心小学,在校学生1974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相当重的比重,现托管家园留守儿童入住人数超过千人.随着留守儿童问题的日益突显,如何教育、管理好留守儿童也成为了学校、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些学生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父爱或母爱,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上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很容易出现心理缺陷和性格变异的早期倾向,如随意散漫、忧郁脆弱、冷漠多疑等.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感普遍缺失,作为教师要用爱心、诚心、耐心去帮助他们,做留守儿童的幸福守护者,把学校建设成留守儿童的幸福家园,让留守儿童在爱的阳光里幸福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从教十几年来,我一直都耕耘在农村小学的田园里,深知农村老师的不易,更体会到当班主任的艰辛。要管理好一个农村小学的班级,班主任的工作是关键。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目前,就我们农村小学而言,留守儿童几乎占在校学生总数50%以上。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大多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看管,或是由亲戚看护。由于如今的孩子又大多是独生子女,调皮、任性是他们的天性。在家里,要管好他们,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等等这些,老人们真的是力不从心,从而导致很多孩子都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目中无人、学习马虎、纪律松散、缺乏自觉性等。还有随着学生人数的减少,使得一些教学点撤消与合并,学生集中到相对路远的完小,有些学生一天要走好长一段时间的路,甚是辛苦。要管理好农村小学的班级,班主任的工作相对城市学校而言,要难得多。在这十几年里,我认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在这里,谈谈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感恩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其次是学校缺乏及时正确的教育引导;此外,还在于我们整个社会的主流媒体将注意力都放在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行动中,却很少去关注留守儿童被关爱后作出的积极性的表现和改变.学校作为感恩教育的主阵地,就要充分利用好各种契机,适时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感恩教育.比如,让留守儿童在责任的承担中学会感恩、在特殊的日子里表达恩情、营造感恩氛围提升个人品质等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据全国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成为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加强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重点、以社区(村)为依托、以家庭为核心、以社会参与为支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可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6.
正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由于长期处于亲子分离状态下,他们的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严重不足。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促进其健康成长,既有利于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各项权益,减轻社会上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程度,又有利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一、昭觉县留守儿童学习教育存在的问题昭觉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总人口29.2万,其中彝族人口占97.6%,是全国彝族人口第一大县。据2010年《昭觉县(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伴随农村“打工潮”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在内地农村学校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大,加之由于缺少父母关爱、有效的教育和管理等因素,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谈几点个人看法,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8.
李爱霞 《管理与财富》2009,(11):104-104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缺位、社会教育的缺乏。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要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层面寻找对策,共同关注和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怀 《科学咨询》2013,(2):25-26
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和监护体系,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对策。但留守儿童的教育又是一个大的工程,涉及到社会、家庭、学校的各个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20.
调查报告目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全面了解邻封镇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