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要调动学生的内在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性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开放式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唤醒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白显余 《科学咨询》2003,(12):21-2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赋予素质教育新的要求.在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今天,重庆市"创新学习实验研究"应运而生,在全国部分省市和香港特区部分中小学蓬勃开展起来.近三年来,各实验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更新教学思想,构建创新学习教学目标,探索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研究学科创新学习指导方法,编写创新学习教材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2002年,该课题被批准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项目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为了深化创新学习研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就当前而言,应尤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泽兰 《科学咨询》2003,(24):39-40
语文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在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其意义就显得尤为深远.语文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学应发挥其学科优势、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构建创新学习的教学模式、形成强大的创新思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化学实验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贯穿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各个细节中.注重实验教学的启发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把化学实验变成探究性、创新型的学习的课堂,让学生在实验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和发展,从而达到新课标要求,实现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探究式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主动学习,在亲身参与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知识、观点和方法,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态度和习惯,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为了培养适应高科技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所特需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冯晓莲 《科学咨询》2008,(12):86-86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创造性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赵云科 《科学咨询》2009,(12):46-46
语文教学在学生主体性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渠道.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定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舒徐锋 《科学咨询》2008,(12):47-47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导向性要素之一.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在教学实践中,儿童探奇追新的动机以不同形式和富杂的内容时刻闪现;他们纯洁的自我实现需求,萌动的荣誉感启示着广大教育工作者:捕捉学生的创新动机,加强培养,保护学生朴素的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10.
吴洪敏 《科学咨询》2003,(16):26-2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高层次的目标.在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中遵循初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通过绪言课、实验、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途径,激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兴趣;采取实验探索教学法、知识的深化探究法、化学实验仪器改进法、社会实践调查法、科技创新法、环境治理法、商品打假法等研究性学习方法,凸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并凸现创新性的前提和动力.  相似文献   

11.
杨力 《科学咨询》2008,(10):28-28
创新教育是指培养人具有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的使命就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的本质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规律,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与提高,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特点、规律及途径,构建创新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在实验中,要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教学方法,研究自主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2.
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需要教育的创新。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为主要目标.作为政治教师,应紧紧围绕创新教育,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简单论述了教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在此基础上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在教学中,创设宽松氛围,营造创新环境;通过物理学史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思考,活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创新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介绍科学家的典型事例,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热门话题,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发展创新思维去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是创新思维的培养。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与运用数学知识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利民 《科学咨询》2008,(12):58-59
素质教育应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和能力.课堂教育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8.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时代对高等院校提出的迫切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教育。在知识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的时代,网络教育技术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为学习提供全新的模式和方法,为展开学习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环境下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环境下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需要探索的实践的课题.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本文分析了在数字化教育环境下,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在数字化教育环境下开放教学环境,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汪美会 《科学咨询》2008,(12):42-42
把学生培养成创造型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灵魂,也是当前和今后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是要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教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求新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大胆创新,有目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