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 :探究读的层次性《语文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读 ,而且要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中 ,有所侧重 ,循序渐进。因此 ,在许多课堂教学中 ,“读”之风便时兴起来。教例 :一位教师教《中国石》一课 (第一课时 )他先请一位同学把课文读一遍 ,并注意生字新词 ;当学生读完一遍后 ,他再请学生读一遍 ,并理清课文的脉络 ;最后再请学生谈一遍 ,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反思 :看了以上教例 ,我不禁要问 ;阅读教学难道就是这样呆板、生硬地读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 ,读要把一个个文字符号瞬间变成一定的情感状态 ,有声或无声的语言。好酒…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要想打造出具有神韵的语文课堂,就必须让语文教学回归语文的本真—“读”之本色、“品”之本味。唯有读可以铸造语文万紫千红的春天,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天堂,追逐七彩的人生梦想;唯有“品”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4.
5.
6.
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是这样阐述的:“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语言操作者对语言的感悟,是语言操作者与语言发生联系时,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情感、思想、韵味等迅速地自动地作出判断的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有了良好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我以为,须做到“四读”. 相似文献
7.
8.
语文教师要上好语文课,需要以理解中心思想为宗旨,以训练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抓准景物(事物)特点为要义,以概括文段中心为目标,以揪准人物性格为终点,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才能让语文课飘出芳香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9.
最近,听了几节课,参加一些讨论,读过了一些文章后,竟然有了想说说“和谐”的冲动。尽管时下大家用“和谐”说得多的还只是社会与家庭的问题,但它却实实在在是一个独具时代意义的字眼。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人才,和谐人才出自和谐教育,所以,和谐既是社会的追求,也必然是教育的追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构建和谐,才能使学生在轻松、自然、和谐的环境里获得全面发展。该如何理解“和谐语文教学”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0.
最近,听了几节课,参加一些讨论,读过了一些文章后,竟然有了想说说和谐的冲动。尽管时下大家用和谐说得多的还只是社会与家庭的问题,但它却实实在在是一个独具时代意义的字眼。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人才,和谐人才出自和谐教育,所以,和谐既是社会的追求,也必然是教育的追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构建和谐,才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实践已经八年了。八年里,语文教学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旧观念发生了激烈的冲撞。比如,在实施语文新课程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对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主导"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它是《语文新课标》向我们语文教育工 相似文献
13.
14.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把小学课文分为精读、略读和选读三类。这三类课文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区别,而教学方法和要求也各有不同。但是,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于是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对略读课文往往出现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 相似文献
15.
16.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主导”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它是《语文新课标》向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和教学需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科学地思维,保持课堂的张力。特别在导入新课时,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在不断的思考和讲座过程中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把小学课文分为精读、略读和选读三类.这三类课文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区别,而教学方法和要求也各有不同.但是,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于是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对略读课文往往出现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对课文内容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这样就达不成编者编选这类课文的目的,这类课文也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了.那么,我们该怎样正确定位略读课文的教学,怎样有机结合精读课文教学略读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及时、有效反馈,是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实现知识自主建构的有效途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反馈呢? 相似文献
19.
《论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乐之”是求知的最佳态度。求知者只有在“好之”是求知的最佳态度。求知者只有在“好之”“乐之”的前提下才能够自觉的、主动积极投入学习中,也只有“乐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如何让学生“好之”并“乐之”呢?尤其是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揣摩,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情感一旦产生,便渗透到人的一切活动之中,使活动染上情感的色彩。“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笔者在这几年的课改教学中,也越来越体会到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