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课强调"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课重视"语感",数学课也应该有"数感".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新课程中有六个核心概念,它们是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把数感摆在首要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术课强调“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课重视“语感”,数学课也应该有“数感”。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新课程中有六个核心概念,它们是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把数感摆在首要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数感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要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数感。一、结合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是数字化社会,数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可以帮人们认识身边的事物,还可以帮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在人们的数学学习中贯穿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学生的各科学习,也为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阐述中,将原来处于"隐性"状态的数学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意识"、"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作为新的数学内容的核心,作为培养学生数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数感"这一核心概念如何培养作出剖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数学思维敏捷,能举一反三,但有的学生却把简单的式题做错,如把65写成56,算出哥哥比弟弟高10米等等把式题中的数据抄错或结果太离谱的错误.究其原因,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的头脑中一点"数"都没有,对算式中的数和结果缺乏全面而准确的感知,对数的感知比较粗放不够精确,这也是造成计算结果错误多的主要原因,可见数感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我长期进行数学教学,发现培养学生的数感十分重要,还必须从低年级抓起,而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是比较肤浅且模糊的。那么,怎样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我的体会和做法。
  一、运用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身边的数学素材,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将数的概念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下感受数的意义,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体会数的作用,能将数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建立起联系;在生活经验中培养数感。例如,去年我在在一年级学生认识数的过程中,让学生收集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自家的人口数、班级的学生数:自己的年龄、生日、身高、体重、鞋码等;自己家住宅的门牌号码、电话号码、汽车和摩托车牌的号码:了解一下自己所在县区的区号、邮政编码,还有急救中心电话号码、火警电话号码等。这些数都来自于生活实际,会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的意义,体验数的运用价值,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数感。  相似文献   

7.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数学的本源从逻辑上说是数学的逻辑起点,即数学产生、发展的源泉。学习数学就是要把数学适当返璞归真,恢复数学的本来面目,回到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去,回到数学家当初发明创新的状态,把抽象的难于理解的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生动形象、具体、容易理解的数学的教育形态。要不断地探寻数的社会、生活和自然本源;数学的逻辑本源;数学知识之间、数学  相似文献   

9.
隐性逆境     
<正>除了可见可感的显性逆境,还有一种隐性逆境。所谓隐性逆境,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与人之间互相不理解、不信任、不宽容而形成的紧张关系,人与人之间发生冷战、暗战,从而给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羁绊甚至危机。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无处不在,要学好数学就要保证内容的科学性。聋生对抽象思维的知识较难理解,思维比较形象化,概念比较模糊。针对聋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数学应用的生活化,培养聋生的逻辑思维及创新能力,从而使聋生具有较好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11.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怎么运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好数学必须要有良好的数学修养。决定一个学生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找到数学与生活的切合点。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或者是根本无法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对数学兴趣不浓,缺乏良好的数感,形不成量的实际观念和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基于此,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思维的方式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用分离系数法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数学中的问题不等同于语文或政治以及其它科目中的文字问题;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理解到问题的解答既有角度的区别,也有截然不同的方法.数学问题的解决是近代数学领域的焦点.本文作者长期从事数学教学,利用其经验对数学中问题的看法进行浅析,与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13.
实践操作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在小学数学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各个领域中,关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操作,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优化的教学过程,也必然是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亲自操作感知,才能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头脑里形成鲜明的知觉表象;才能有助十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问的内在联系;才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5.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教学方法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中奠基性成分,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学科的精髓,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说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那么观察力就是一个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落实在数学教学中,观察,就是指对数学中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有感知的地察看,从数和形中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高效低耗的解题效果。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指导。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一些数学概念学生难易理解、记忆.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够把数学概念用文字加以提炼、浓缩.是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贮存和提取运用的,因此数学口诀不能被歧视,而应适度提倡.  相似文献   

19.
徐兵 《科学咨询》2010,(18):91-9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数学思维敏捷,能举一反三,但有的学生却把简单的式题做错,如把65写成56,算出哥哥比弟弟高10米等等把式题中的数据抄错或结果太离谱的错误。究其原因,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的头脑中一点“数”都没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现在大多数边远山区的学生对数学是最感头痛的科目,它是历届中考生的拦路虎.经过多年的教学,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基础差,知识面窄,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识记和理解能力差,上课反应力较慢,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力不够;(2)由于家境条件差,地处边远山区贫困县,家长思想落后,对知识的重要性不明白,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过低,只要求念完小学或三年初中即可;(3)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民工热"的不断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大量出现,孩子们缺乏管教,学习习惯不好,产生厌学、辍学的坏习惯;(4)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理解不透彻,做题缺乏条理性,分析思路不明,完全缺乏不耻下问的精神;(5)没有学习数学的氛围,许多学生无法去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解决有关数学问题,从而体念到数学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