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一种四问阅读法,即基于两个角度、三个维度进行四个方面的阅读探究的教学思路。两个角度即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和跳出文本与作者对话。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问”即:1.走进文本,整体感知文本信息,探究“写的什么”;2.从写作方法角度探究“怎么写的”;3.跳出文本、反思文本,从写作目的、情感表达、主题思想角度探究“表达了什么”;4.从阅读感悟及知识技能学习方面进行阅读反思与批判,总结“你有什么收获”。这四问阅读法,有助于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有效解读文本,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探讨了在新课改条件下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及三点思考意见.如果说我们的教法是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文本解读就是大树的“根”,教师解读文本越深入,教法这棵大树就会越加生机勃勃,苍翠欲滴!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因各种原因误读文本,这就直接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效果.有以下三点值得思考:一、应该加强文本之间的联系和比较,而不是孤立地解读文本;二、应该重视作品创作的背景,用心去体验作者的创作历程,而不是单一地解读主题;三、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读者的变化对文本产生真实的、历史的阐释,而不是政治化地解读课文,并用自己教学中的案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3.
通过非教材文章的实际课堂教学来反映文本解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对文本的准确把握直接决定学生文本阅读的质量,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把握文章特色,归纳阅读规律,发掘解读技巧,养成阅读文章的思维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一直与感恩教育紧密相连,<企鹅爸爸>是一篇感人的文章,企鹅爸爸的坚强让我们肃然起敬,而我们人类的父爱更为伟大.利用文本素材,让学生感悟似山沉稳的父爱.  相似文献   

5.
数字阅读时代,公共图书馆少儿读者的阅读偏好体现出了泛文本、分众化的特征,阅读方式由单一化转向多维化,阅读行为也由被动式接受发展为主动性探索。文章以少儿读者为目标客户,客观分析了当下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的现状,研究了公共图书馆提升少儿阅读服务的技术路线,提出了提升少儿阅读服务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图式理论论述了阅读理解的实质是读者的背景知识与文本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英语阅读教学应考虑文本和读者的背景知识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体验其大脑中的图式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指导他们理解文章,据此将阅读教学分成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指出读前要开展激活学生图式的活动,读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图式来提高理解效果,读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巩固和扩充图式的活动,并相应地提出了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应紧密结合语文阅读实践,通过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深刻感悟文本内涵,丰富与积累文本语言,掌握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深化理解并感受作者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方式,使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学会品味、积累和运用,从而提升习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阅读主体通过对阅读对象--纸介、电子等文本的接触,从而感受体悟或发现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完成一次带有一定指向性的阅读任务--或愉悦赏析或丰富积淀或夯实底蕴或谋求功利.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才能使之丰腴厚实,睿智而富有创造性,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于是,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9.
今年2月底,温总理第一次和网民互动时,最后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这段话听后让人心里充满感动。原来读书不仅给人知识、给人力量,还能给人更丰富的内容。我把阅读分成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所谓有用的阅读,就是为了拿一个文凭、为了在社会职业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这种阅读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比这更美好的境界是无用的阅读,就是为生命、为成长的阅读,  相似文献   

10.
肖顺江 《科学咨询》2008,(18):32-32
语文教育回归文本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全新的课标也因此对高中生的阅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附录>"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列举了一些阅读篇目,这一"建议"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要体现一种导向:一是建议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面和阅读量,二是建议学生要阅读高品位著作.并在"必修课程 .阅读与鉴赏"第10款中明确指出:"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完整的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可参考附录一(<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这些无疑是对高中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作了一个量的规定.但是要全面实施这个纲要,对于农村高中学生而言,是遥远而充满荆棘的.本文就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问题,从图书、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及社会等方面谈谈我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很多新媒体不断涌现,如自媒体以及主流媒体等技术对读者的阅读习惯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此背景下,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已经成为大部分读者的阅读方式,但这种阅读模式不利于阅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要强化对读者阅读方式的科学指导,进一步提升对读者的服务水平。另外,还需要探索出全新的读者服务模式,帮助其提升自身阅读水平。在过程中可以借助微信小程序来加强图书的服务,帮助其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文本主要分析微信小程序在医院图书馆服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语文备课时的文本解读,是在编者对文本的第一次开发形成“教参”的基础上,教者对文本的二次开发,是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是课堂教学有效、高效而又个性化魅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罗韵 《办公室业务》2020,(5):184-184,186
微信是一种通信工具,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微信为我们搭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桥梁,微信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作为技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同样需要微信这种通信工具,微信的海量用户为技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提供了无限的想象。本文介绍了技校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现状以及阅读推广中存在读者参与率不高、读者需求与阅读推广内容不太匹配、推广结果评价以及读者反馈信息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提高读者参与的积极性、按读者需求制定阅读方案、建立读者评价以及反馈服务站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初读<老人与海鸥>,笔者就被这篇课文深深地打动了.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又一次为我们解读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让这位老人走进学生的心灵,怎样让这篇课文传递的人文思想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一理念,本课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  相似文献   

1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内容生动、翔实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多看"还要"多积",写文章时,材料才能信手拈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内容丰富,感动读者。那么,从哪里搜集素材?又如何积累素材呢?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而且要让学生实现自我建构,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语言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在文本立意和内容的视角转换中读出有创意的感悟。学生的感悟体验只有根植于文本,才能超越文本,然后做出个性化的解读,实现多元感悟的阅读目标。因此,有效的多元解读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对作者提出的主题思想或文本寄寓的价值观做出自己独特的解读。一、感悟文本———“多元解读教学”的基础1、运用“第一印象”在教学中注重首次感知的重要性和学生对课文的“第一印象”。首次感知对感知者来说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成功和幸福的保证之一,良好的阅读能力也是一个人持续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给孩子选择优秀的儿童读物,创造丰富的阅读环境;让孩子在快乐的亲子阅读中形成阅读习惯,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学习做人的道理,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让阅读滋养孩子们的心灵,润泽孩子们的童年;让阅读带领孩子走进五彩斑斓的世界,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周福云 《科学咨询》2008,(12):50-50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内容生动、翔实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多看"还要"多积",写文章时,材料才能信手拈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内容丰富,感动读者.那么,从哪里搜集素材?又如何积累素材呢?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地利用课内和课外.俗话说得好:"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指导学生积累,才能促使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细读文本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教学一篇课文,在研究如何处理教材之前,教师要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文本细读.一、教师先要作为一般读者细读文本文本寄托着作者的真知灼见,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感情.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应该是一门飞扬着鲜活的灵性并饱含着浓郁人文色彩的学科,但长期的阅读教学却泯灭了她的独特魅力.读懂文本、读懂作者、读懂自己,是一个逐层深入并不断内化的过程,也是实现文本、作者、读者共鸣、共振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