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玲热"在中国大陆从20世纪80年代产生二直延续至今.中国大陆的"张爱玲热"经历了最初产生、消退、再度兴起的过程.从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的接受理论出发,可以从接受环境的变迁分析出在新时代"张爱玲热"产生、持续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初期和中期,发生过关于激进与保守的争论.争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海外学者余英时于80年代末在香港中文大学25周年纪念讲座上的讲演"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它在90年代初传到大陆,引起思想学术界很大的重视.在大陆,长期以来"激进"的涵义是正面的,意味着革命与进步;"保守"的涵义是负面的,与落后、守旧甚至反动近义,好坏分明,不存在疑问.如果不是从海外引入新的思想维度,造成新鲜感和刺激,可能大陆学人不会那么早就对激进和保守进行反思与争论.  相似文献   

3.
朱崇科 《东南学术》2004,(2):162-163
周宁教授提出的"文学中华"概念颇有"旧瓶装新酒"式的新意,某种程度上也兼具了理想主义色彩.从1980年代以来,变迁着的世界华文文学的概念已被赋予了许多歧义丛生的内涵.往往在中国大陆以前的类似论述中,现代中国文学往往在此概念中吊诡的缺席,因此也难免所谓"海外"作家及学者顿生一种被区别对待的收编感.对应的是,中国大陆以外的许多类似口号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暗含了对中心,或至少是多元中心的迷恋,又有一种取而代之的类似吊诡.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着"半殖民地半封建"问题,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成为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两半"概念形成的争论、"两半"是否为合适的社会性质表达以及"两半"中的"沉沦"与"上升"等诸问题是其中的核心。经过诸多学者的共同探究、彼此辩难,学术界在许多方面获得共识;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也得到充分表达,共同推进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大陆"文化热"与孙中山文化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80年代以来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文化研究热潮,参加讨论的既有老一辈学者,也有中青年专家,其研讨范围几乎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一时间,文化思想研究成为大陆学术研究的主潮,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一浓郁的文化思想研究氛围的影响下,学术界在研究革命家之孙中山的同时,也开始从思想文化视角来分析理解孙中山,将大陆孙中山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拟在回顾20年来大陆"文化热"和孙中山文化思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二者的互动关系,揭示新时期大陆孙中山研究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中西社会结构之"异"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工作再度进入中国大陆以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本土化"的呼声便不绝于耳.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本土化论"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价值理念层面而展开的,没有触及社会工作在大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深层问题,其局限性自然是非常明显的.事实上,我们若使那些源自西方的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植根于本土,仅仅从精神观念层面展开操作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7.
从政体转型的角度看辛亥革命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辛亥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的问题,学术界探讨已经很多.以中国大陆学术界为例,早在1950年代,有关学者就围绕着辛亥革命究竟是“资产阶级革命”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问题展开过别开生面的讨论.1980年代以后,面对境外学者的种种否定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观点,学者们更是撰写了大量论文,力图论证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  相似文献   

8.
十六世纪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倭寇海盗问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明清统治者从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出发,把东南沿海地区人民不顾封建政府海禁前往日本、东南亚各国从事海外贸易,诬为倭寇海盗,并进行了残酷的镇压。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对此进行专门的研究;解放后,一些书刊仍沿袭旧的观点,把一场人民的正义斗争,也说成是倭寇海盗,对封建统治者镇压人民的行动,不加分析地一律给予肯定和赞扬。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山大学戴裔煊教授《明代嘉隆间的倭寇海盗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一书,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澄清了一些历史事实,为深入研究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海盗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嘉隆期间的倭寇与明初、万历年问的倭寇不同,前者是假倭寇,后者是真倭寇。戴裔煊教授认为:明初日本人入寇山东,以及派人与明左丞相胡惟庸相勾结进行谋反,是由日本当权者所主谋指使的,是真倭寇。万历年间日本虽没有直接派兵入侵中国,但当时  相似文献   

9.
胡宗宪(?—1565年),字汝贞,绩溪(今安徽绩溪县)人。嘉靖年间,胡宗宪率领明朝官兵屡次粉碎倭寇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入侵,在明代抗倭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然而,因胡宗宪诱杀了与倭寇勾结的奸商王直等人,而遭一些学者非议。究竟怎样评价对他的是非功过,就需要...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董鼎山、袁可嘉等学者就开始把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观点介绍到中国大陆,与此同时,一些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论文也翻译发表。1985年,后现代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杰姆逊应邀在北京大学做“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专题讲座,紧接着,他的讲稿翻译成中文,以两个不同版本的形式陆续出版,这大大推动了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尽管80年代形成了吸收现代西方思想、文化的热潮,但后现代主义并未使人们产生特别的兴趣,也未在中国产生什么影响。因为在整个80年代,现代化还是公认的价值和追求的目标。只是在90年代初,当社会文化和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