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2.
"正"、"义"与"正义"--中西人文价值趣求之一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克剑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9-52
本文对西方的justice("正义")范畴与中国的"正"、"义"观念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趣求作了历史地考辨与比勘,并就此提出了这样一种见解:人的生命存在的内向度与外向度非可相互替代,亦非可以因果相推."权利"与"境界"是错落的,这错落为人的伸展于文化创设中的价值抉择留下了足够大的余地和张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网络正逐渐渗透到大学生活动的每一个场合、角落,并以它非凡的力量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和观念,它对大学生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同时,它也是一柄双刃剑,呈现出许多负面影响,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于形象直观的审美鉴赏的"及物"性,作为活动动力并广涉整个生活领域的趣味以"涉事"为特点.所以,梁启超把趣味的对象称作"活动的对境",而不是"形象".趣味主义只承认可以终身受用的趣味,梁启超据此列出劳作、学问、教育、艺术和自然等作为趣味的主要对象性载体.从梁氏对趣味对象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所说的趣味对象呈现出普泛化、生活化、活动性特点;他突出了"对境"有趣化的主体根据;他理解的趣味是功利与超功利相统一的、超越而又入世的调适人生状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文学阅读的三种基本形态"正读"、误读和曲解."正读"重视吸收和接受,是一种尽量接近文学作品客观内容的阅读,文本意象内容的复原和创作意图的究问是"正读"的常见步骤;误读强调变更和革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学阅读,它追求对文本意义的自我限定和转换引申;曲解崇尚以我为主、结论先行,是一种主观化、随意性的文学阅读.文章认为,曲解不足取,完全意义上的"正读"也不可能实现,但创造性的误读有必要以"正读"和曲解作为两极屏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7.
对"三农"问题的探讨不能只局限于经济学、统计学意义上的分析论证,必须建构新的分析视角和逻辑着眼点。作者基于制度伦理视角,对制度、制度伦理和制度缺陷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考察,阐述了制度缺陷与"三农"问题的形成机理,并分析了框正制度缺陷的几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8.
在文学观念趋于激进的魏晋南北朝,萧统、萧绎一方面继续倡导儒家"文质彬彬"的文学观,崇"雅"重"质",并以"中和"作为实现"文""质"完美结合的基本手段,另一方面,他们对"文"、"质"及"彬彬"质文和谐状态的理解又融进了新的质素,赋予它们以新的时代内涵。这种对儒家诗教的超越与文随时变的文学发展史观当有内在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张克军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21,38(4):102-108
林椿是朝鲜半岛古代较早在"记体文"创作方面取得很大成绩的作家.林椿的"记体文"创作一方面明显受到了韩愈的影响,包括谋篇布局、语言技巧、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韩愈"记体文"的痕迹,另一方面在句式、句法等方面又与韩愈有所不同,表现出了林椿选择性接受的倾向.通过韩愈与林椿在"记体文"创作方面的比较,我们不仅可以发现韩愈在朝鲜半岛古代"记体文"创作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可以进一步发现中国"记体文"在东亚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0.
努尔夏提·别尔迪别克 《新疆社会科学》2005,(6):100-103
阿肯对唱会是哈萨克族特有的口头语言艺术,它在哈萨克文化历史的传承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对阿肯对唱会的内容、形式及发展进行了介绍,并对保护和发展阿肯对唱这一民间艺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爱犬颗勒》、《双驴记》、《太平狗》三篇小说都是以动物为主要描述对象,但作者采取了双重互视的叙述视角,打通了人与动物的世界,以人与动物的事故反省历史与人性,因此产生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追求和谐一直是中华文明演绎的主题,以和谐为特征的文化精神可谓生生不息。追求秩序、崇尚和谐作为我们一种深厚的文化情结无疑也是我们当前提出建构和谐社会的一个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制度伦理具有规范、协调和创新等功能,这对于建构和谐社会来说是不无助益的,从这个方面来讲制度伦理是对建构和谐社会“良序情结”的一种回应。更为关键的是制度伦理与和谐社会二者在理性诉求和终极眷注方面是可公度、可通约的,二者都追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耦合,马克思所谓“大写的人”是二者共同关注的深层次的问题域,同时这些也是二者在伦理生态方面重要的整合点与互动点,可以说,制度伦理与和谐社会二者之间是一种互构互益性的关系,体现了人类社会追求真善美有机统一之境界的共同期待。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亲亲互隐"、"爱有差等"的争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国哲学界在争论孔子论“父子互隐”和孟子论舜及“爱有差等”的问题。这一争论关涉到整个儒家伦理的历史和现代价值之评判。儒家伦理是一复杂的系统,仁与义、仁与礼、仁与智等德目之间是有张力的配合;儒家的仁、义、礼、忠、敬、信等德目都是社会性、公共性的,适用于公共生活及其秩序建构的;儒家一贯强调私恩与公义、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的区别;儒家的“仁爱”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道德主体所涵道德法则(理、义)必然有绝对的普遍性,并且是“爱有差等”思想的本体论基础;“父子互隐”的思想及与之相应的法律制度,恰恰包含着对人权的尊重和维护。 相似文献
14.
“典雅”与“通俗”两种文学形式,是中外文学史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这一现象,从而认为所谓“雅”与“俗”是互动关系,由俗到雅,由雅而俗是文学史流变规律 相似文献
15.
在汉字发展史上 ,两汉时期的文字处于古文字向今文字过渡的完成阶段。二十世纪以来 ,关于两汉的文字及用字现象 ,人们曾经做过不少研究。文章针对这一时期两汉用字的研究状况 ,按照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的顺序 ,分别从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个方面对其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指出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昭陵“六骏”是大唐皇帝李世民陵墓列置北国司马门内两庑的浮雕,千百年来人们从它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考究甚多,而对它的艺术价值研究甚少。“六骏”作为陵墓雕刻现实主义精神的发展,陵墓雕刻特有的艺术形式,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5年来,中央与地方均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各地也探索出一些成功的模式。这些成功经验和模式为国家制定促进西部开发的法律提供了实践基础,制定法律的条件相对成熟。我们应当汲取外国开发落后地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转变立法观念,坚持“西部开发、法制先行”的原则,尽快制定出体现区域特殊性,维护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能够促进开发的强有力措施,开发与保护、开发与开放互促共进,提高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法律制度,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8.
1956年,在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茅盾作了题为《鲁迅一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重要报告,论述了鲁迅思想发展的道路。茅盾认为,“从鲁迅思想发展的道路看来,1927年前后是一个转折点……我们不妨以此为分界而称为前期后期……”这就是说,以1927年为分界,鲁迅思想可以分为前后两期:1927年以前,鲁迅是一位革命民主主义者,1927年以后,鲁迅是一位共产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就是鲁迅思想发展的道路。茅盾关于鲁迅思想发展道路的新论,超越了瞿秋白关于这个问题的见解,显得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19.
20.
抗战时期的高校西迁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侵华严重摧残了中国的高等教育。高等院校根据战局的发展而适时西迁 ,却使历尽劫难的高等教育得到恢复和一定发展。抗战时期大批的高校师生 ,在十分险恶的环境和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怀着救国救民的理念 ,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 ,继承奋发自强的传统 ,艰辛辗转 ,长途跋涉 ,战胜困难 ,奋力开拓 ,使我国高等教育在战火的严重侵扰下仍弦歌不断 ,并创造了辉煌的教育业绩 ,培养了杰出的科学人才 ,改变了西部的落后面貌 ,在中国西部写下了教育史上的卓著篇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