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湘西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的一种新型经营机制,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湘西民族地区因其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应因地制宜,采用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主导型、主导产业带动型等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以推动湘西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及利益分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卖难”与“买难”问题的突出 ,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应运而生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有 4种 ,即龙头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科技带动型、其他类型 ,同时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3.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研究——以陕西宝鸡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在农业产业化基础上,把"农民(基地)-高附加值的加工企业(龙头企业)-大市场"三者紧密、有机结合而建立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系统,其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选择应依据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产品和生态农业产业的特点,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体系.陕西宝鸡在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形成了龙头企业牵动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引导型、主导产业带动型和农村专业协会自助型模式.依托地域资源优势,采用积极有效的经营机制,对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能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依据各市县的产业发展、自然条件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基础,提出适合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七种模式,即工业企业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现代农业带动型、休闲农业带动型、特色产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带动型、劳务经济带动型等,这将有助于山西省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5.
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力量为依据,可以将山东沿海典型县(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划分成民营经济带动型、产业集群带动型、生态经济带动型、城乡一体化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带动型五种发展模式.在今后的发展中,山东沿海县(市)应从工业化、城镇化、特色化、集群化、开放化、城乡一体化和县域发展组团化七个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提升,以推动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畜牧养殖业产业化的代表性模式主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部门带动型、专业组织带动型、批发市场带动型.这些模式均是以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利益为联营机制,促进着我省畜牧养殖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促进湖南小康社会的飞速发展,从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资源优势和先进农业运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应利用湖南在资源、农产品、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推进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完善"公司+农户"的产业化动作模式;加强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工作;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行龙头带动战略;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三高”农业的深入发展,江门市农业产业化的条件日趋成熟,从传统型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过渡。“三高”农业正以规模经营为基础,以区域化商品基地作依托,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前景喜人。 江门“三高”农业的现状 江门建立了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全市建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7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15个,中介组织带动型14个,专业市场带动型8个。这些经营组织带动农户16.8万户,建立各种基地44.28万亩,饲养禽畜283.28万头,水面养殖1.7万公顷,拥有固定资产14.5亿元,总产值13…  相似文献   

9.
农户加入不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在陕西杨凌及其周边地区131个农户的调查样本,设定农户参与"公司+农户"和"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2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参与不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满意程度、劳动力的农业技能培训和服务频数、农户的专业化程度对其加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意愿的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显著性;政府的支持对其加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意愿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显著性;农户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认识程度对其加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意愿的影响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显著性,并提出了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组建多元化的农业技能培训体系,强化对农户有关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民合作知识的普及,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整合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长沙地区都市农业产业化存在的大而不活、少而不精、市场风险大、产品价格低、利润空间小等制约瓶颈,指出应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具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信息渠道完好通畅、交通网络发达便捷、农业科技领先全国、消费市场庞大、人力资源优良等方面的优势.提出应解放思想,跳出"农"字找出路;政府导向性投资引导,为都市农业发展找"源头";创新模式,整合资源,为拓展跨地域连锁经营找空间;创新产品,挖掘品牌,为提升农产品效益找市场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发展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植龙头企业的对策和举措,着力整合资源优势,依靠产业化龙头大力推进都市农业经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量调查,分析了万州区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表现。具体表现在: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工业化程度偏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产业链;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影响市场容量的扩大,制约农业自身的发展,制约第三产业发展和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步伐,城镇化辐射带动能力弱;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城镇对生产要素的集聚功能差,农村工业布局较分散且技术落后,“空城现象”明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区域经济结构运行质量不高,区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区域经济的发展环境不优。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风险与风险控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独立的非产业化经营相比,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更多、更大的潜在风险.这是由农业产业化经营本身的组织制度安排、契约关系、要素规模、技术水平和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等特点决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风险类型主要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资产风险、技术风险和契约风险等.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风险特点及其表现形式,结合农业产业化实践,吸取国外农业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管理应该是政府、市场、企业、农民自助的多元复合结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经济转轨中的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转轨中的城乡互动可以理解为城乡资源的互动与融合,工农互促表现为产业链条的紧密联系,城乡互动、工农互促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经济转轨中的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应该是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共进的过程,应统筹城乡体制改革,把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结合起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其可行性路径包括:足够重视小城镇的连接功能,以集约提升连接的效率;工业集群推动农村工业化;大工业支持与农业自身升级的互动;在城乡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工、农、服务业的融合,以促进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互动。  相似文献   

14.
资本市场与我国农业产业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利用资本市场的程度高。由于多种原因 ,我国农业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 ,制约着农业产业重组和传统农业的改造。从资本市场与农业发展的内在关系出发 ,对现阶段农业利用资本市场的基本途径进行探讨 :农业经营观念的创新、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和投资中介组织的发展是加快农业利用资本市场 ,实现我国农业结构重组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新疆农民增收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徘徊不前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而且城乡间、地区间收入差距过大。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不合理 ,农民素质差 ,市场化组织度低 ,资源性制约及生产资料涨价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等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家及自治区农业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该文提出增加新疆农民收入应该 :依据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快农业企业化、市场化进程 ;发展优质、安全的绿色农业 ;重构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化经营 ;以生态建设构筑绿洲农业屏障 ;改革流通体制、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素质等具体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首要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调整,即按照“产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集聚”来发展;新农村载体是农业产业化,即按照“产品——企业——产业”来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是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支持,提升农业产业组织的结构-行为-绩效,注重农业产业的融合,使产业的规模数量与资源利用之间、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的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种植结构由过去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经-饲三元结构;养殖结构由食粮型为主调整为食草型为主;二者与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两大产业链,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经营。这种调整必然要求草业走向产业化经营,以适应草食动物规模化发展的需要。这也为草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机遇。草业产业化,主要是指苜蓿产业化。因为苜蓿和其它牧草相比有其独有的特性,这决定了它是草业产业化建设中首选的牧草品种。苜蓿产业化不应单以苜蓿生产一条产业链来界定。应涵盖与加工业紧密结合的种植、养殖两条产业链下三种企业组织模式,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为因果、形成整体。这样才能真正把苜蓿产业化形成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促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农地流转日益成为能否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尽管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但政策的导向并没有引发土地大规模的流转。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柴河镇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进行调查可知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流转面积小、期限短、形式不够多样、合同不够规范和缺乏中介组织。从土地供求角度进一步分析可知。农业比较利益低、非农就业不稳定、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强化、土地流转市场的不健全是制约我国农地流转的瓶颈所在。  相似文献   

19.
大工业生产模式、现代工业技术不仅在工业产业中,而且在农业产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使农业技术工业化几乎成为农业发展不言自明的必经之路。然而,农业技术不顾农业产业特点而单纯地、全盘地工业化,造成了农业发展的种种困境。农业技术发展要避免唯工业化,要以农业生产的自身客观规律为准绳,在合自然的自然观、相关社会建制和“适度技术”等基础上,以谋划农业技术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20.
顺利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当前我们工作的最紧迫任务 ,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实现成功转移的途径是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大力促进城镇化建设 ;实现土地经营权的自由转让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