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为指导,以重庆市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学生的调查问卷为基础,探讨了对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意义、教材和教学方式等问题。民族预科学生对以上各项总体上是持肯定态度的,表现出需求多样化的特征;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主张民族文化被平等对待、教育和传承,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都需要为民族预科学生开设好民族文化课以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
和谐的文化是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新疆这个多元民族文化并存的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是构建新疆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多元文化教育是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为出发点,为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多种文化共同教育的途径。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应成为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多元文化教育对于促进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传承、弘扬民族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兴起于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给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借鉴意义。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理论指导,多元文化课程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平台,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教师则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导,这些因素使得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大量的事实说明客家人与少数民族文化是多元共生的关系。少数民族文化对客家文化有深刻的影响,但客家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兼容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地兼容,择优、发展、重构,在兼容中保留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多元共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国际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以及人口国际流动性的增加,多元文化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之一.各国都在根据本国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多元化文化教育政策.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就把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策略来实施.中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与国外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之间存在着差异.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就为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制定了政策,首次提出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育.但在后来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忽略了少数民族学生与主流民族学生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从而导致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不佳,出现了文化的中断和断裂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民族教育文化多元是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就业作为人才培养后期的关键环节,其数量和质量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意义。当前,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而言,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我们以民族教育多元文化为切入点,对民族教育模式的优化进行探讨,以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多元一体格局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注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理论建构,分别探讨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多元文化整合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关系,对理解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内涵将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双语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学语言问题,它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必须建立在新疆少数民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立足于民族教育的现实,放眼于新疆各民族多元文化发展的高度,才能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找到与民族教育现实和民族文化背景相契合的双语教育模式,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双语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学生的民族社会化过程,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扬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民族团结培养学生对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认识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此外,学校教育中的民族社会化虽与政治社会化在促进学生中华民族认同的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社会化框架的限制.因此,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民族社会化应基于政治社会化框架,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和民族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特征也是开启文化大门的钥匙.少数民族语言作为多民族国家多元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又是民族语言、文字乃至文化得以传承延续的主要途径.因此,民族地区语言教育具有特殊意义.从相关政策法律来看,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给予有力支持,但由于不同文化交流碰撞以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引起的民族语言生存环境的变化等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教育呈现出弱化趋向.  相似文献   

12.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 ,是提高民族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开展双语教育 ,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 ,保存与传递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必要手段 ,是少数民族地域分布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教育 ;重视族际语汉语的学习 ;开展双语教育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摘要]彝族诗人阿库乌雾与印第安诗人约瑟夫·布鲁夏克都来自少数民族部落,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用诗歌来抒发本民族的心理诉求,力求吹响本族裔传统文化兴起的号角,他们是本民族文化发展历程的主要见证人。阿库乌雾对美国印第安传统宗教文化的关注,夏鲁布克对中国天人合一文化观念的认同,二者在传统文化观念上较为契合。二者的诗歌创作彰显了文化救赎和忧患意识,在多元文化时代思潮下,他们力图捍卫少数民族诗歌的人文精神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对文化、民族、教育等基本概念新视角剖析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及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概念进行文化性解读,可以看到,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核心使命在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习惯法教育的价值核心在于在人的可教育性原则基础上促进人在良好秩序中得以生长。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其前提是不能忽视民族教育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因为这些是民族教育生存的根基。为了少数民族教育秩序的良好与有序,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可以从少数民族习惯法教育中获得某种启示。启示一,少数民族教育立法要确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启示二,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必须要与少数民族教育价值取向相符合;启示三,少数民族教育立法要做到原则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文化二者关系密切。文化可以作为政治经济的中介而作用于教育,其发展经常会成为教育发展的动力。民族文化的特点往往会成为教育的民族形式,而民族文化的素质与水平又成为教育发展的阈限。目前,世界教育改革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和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传承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民族文化传承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知识与技能、影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及对教育内容和途径的制约;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民族文化的心理传承、促进民族文化的保存、积淀和选择以及对民族文化传承质量和水平的制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产物,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动因;民族文化传承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又服务于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与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的功能透视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和加拿大都是移民国家,其主流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20世纪 60年代的民权运动推动了两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多元文化教育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多元文化教育的主旨是把少数民族文化视为两国民族文化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各民族文化群体不分种族、性别和社会阶层都能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多元文化教育是两国时代发展的产物,多元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消除种族歧视,促进多元文化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离不开特定文化场域的承载。原始的文化传承场域主要包括家庭、村落社区和传统集市等。但由于现代文明的多元发展与价值渗透,家庭文化传承场域逐渐解体,社区文化趋向产业化、利益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消解及价值观的转变都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现代化转型的挑战与阻抗。在这种历史境遇下,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场域。  相似文献   

20.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现被用于指导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这种教育形式早已不自觉地存在于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地区。清代羌族地区流存的汉、佛道、基督等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引导了羌族的文化发展,还深远影响了羌人的族群认同心理。探索清代羌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过程,科学分析其历史作用,有助于我们将多元文化教育与我国当下的民族教育结合起来,趋利避害,更好地实现其理想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