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学艺术的主要功能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激励人们的向上斗志,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文艺要实现这些功能,就要追求真善美。  相似文献   

2.
典型教育法,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树立典型、典型示范,以典型人物和事例教育人们,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解决人们思想问题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的特点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把抽象的说理教育变成生动的形象教育,以引起人们的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使人们进...  相似文献   

3.
快乐如炽热的火焰,温暖着人们的心;快乐如温暖的春风,唤醒了人们内心的花朵;快乐如锋利的宝剑,斩断了人们痛苦的荆棘,把人们从痛苦的深渊救出来。  相似文献   

4.
王立平 《中华魂》2013,(24):31-34
生活中一天都不能没有音乐。人们喜欢音乐,不但因为乐以载道,而且还可以表达人们的感情、寄托人们的情怀。人们也会有好奇心,想知道音乐背后的故事,音乐是怎么来的,怎么写的。我今天给大家将一些我自己创作的经历和想法,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9,(6):18-21
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祸及29万多婴幼儿的“三鹿毒奶粉事件”震惊国人,使人们不得不再次关注已经红灯频闪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系列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甚至已经引起了恐慌,人们不禁要问,我们还能吃什么?  相似文献   

6.
霍桑的《红字》表现了清教传统思想在人们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烙印,人要抑制自己的个性,限制人们的各种欲望,这种禁欲主义是消除人们一切烦恼、无聊、痛苦的根本途径,倡导人们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实际是对人的精神摧残,对人性和人权的压抑。  相似文献   

7.
蒋勋功 《社区》2012,(17):21-21
一只玻璃杯子,如果装了牛奶,人们会说,这是一杯牛奶;如果装了茶水,人们会说这是一杯茶水。不管装什么,人们都会说这是一杯什么。而只有在什么都不装的情况下,人们才会说“这是一只杯子”。  相似文献   

8.
最新医学研究表明,人们患上某种疾病,并非全是坏事,因为疾病也会相克,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益。这种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了这种病,能好了那种病。  相似文献   

9.
木子 《今日南国》2013,(10):63-63
现在,人们用的伞五花八门,无论是遮阳伞还是雨伞,都成了人们生活必备的用品。可是在历史上,伞曾经是高贵的象征;而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竟然不知道伞可以用来挡雨!  相似文献   

10.
祭祀是人们供奉神灵的仪式,人们试图以祭祀的方式引起神灵的感应,唤起它对于人间灾难、疾病的同情,并对人们给予救助,帮助人间摆脱疾病、灾难,祈求庄稼大丰收,保佑家人出入平安。  相似文献   

11.
天堂     
《社区》2010,(2):F0002-F0002
这两幅画来源于一位年轻的影视导演余海之手 本画描述的含义为:人们向往天堂,向往自由,可是,人们不惜将自己攀登到天堂的锁链牢牢的捆绑在天使的脚下,人们盲目的奔向天堂的时候,天堂的使者已经被无情的杀死,由于人们怀揣着不同的想法和无休止的争夺,已经将天堂的美好玷污……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作文》2007,(5):53-53
清代后宫秘史一直为人们所乐道,当“秀女”二字映入人们眼帘时,人们的直觉是秀女应有沉鱼落雁之貌,然而,靓丽的容貌是不是当选秀女的主要标准呢?事实上并非如此:清官选秀女,绝非选美。  相似文献   

13.
价值取向,是指人的价值观念的指向,也就是人们认为什么东西有价值,什么东西无价值,也可以说是人们对事物的利弊、是非、善恶或美丑的评价。价值取向与人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也与人们各自的地位、需要、利益、志趣、知识等社会个体因素有关。换言之,价值取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们处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条件下,通常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同时,人们处于不同的地位上,具有不同的利益,需要知识等,通常也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人的价值取向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是人的社会化程度的直接反映,是人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4.
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熊跃敏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意义和作用、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以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在人们的观念体系中,价值观处于基础层次,它影响着人们政治观、道德观等观念的形成,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生价值的实现。随...  相似文献   

15.
摘要:汉语绰号扎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命名规律和使用特点,有其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作为社会现象,绰号是个 人形象的标识,是社会历史变迁的镜子,能创造商业价值和经济利益。作为精神文化,不断取材或融合各种文化元素的绰号是 人们品评表情的手段,折射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也是语言魅力的艺术展现,为文学作品增色添彩,传达人们的审美 情趣  相似文献   

16.
《成才与就业》2009,(11):64-64
出门在外,上下班途中,人们往往无法利用传统的教育媒介进行学习,然而如今在挪威,移动学习模式填补了人们处于移动状态中的教育空白。移动3G技术和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已扩展到人们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又渗透到教育和培训领域。挪威NKI互联网大学的学生很多是上班族,有的学员已退休。根据这些学员的特点,学校借鉴以往开展远程教育的经验,结合新的信息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由于社会的不公正容易使人们产生消极的生命情感,贫富差距的拉大容易使人们轻视生命价值的追求,竞争的激烈容易使人们降低生命的质量,因此,针对社会阶层分化而进行的生命教育显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讲究着装,是人们爱美的表现。对着装艺术的研究,能提高人们对着装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使人们能更好地形成自己的着装风格,使内在美和外在美达到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谈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的个性问题王荣光思想品德教育,其核心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境界和生活能力,在于向人们展示一种广阔的人生图景,指导人的实际生活,它最终离不开人们的现实生活。人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也必然是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展现。这就要求思想品...  相似文献   

20.
音乐属于人们的精神、情感和意识范畴,而嵇康却认为音乐乃是天地间的自然自在之物,只有善与不善的区别,与人们的情感无关;阮籍则认为音乐是社会风俗的反映,是人们情感的表现,强调音乐“中和”的特性,推崇合雅的古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