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权力具有腐蚀性,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权力的暗箱操作创造了以权谋私的可能空间,给权力腐败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果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权力公开机制比较健全、权力运行程序比较严密的条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笔者认为,县级党委要把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作为切入点,探索建立政策实施过程中权力分解的实时监控机制,让权力"看得见"、"摸得着"、"能监督",在阳光下运行,使决策更透明、党内监督更有力、权力运行更规范,编制无缝隙"权力笼子". 一要从基础抓起,以"公开"促进"透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党务公开是促进权力阳光运行的基础性工作和根本性环节.  相似文献   

3.
<正>遏制权力放纵的重点应该是限权。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公开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逐步建立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接受社会监督。权力清单制度是从源头上遏制权力放纵的治本之策。权力清单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催生了职能部门之外的有效监督力量。要让人民来制定权力清单。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的权力清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发挥互联网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主动占领网络反腐阵地制高点。  相似文献   

5.
方莉 《经营管理者》2013,(28):339-339
党的十八大把"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作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要抓好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国有企业新时期实现"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一个新课题。浅析,健全权力正确行使的有效防控机制,构建与供电企业相适应的监督体系,是保证权力正确运行和监督制约的关键。因此,供电企业应以制度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监督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6.
要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国家审计应不断深化对权力的监督。要树立审计是全面的权力监督思想,改变对事不对人的思想观念,将对财政财务的监督与对人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和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完善审计调查制度,完善审计决定落实和信息披露制度。中长期应该健全国家审计的法规,改革国家审计体制,赋予审计机关更大的权限和更多的手段,重点发展绩效审计。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而监督领导干部的制度重在完善、贵在执行。健立完善制度,形成监督领导干部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谢秀红  胡云生 《决策》2005,(11):36-37
毋庸置疑,要把干部监督落到实处,一方面要发扬民主,用党内民主来推动人民民主,让人民群众更充分行使监督的权利;另一方面,要从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入手,将权力的运行置于阳光下面,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采用的监管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完善市场机制运行的制度需要、优化公共产品提供的路径需要、健全监管体制不足的动力需要。预防与管控监管一体化廉政风险要完善项目运行中的权力制约机制,运用大数据适时分析权力运行的轨迹,强化监管一体化流程中各环节的重点监督,扩大项目利益相关主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10.
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让人们对包括信息公开在内的诸多“阳光”制度有了更强的期待。将于2008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初步确定了我国的政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是行政法治极其重要的环节。对于政府来说,  相似文献   

11.
腐败和权力是一双孪生姐妹,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推行权力运行公开化和规范化,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本文指出,健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完善舆论监督机制,设立权力制衡机制,保障公民监督机制,是推进权力运动公开化与规范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强化监督,着力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要强化公开,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公开中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这一重要讲话切中要害,也为国有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指明方向。企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生产经营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纪律保障,是企业党委、纪委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务必要认识到这项工作服从和服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对权力制约监督的重要性。公布权力清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既是我国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现阶段加强权力监督、构建公权力监管体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一、从领导工作透明化视角审视网络监督 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首先是工作透明化的政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领导干部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工作开展、运行完全是围绕着人民利益进行的,从这一层面来说,透明地开展工作不但是其执政智慧的表现,而且也是对网络监督的有效配合.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人民法院廉政风险防控,就是从司法工作岗位中找出可能影响公正廉洁执法、引发司法腐败问题的"风险点",并针对"风险点"健全防控措施,以阻断岗位廉政风险演变为干警违纪违法案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以党内基层民主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要“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开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所谓党务公开,就是指党组织在不违背党的保密纪律的前提下,将党的建设情况、工作开展情况、领导执政情况,通过合适的形式和手段,即时或适时向一定范围的党员群众公布并接受监督的党内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17.
惠美丽 《经营管理者》2013,(9X):348-348
<正>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指以积极防范为目标,以强化管理为手段,在权力行使的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加强风险预警的防控机制。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旨在对权力运行各个方面和重要环节的廉政风险实施有效防控和监督,重在预防可能产生的腐败问题,实现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业务工作与廉政工作、思想防范与制度制约的有效结合,积极拓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工作领  相似文献   

18.
一把手利用帮派行为制造腐败,使政治混乱、政府形象受损。防范一把手利用帮派行为制造腐败,要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一把手修养,锻炼其党性;严肃认真地搞好党内政治生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挑选好、任用好一把手;使一把手独立于自我,做慎独的典范;在法治上进行监督与制约;实行政务公开与民众监督;创新公权力运行体制机制;解决一把手监督难题;加强纪律建设,严明纪律。  相似文献   

19.
黄学权 《决策探索》2013,(24):30-3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重要任务。对权力的运行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让握有权力的领导干部不愿、不敢、不能滥用权力,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好的难题。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中,尤其重要和困难的是对领导班子正职即“一把手”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这是习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干部权力在运行中缺乏监督,尤其是特权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清除,反而借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机进一步发展起来,以至于形成了令人十分担心的制度化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