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政治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对政治生态建设重视程度不足、国有企业对"关键少数"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有效性不足、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等关键环节腐败问题依然突出、国有企业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国有企业存在政治生态建设层层递减等不足之处。进入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应当不断厚植政治生态建设的思想根基,强化对"关键少数"的权力监督和制约,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构建严密的配套制度体系,打通国有企业政治生态建设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2.
双循环新格局能够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地连接起来,整合两个市场的资源,提高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分析基于双循环新格局的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相关内容,从双循环新格局概念入手,介绍双循环新格局下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方向,并提出基于双循环新格局的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西沉 《领导文萃》2009,(21):143-14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如何公正选人用人是古今中外执政者面对的历史课题,也是必须应对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事关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为此,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必须看到,在显性文本条款制度下,  相似文献   

4.
选人用人公信度是指社会公众对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干部选任工作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认同感和满意程度.公信度的高低是衡量干部工作质量的重要尺度,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选人用人公信度之所以较低,既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用权不公、民主不够以及制度体系不健全、执行不规范等主观原因,也有评价对象存在差异性和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不够等客观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组织部门自身评价与社会评价之间的差距,深入查找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关键因素,以增强干部制度改革的针对性,提高选人用人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一、正确认识选人用人和人才储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建立良好的选人用人和人才储备的新机制,首先要正确全面地分析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和原因。从2001年12月底福州市的一项统计中显示,该市的工业系统  相似文献   

6.
为了拓宽识人选人视野,建立广纳群贤的选人用人机制,中共北京平谷区委建立了领导干部以个人名义向组织部门书面推荐领导干部人选责任制(简称推荐书制度)。这项制度出台以来,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2004年4月初,平谷区委率先在北京市建立区级领导干部及处级领导干部以个人名义向组织部门书面推荐处级、科级领导干部人选责任制,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这项制度弥补了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层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有时更多的体现的是单位一把手的意志和意愿…  相似文献   

7.
<正>干部选拔任用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如何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一直是各级党组织认真探讨的课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  相似文献   

8.
李煜 《经营管理者》2012,(11):88-89
"十二五"时期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给企业的选人用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度,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程序、完善监督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选人用人工作。  相似文献   

9.
选好用准干部,从根本上讲,要靠机制、靠制度,只有不断地推进干部选任制度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一方面表明了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坚定决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选人用人方面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因此,如何引导干部群众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同时研究制定  相似文献   

11.
所谓选人用人公信度,就是社会公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信任程度。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出了明确要求。我认为,选人用人公信度应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公众的知晓度、工作的可信度、干部的公认度和群众的满意度,这四者相互影响、相互印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应该在这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我们国家和民族大力倡导的道德观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荣辱观的形成、发扬、深化与延续,从本质上取决于社会实践。选人用人是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活动,对社会意识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实践形态的选人用人与观念形态的荣辱观之间构成了相互作用的关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选人用人的价值取向、标准把握、制度设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荣辱观也是一种选人用人观。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选人用人价值导向的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需要全社会公民共同认知、共同维系、共同…  相似文献   

13.
年轻干部的培养与使用,既要遵循《干部任用条例》的政策规定,又要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创新,同时还要注意规避舆论对年轻干部提拔使用的讨伐.从当前来看,实现年轻干部的有效培养与有序使用,需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伯乐"选人与制度选人的关系."伯乐"选人作为一种人治色彩较为浓厚的选人用人方式,要求"伯乐"本人必须具有"相马"的能力,同时还要出于公心,不能掺有一点私心杂念,因此,这一选人用人方式对"伯乐"的德、才均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加之这一选人用人方式随意性比较大,从而充满争议.制度选人一般是按照既有的制度设计,进行"赛场选马",多以笔试、面试评定高低,比较公平公正,社会争议比较小,但是难以保证能将德才兼备、适合岗位的干部选出来.  相似文献   

14.
以选人用人公信度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选人用人是组织工作的核心。坚持"让党满意"与"让人民满意"相统一、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障,就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增强选人用人的公信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组织工作科学化,以科学化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进而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实施和不断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是党的干部制度改革和创新的重大突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树立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正确导向,促进了选人用人观念的转变;坚持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机制;实现了对干部更加全面的德才比较,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水平;扩大了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克服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促进了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6.
坚持选贤任能,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必须牢牢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  相似文献   

17.
徐杰  刘明辉 《决策探索》2008,(16):62-63
一、正确认识选人用人和人才储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建立良好的选人用人和人才储备的新机制,首先要正确全面地分析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和原因.从2001年12月底福州市的一项统计中显示,该市的工业系统150户大中型企业中,1982年以来引进的大学本科以上人员,国有企业流失率为64.3%,民营企业为18.5%,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流失率国有企业为36%、58.8%,民营企业为14.7%、33.3%.大多数流入外资和合资企业.由此可以看出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十分严重,我局各单位同样也显著地存在人才流失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惕.  相似文献   

18.
制度高于一切.企业的进步首先是制度上的进步.江苏金桥盐化集团自2008年组建以来,经过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力推动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一、按市场化导向定位制度建设 构建市场机制调节与上级监管相结合的薪酬分配体系,着力推进市场化薪酬分配与用工;运用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调节和配置,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选拔与任用机制、人才评价与考核机制、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训与发展机制,通过运用市场规律进行合理化的人才配置和用工管理,在集团公司形成责权利相一致、压力与动力相平衡、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按照市场化用人机制创新创优人才引进和选用方式方法 (一)探索建立"3+X"选人用人新机制和"骨干类+支撑类"员工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医院必须以引进与培养人才为指导思想,完善医院人事管理职能,采取相应的绩效和考核激励措施,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升医院的整体素质,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正>在2009年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上,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以最坚决的态度同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行战斗,确保实现十七大提出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目标。这一要求振聋发聩,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如何才能提升选人用人的公信度?笔者认为必须在提高选人用人工作的透明度、认可度和满意度上下功夫,找准支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