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飞机等复杂装备的研制越来越多的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合作模式。由于复杂装备研制过程的不确定和复杂性,供应商的努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研制水平。针对复杂装备研制过程中主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动态交互行为,基于供应商的努力程度,建立了主制造商为主方、供应商为从方的Stackelberg主从合作激励协调博弈模型,研究主制造商最优激励策略设计和供应商最优努力策略选择问题,并进行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制造商通过设计控制最优激励大小,进行利益冲突协调可实现主制造商利益最大化而供应商利益不受损的协调目的,并进一步诱导供应商的最优努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当前,“主制造商-供应商”的协同合作模式成为复杂产品的主流生产模式,与传统的制造商供应商合作激励相比,该合作模式更关注供应商的努力水平和长期战略合作,其努力程度决定了复杂产品的生产质量与效率。为激励供应商的努力合作,本文设计努力程度参数,提出了主制造商分摊供应商努力成本的激励策略,建立了基于努力程度的最优成本分摊模型,研究了Nash均衡和Stackelberg均衡两种结构下的激励模式,给出该激励模式下的主制造商分摊供应商研制成本的最优比例、最优努力水平和最优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当供应商的努力程度大于等于努力阀值时,主制造商需分担供应商的努力成本,成本分担大小与供应商努力程度的平方成正比,且受单位收益系数和努力程度收益影响系数的影响。同时,研究表明,在主制造商供应商的协同合作机制中,主从关系的 Stackelberg博弈收益优于Nash均衡收益,应用分析进一步表明,主制造商通过分担供应商努力成本的激励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励供应商的努力程度,实现在主制造商供应商利益均增长的情况下,达到帕累托改进。本文系统地揭示了主制造商激励供应商的最优成本分担问题,为复杂产品主制造商供应商的长期战略合作激励策略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技术产品的研制初期,主制造商受系统集成能力弱、缺少市场话语权、与供应商合作关系不稳固等因素的影响,在项目谈判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尤其在产品定价问题上常常受到供应商的牵制。针对这一问题,引入体现主制造商和供应商定价博弈中贫信息及有限理性的灰系数,构建了"主制造商-供应商"双方叫价拍卖灰博弈模型,揭示价格谈判过程中的博弈关系,并对模型的交易范围进行了讨论;针对主制造商弱势格局下的博弈问题进行了参数设定和系统仿真,分析了主制造商的最优灰报价和可获得的最大效用;最后,根据模型及其仿真结果分别从前期沟通策略、价格谈判策略和长期合作策略的角度提出了主制造商博弈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复杂产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其整体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水平,主制造商居于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核心地位.本文基于主制造商角度针对"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下复杂产品供应商质量管理问题,构建一种新型的供应商质量损失传递网络模型并设计其有效求解算法,合理度量供应商质量损失及其波动对最终产品影响程度,探测和诊断供应商网络中关键质量源.针对某型号大飞机开展算例研览,证明上述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复杂产品供应商质量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一对一供需模型为研究对象,将企业间的物流优化概括为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供需独立决策期、供应商决策引导期与供需双方协作期。通过分析物流优化的不同阶段给供应链带来的增值潜力,指出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目标集成、运作集成与策略集成三种优化模式,阐明了这三种优化模式在最大程度地挖掘供应链的增值潜力当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绿色产品开发的组织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并行工程的思想引入绿色产品开发的组织管理中,探讨了集成在单个项目、多个项目开发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绿色企业与外部协作厂商及其整体的组织集成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集成供应的RS契约协调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海芳  张子刚 《管理学报》2006,3(3):273-276
在由供应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引入集成商,研究了需求不确定且价格敏感条件下基于集成供应的3级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建立了满足渠道协调条件和集成供应条件的RS契约协调模型,给出了模型中RS契约参数的取值范围和取值过程,并用实例加以说明。利用模型不仅可以确定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价格,而且还可以通过RS契约参数实现供应链利润的分配。  相似文献   

8.
在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何与组织产品开发模式匹配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一、二手资料收集、数据编码、研究分析等阶段,对其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以适应其产品开发模式变革进行了解析,并重点分析了该公司变革前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案例公司由串行工程开发模式向集成产品开发模式转变过程中,其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由以控制为主转变为以承诺为主,但在2个阶段均体现了承诺与控制相混合的特点;组织可以通过实施人力资源实践组合来影响个体员工的能力、认知和行为,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产品开发模式变革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使能技术集成对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项目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正式会议和标准与规范为组织惯例的观测变量。以技术集成、组织集成、产品平台技术、标准化与模块化为使能技术集成的观测变量。将产品开发绩效定义为产品上市时间和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探讨机械装备产品开发过程中使能技术集成对组织惯例与产品开发绩效是否具有中介作用。本文引用国际制造业战略调查(InternationalManufacturing Strategy Survey,IMSS-Ⅳ)数据库的部分数据以结构方程式建立实证模型。结果表明,组织惯例之所以能够正面影响产品开发绩效是由于使能技术集成的中介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10.
在跨企业组织的协同产品开发中,供应商的参与时间和设计活动间的信息交流是影响整个产品开发时间和供应商开发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对设计活动的技术创新程度和下游制造商信息对上游供应商的重要程度,扩展了知识累积函数和设计返工函数。针对供应商的参与时间和信息交流次数,建立了供应商参与协同产品开发模型,通过构造考虑产品开发时间和供应商开发成本权衡的全局收益变量,证明了全局收益极大值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了供应商最优参与时间和最优的信息交流次数的计算公式以及供应商参与协同产品开发策略选择的判定条件。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结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集成业务供应商管理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集成项目特殊性,构建了一套针对集成业务的供应商评价模型,探讨了供应商评价模型的构成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基于演化博弈的供应链协同产品开发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针对由制造商与供应商构成的两层供应链系统,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和方法,研究在长期的协同产品开发过程中,有限理性的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机制。首先,对合作的成本分担与收益分配机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监督和惩罚机制进行了探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双方进行协同产品开发合作的概率与合作超额收益和单独研发的收益正相关、与研发总费用和背叛收益负相关;存在一个最优的超额收益分配比例,使得制造商和供应商合作的可能性最大化;合作双方支付的成本与双方合作超额收益的分配正相关;在监督条件下,合理的惩罚将有利于减少背叛行为。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不同市场状况下,新产品开发任务在制造商及供应商间分配的决策。结果表明,分离控制决策供应商承诺情形下,其参与任务分担受到一个阀值的限制,由双方相对边际利润及开发能力决定。分离控制决策制造商指派下,供应商承担开发任务比例更高且产品开发项目规模更大。两种分离控制情形下供应商承担的任务比例都与其边际利润和开发能力正相关,与制造商的边际利润和开发能力负相关。集中控制开发任务分配相较于分离控制,企业间决策的产品开发项目规模更大。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最优合同设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周明  张异  李勇  但斌 《管理工程学报》2006,20(3):120-122
本文研究在供应链质量管理过程中合同设计问题对供应商质量预防决策和制造商质量检测决策的影响.在合同设计过程中分析了各种行动隐匿情况下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如何通过限定合同参数的取值来激励制造商和供应商的行动,在实现供应商和制造商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证供应链整体质量收益(质量成本)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航空企业质量检验控制系统的特点,阐述了CIMS集成环境下,SAC CIMS(沈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质量检验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从而探讨了航空企业产品质量检验控制过程中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叶青 《管理工程学报》2012,26(3):22-27,101
本文考虑一个由单个制造商和多个供应商群体组成的供应链——该制造商需要采购多个部件,对于每个部件在市场上均存在多个供应商。不同于传统的从各供应商群体分别采购各个部件,制造商考虑将所有部件的采购整体外包给某个供应商。在第一阶段,制造商使用一级价格密封投标的逆向拍卖来确定赢得整体采购合约的供应商。接下来,第一阶段投标的获胜者生产其所能供应的部件,并使用逆向拍卖向第一阶段中未获胜的其他竞标者采购其余部件。我们分析了供应商在两个阶段的均衡竞价策略,并比较了制造商在亲自逐件采购和外包整体采购两种情况下的期望采购成本。我们证明了在两种机制下制造商的总的期望采购成本相等。  相似文献   

17.
激励在复杂产品供应链中对主供协同合作关系及质量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研究基于主制造商在复杂产品生产研发前按照客户要求形成的质量意识的激励策略是否可以实现复杂产品质量控制问题。考虑具有质量意识的主制造商和其系统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建立以主制造商为领导者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别讨论无激励和存在激励时的主供生产最优决策。基于激励方式的不同,将激励策略分为根据供应商产品质量水平激励以及根据主制造商质量意识水平激励两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激励是供应商加强协同合作、改进产品质量的内在动力,主制造商根据质量意识激励供应商可以进一步促使双方协同合作,提高产品质量,使双方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而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此外用灵敏度分析发现提高主制造商质量意识水平可以增加双方协同合作努力程度,有效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并实现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开发工作中,DSS常常只对决策制定过程中的抉择阶段提供支持,很少涉及到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另外两个不可分割的阶段:情报收集阶段和方案设计阶段,并且提供的支持大多数属干定量分析,很少有定性分析.表文分析了ES与DSS、EIS和ESS可能的集成方式,并认为不同类型的应用系统能对决策制定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支持.这些应用系统不但可以独立地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活动服务,而且它们之间在数据处理上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为企业中信。糸统的集成奠定j基础.在此基础上,论文对应用系统进行重新分类,并提出了面向  相似文献   

19.
在现实的采购运作中,双源采购和后备生产是两种最常见的风险应对策略。本文在考虑信息更新的情况下,探讨了一个两阶段动态采购决策模型:第一阶段,制造商向存在供应风险的一个或两个主供应商订货;第二阶段,制造商根据主供应商风险信息的更新,决定是否向供应可靠但价格较高的后备供应商订货。本文得到了两阶段的最优采购策略,分析发现,当固定采购成本较低时:若潜在市场需求较小,双源采购将排斥后备生产;若潜在市场需求较大,双源采购和后备生产共存;若潜在市场需求适中,后备生产可能排斥双源采购,两者也可能共存。特别地,在潜在市场需求适中时,可靠性改进概率的增大或后备供应商生产成本的降低,将使后备生产趋于排斥双源采购;反之,可靠性改进概率的减小、固定采购成本的降低或后备生产成本的增加,将使两者趋于共存。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集成的新思路:管理界面集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管理界面作为管理集成的基本问题,可以表示供应链中结点企业间具体的联系方式。通过管理界面集成原理分析,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界面集成的三种模式,不仅为供应链集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还为供应链管理的整体哲学思想增添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