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生态足迹的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湖南省张家界市为例,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法来度量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将旅游生态足迹分为可转移足迹和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两大类。利用改进模型计算分析了2007—2009年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显示该地区旅游消费模式具有相对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  相似文献   

3.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生态文明是社会公平的体现,要维系人口、资源、环境的平衡,对改变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异化消费、生态危机与社会主义构建之间关系的考察,认为当今社会的经济无限增长模式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人的异化消费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引发了生态危机。进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把生态原则与社会主义结合,倡导构建生态社会主义,其论及的某些思想观点与理论问题尤其是绿色社会主义范式的提出对于当代社会主义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春选 《决策探索》2007,(22):20-2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相似文献   

6.
绿色经济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谁在生态竞争中取得优势, 谁就能在21世纪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绿色经济蓬勃兴起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日益觉醒.绿色消费开始取代工业文明时代的传统消费模式.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流消费方式。一些国际先进企业按照可持续发展方向.举起绿色大旗.大力开发生态技术和生产工艺,纷纷推出绿色产品。据美国国际环保商业公司统计,1990年新产品中有 5%的绿色产品,至1997年该比重已提高到80%。伴随着绿色生产的勃兴和绿色消费的成熟.全球绿色浪潮正以势不可挡之势,在为生态经济披荆  相似文献   

7.
县市级生态文明建设是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细胞工程,建立反映县市级资源环境问题特征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评价分类,可为县市级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该文建立了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压力、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3个方面共17个指标的县市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福建省县市级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进行了评价、分类,并对不同类别县区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8.
区域生态安全的主成分投影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探讨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赋权方法,建立了区域生态安全的主成分投影评价模型,并通过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得出具有较强实际意义的结论,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和生态安全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乔凡 《管理科学文摘》2014,(11):111-111,115
21世纪是农业持续发展的世纪。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消费将会成为本世纪的主要消费趋势,生态农业将作为绿色需求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利润点。本文尝试分析生态农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风险,思考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都有显著影响。而城市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生态消费品特征,生态消费环境和消费者的个体特征等。通过对于唐山市居民生态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提出培育居民生态消费理念,建设唐山市"现代化宜居生态城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阐述了房地产项目环评中进行生态宜居性分析的目的和意义,探讨了生态宜居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两个基本因素的分析,筛选出了相关的评价因子和指标,提出了生态宜居性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简要介绍了灰色聚类评价法的具体评价步骤。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4,(27):28-29
正0.759分,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北京最高根据中国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报告》课题组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北京"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得分最高,为0.759分。中国35个大中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排名最高的10个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变传统单纯追求利润的经济社会活动模式,寻求一种新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开展绿色营销,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自然生态平衡,正在成为很多企业的战略指导思想。只有加强社会责任特别是社会生态责任体系建设,才能自觉实施绿色营销,也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之一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5.
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十七大作报告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可  相似文献   

16.
李明 《决策与信息》2013,(11):190-191
广告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消费,消费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在消费活动中人们总是受到自身消费理念的支配和制约。消费理念是人们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消费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主观评价和价值判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消费理念,不同的消费理念将通过影响消费行为,带来不同的消费过程,形成不同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而且因为意识的反作用,不同的消费理念又会对经济造成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并在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做到"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出的重要文明成果,代表着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进步方向,也是我们建设系统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同时又把生态城市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城市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生态城市建设又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