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实施西部开发,重点将围绕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科技旅游等。地处四川西部的阿坝地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切入点。 一、阿坝州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阿坝州地处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总面积8.3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1.34万人。其中藏族占51.6%,羌族占17.9%,回族3.1%,汉族27.2%,其他民族0.2%。  相似文献   

2.
藏族自古以来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珍惜、爱护生态环境的风俗,创造出了与高原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民族文化。藏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建立在藏民族传统环境思想及生态文化的基础之上,并通过积极挖掘和继承这一优秀思想及文化,使藏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保持本民族及地域特色,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针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决策》2011,(12):I0018-I0019
蒙城,地处安徽西北部,是一代先哲庄子故里。全县国土面积2091平方公里,人口132万,其中农业人口超过100万。然而,这样一个农业大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却高歌猛进,取得丰硕成果,2009年、2010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考评中,连续两年位居28个二类县前列,被评为“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  相似文献   

4.
一、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关系状况分析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涉及经济增长在内的社会结构、人民生活、环境、人口、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卫生保健、教育科技、文化教育、社会治安等多个声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看,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陈瑞钱 《决策导刊》2007,(12):34-35
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口问题上的任何失误,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为此,綦江县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县的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綦江县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6.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口计生工作是国家大事,是重大的政治工程和民生工程。坚持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经济社会提供核心竞争力和持久动力,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冯尚 《领导之友》2011,(4):59-60
太平庄乡位于迁安市西南部与迁西、滦县交界处,是一个只有16个村、1.6万人口的偏远山区小乡,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面对基础薄弱、经济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新一届乡党政班子积极抢抓机遇,创造发展优势,由此,乡域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山区小乡正朝着经济强乡方向加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8.
东莞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广东省四小虎"之一,号称"世界工厂",经济发达,工业区林立,截止2013年末,东莞市户籍人口188万多人,而外来企业工人数量超过600万。可以说,这数百万的外来务工人员是东莞的一支生力军,为东莞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大量的青春与智慧。当前,我国正进入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区,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矛盾凸显,面对东莞拥有如此高比例企业工人的现状,如何做好新生代企业工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四川乐山德胜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胜公司)成立于1987年8月,是乐山市沙湾区最大的私营企业。公司经营资产2.7亿元,职工1800余人,现已达到年生产生铁15万吨、钢坯30万吨、钢材12万吨的生产能力。1998年销售收入已实现1.83亿元、产值1.85亿元,利税1200万元。并获得四川工业企业最佳效益500强、四川工业企业最大纳税200强、四川工业企业最大市场占有份额200强、四川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产品加工工业企业最大市场占有份额20强。德胜公司在短短两年时间,便发展到如此规模和取得如此成效,其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困难,虽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但融资难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大问题,而四川发展民间金融的潜力巨大,民间金融和资本事实上已经发挥出越来越大的正面效应。本文认为,四川应充分利用民间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  相似文献   

11.
甘南藏自治州是我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甘肃省南部,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渡地段,地势不平。辖合作市和临潭、卓尼、迭部、舟曲、夏河、玛曲、碌曲7个县,面积40201平方千米,人口73万,有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指导着甘南藏区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甘南藏区实施中小学寄宿制办学模式,藏区中小学的教学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进,寄宿制已逐渐成为甘南藏区的主要办学特色,能够解决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学的各种实际困难,民族教育健康发展。但在寄宿生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健康生活,不利于学校的良好发展。中小学加强寄宿生管理是重中之重,尽管国家已经对藏区中小学寄宿生生活以及学校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但是在寄宿生管理中仍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影响学校的寄宿生管理质量。为此,本文从甘南藏区寄宿制中小学寄宿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实现寄宿生的良好管理。本文旨在对甘南藏区寄宿制中小学寄宿生管理问题进行探究,探求寄宿制中小学管理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开展东西扶贫协作是加快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浙江省作为承担东西扶贫协作任务最多的省份之一,多年来在对口支援西部省份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对新时期对口援藏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从产业、人才、民生、电商、经贸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浙江省开展东西扶贫协作的主要做法,针对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提出应从产业援藏、人才援藏、电商援藏、经贸援藏、生态援藏五个方面开展对口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13.
四川甘孜藏区是我国第二大藏区,处于"稳藏必先安康"的重要地位。甘孜藏区地域辽阔,水电矿产和旅游资源富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受历史、地理环境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尚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乏力。甘孜实现跨越发展必须争取国家大力投入,完善资金、人才复合援藏机制,必须坚持以生态为主体的产业选择,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4.
《决策导刊》2007,(3):F0003-F0003
九龙坡区位于重庆市主城西部,是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区之一。全区幅员面积432平方公里,人口96万,辖7个街道、11个镇.近年来,该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高新技术、城市化、都市农业“三大战略”,推动“十五”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以来,常熟市进入了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20多项国家先进荣誉。经济社会发展伴随着外来人口的迅速增长。据公安部门的资料显示,2005年,全市外来暂住登记人口已达62.4万人,与户籍人口之比为1:1.7。外来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既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使城市管理面临挑战。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城市外来人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已经成为包括常熟在内有许多城市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好的一大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地处川东北边远山区,长期受区位劣势制约,工业基础薄弱,发展严重滞后。巴中工业的现状,一是总量小,二是质量差,三是骨干少,四是发展后劲不足。要实现巴中的新跨越,必须实现巴中工业的新跨越。——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重视工业。关心工业,积极支持工业的良好氛围。省委书记周永康曾经指出:抓好全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提高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工业,认真研究工业,要用强大动力推进工业发展。省长张中伟也说:实现新跨越,工业是关键,四川改革的难点在工业,发展的重点在工业,实现新跨越的希望也在工业。巴中只有大力发展工  相似文献   

17.
沙坪坝区是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是“陪都文化”、“红岩精神”的发祥地,有着深厚的教育传统。全区辖11个街道、12个镇,区域内现有高等院校19所,科研院所65个,公办中小学90所,民办学校80所,幼儿园182所。在全区86万人口中教育人口接近三分之一。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形态完备,各级各类教育发达,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拉动作用显著,已成为我区的品牌和形象。  相似文献   

18.
陈扬 《科学咨询》2010,(4):31-31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口问题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需要形成把人口与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人口发展战略,把人口引入思考范畴,从而使整体发展战略的制订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四川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面临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建立绿色经济体系,集约化开发利用资源和搞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郭建华  彭军 《决策导刊》2003,(10):16-17
1997年重庆直辖后,农村人口由450万猛增到240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0%。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内流动人口、企业下岗分流人员、临时聘用人员和人户分离人员大量出现。为增强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辐射功能,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直辖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市计生委按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