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和谐社会视域中效率与公平的制度伦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伦理,简单讲就是指制度的合理性,即对制度的正当、合理与否的认识与评判.从制度伦理的维度分析,效率是和谐社会充满活力的制度安排所必需的合道德性要求,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伦理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伦理建设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关键阶段作出的关键决定。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其中消除不和谐因素,是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之一,税收与社会和谐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是民族振兴、国富民强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9大目标和主要任务,今天,执政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5.
张谨 《学术研究》2007,3(8):32-37
从后现代的观点看,无论是激进的后现代主义者库恩、费耶阿本德、利奥塔,还是批评性的后现代主义者海德格尔、哈贝马斯,或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者罗蒂与格里芬,都是从与现代主义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和理解科学的,更多地注重科学的文化研究。他们的观点既有许多合理之处,也有偏激谬误之见。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将其明确为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柱与基础”、“和谐社会公平为本”、“和谐社会少不了公平”等说法都不错,都在说明公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除了公平其它的都不重要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因为强调公平的重要性而忽视民主、法治、诚信、秩序等的建设,甚至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只有正确地理解公平的涵义,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才能真正明确和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再认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民族问题的几个基本点,即民族的历史性、特征性、平等性和发展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当前必须破除狭隘民族主义论、一族一国论、民族理论西化论等言论。在实践中,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国家安全这一前提保障.21世纪初,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比过去更为复杂的局面,国家安全的威胁源也比以往大大增多,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特别是中美关系中存在着很大变数.现阶段,我国的国家安全除了受到传统安全的威胁外,还受到非传统安全的威胁.为此,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9.
比较视域下中西方英雄观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伟 《学术探索》2012,(4):99-101
中西方英雄观由于理念的差异有着很大不同,中国式英雄观注重完美倾向、英雄的道德质量、英雄的悲剧情结,在塑造上有官方化、拔高和神化的倾向以及去个性化特征;而西方式英雄观则具备人性化、平民化特征,注重生命权,英雄的独立性和个性化色彩浓厚,民间化、精神化倾向明显。  相似文献   

10.
大政治观:生态政治观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有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确立新的指导思路。生态政治观作为一种大政治观,以其宏观的自觉的视野,不仅在理论方面,而且在实践方面,都能够对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拓展与深入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平与效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公平与效率这两大社会发展目标,我们不能将其截然分开,更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效率离不开公平,公平也离不开效率。效率和公平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既要高度重视效率问题,也要更加关注公平问题,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2.
刑事和解符合我国“和为贵”、“冤家宜解不宜结”的古训。其意义在于:有利于弥补被害人因犯罪造成的损害;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构建这一制度时,一定要明确在我国适用的条件、对象、模式和程序这几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在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劳动者经济权益的保护和实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劳动者权益的现状要求政府力量成为劳动关系调节的"和谐之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经济权益。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为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德育激励机制既要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重要功能,同时又要在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相适应的前提下进行整体构建.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将加快中国民主化进程。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高度契合,而且相互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也是公民民主政治素质提高的过程和社会利益集团的重新整合过程。由于政治文化价值真空的存在、社会组织不成熟、政府制度供给能力相对较低等制约因素,和谐社会民主化进程任重道远。必须构建新型政治文化,培育市民社会,完善制度创新,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民主监督职能,扩大基层民主,使和谐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获得强有力的合法性依托,形成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最佳张力,以确保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创造性的衔接。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观无疑将成为21世纪重大的思想成就。从道德哲学的视角看,任何社会观的道德旨趣都至少包含道德基础、道德取向和道德保障等三个层面。和谐社会观的道德基础是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观的道德取向,实施和谐社会观的道德保障要依靠国家权威。  相似文献   

17.
张永忠 《学术研究》2007,(10):45-49
公共治理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相互认同基础之上的社会经济管理模式,同经济法在市场性、管理性和公共性上具有本质的契合关系。公共治理理论能够弥补传统国家—市场分析框架的不足,对我国经济法治现象的变迁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8.
论和谐社会与和谐人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和谐社会需要具有和谐人格的人去创建,和谐社会又给和谐人格的塑造提供条件和环境,和谐社会与和谐人格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改造的关系。和谐人格是一种理想人格,它内含着智慧、道德和意志的力量,这种人格力量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而要塑造和谐人格,必须促使核心价值观得到认同,必须完善社会运行体制,必须强化教育引导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人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题,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互相促进,二者是同步前进的。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虽然也关注人的发展问题,但最终目的是为寻求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也在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