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回族神话问题,已成为民间文学学者们争论、关注的一个问题,争论的焦点是围绕回族有无神话而展开的,目前所提出的观点大致有下述几种: 〈一〉认为回族有神话。其依据是当今在回族群众中流传着诸如《阿丹与好哇》、《阿丹寻火种》等神话。他们认为流传在回族群众中的这些神话已被人们承认和接受,变成了他们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说回族有神话。 〈二〉回族神话外来说。他们认为,回族是元代以后形成的民族,离神  相似文献   

2.
中国神话的流传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神话的独特模式,这种神话模式的形成与传播与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构成一种共生关系。中国神话模式从来就不是一个一贯的独立统一体,也从来没有游离于中国文化体系之外,更没有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消失过,它始终都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而神话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构建,对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的塑造,对民族性格的形成,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播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神话与中国文化相互交流渗透、转换,融合,共生共存,对中国神话流传模式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粟特人在中国"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热点,并大部分集中于他们的汉化问题,对于其中少部分人回化问题的研究很少涉及.在回化的昭武九姓中,米姓占了绝大多数,因而米姓也成为回族中较有代表性的姓氏,也是回族最古老的汉姓之一.米姓回族在中国有广泛的分布,其在历史上活动的记载也很多,显示出中国境内民族发展和融合的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论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统战宗教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红军长征时期我国西部民族问题的严重性 马列主义认为,私有制关系“是造成一些民族剥削另一些民族的原因”,“现代帝国主义正在加紧征服弱小民族,它是加深民族压迫的新因素”, 这就是旧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所在。 红军长征前夕,蒋介石国民党政权,一方面利用高官厚禄收买、扶植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土司头人、上层活佛阿訇,帮助政府统治、剥削劳动人民;一方面又严禁各族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制造民族间的壁垒。尤其毒辣的是,他们加紧推行民族同化政策,根本不承认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胡说现有的各少数民族只是汉族的分支——“宗族”,只承认有回教而无回族,把民族问题简单地称之为“边政问题”。他  相似文献   

5.
保安族是我国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关于这个民族的族源历来说法很多,目前根据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经过多次反复调查研究,大多数专家认为,保安族可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別是元明以来,以蒙古民族为主,融合了当地的一部分汉族、土族、回族、藏族而逐渐形成的一个独特的民族。根据1982年的统计,保安族已经从解放初的4000人发展到9000余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  相似文献   

6.
我国回族有没有语言?过去的看法是回族使用汉语,没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是,后来人们发现了一个特例:海南省三亚市回辉和回新两个聚居区的回族群众,有自己的语言。这种语言被一些语言学家命名为“回辉话”或“回辉语”。这一重要发现,是中国回族语言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成果。不过中外专家们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回辉语的来源和归属方面,着力探讨的是它究竟与越南占语是否有关,同中国壮侗语族的语言是否相近似,而较少研究回辉语作为海南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规模宏大的民族史诗,但在《诗经·大雅》里面保存了一部分反映周人生活的诗篇。主要有《生民》《公刘》、《锦》、《皇矣》、《大明》等。它们大体上是根据当时流传下来的神话和传说写定,基本上属于史  相似文献   

8.
目前,广东各民族人民中存在的主要宗教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和原始宗教。汉族人民中信教者人数不多,主要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也有少数人信仰佛教。伊斯兰教在回族人民中传播,道教和原始宗教则在其他少数民族中流传。现将各种宗教在广东各民族中流传分布的源流情况,简说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亚回族的民族意识与汉语论著中"东干"一词的使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 ,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回族 (东干人 )总人口已超过1 0万 ,他们是 1 2 5年前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迁往沙皇俄国境内的陕甘回民的后代。这一部分回民虽然与母体分离了 1 2 0多年 ,其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都有了很大变化 ,他们与生活在中国的同一民族的主体相比 ,在发展方面产生了一个断层。但是他们仍然具有很强的民族自我意识 ,在民族内部称谓上仍称自己为回族或回回。“东干”一词是讲突厥语和讲俄语的人对回族的称谓。因此 ,在中国出版的汉文论著中大量使用“东干”、“东干人”、“东干话”之类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对这部分回族来说也有失礼貌 ,不利于他们与中国回族同胞的联系交流。长此以往 ,人们会误以为是另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10.
一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近年来对回族文学研究的情况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在祖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回族人民的创造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回族的文化遗产中,有没有神话呢?这是关心回族文学的人们目前正思索和探讨的一个问题。笔者在1982年第3期《新月》杂志上曾首次介绍了几个回族神话材料,这里试对回族神话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 回族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形成的一个民族。回族的来源可以上溯到公元七世纪中叶唐朝时,有阿拉伯、波斯商人到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经商,中经五代、宋五、六百年的不断发展,出现“五世土生蕃客”,成为回族来源的一部分;而回族来源的大部分,则是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及1258年旭烈兀攻陷巴格达时,大批的中亚、西亚各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被迫迁徙到东方来。他们到中国来后绝大多数人是被编为军队或工匠,一部分继续经商、做宗教  相似文献   

12.
丁鹤年诗集的版本源流是比较复杂的 ,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历史上流传的和现存的丁鹤年诗集是比较多的。有刻本 ,抄本 ;有一卷本 (即不分卷 )、三卷本、四卷本 ;有留存国内的 ,也有流传到国外的。将历史上流传的和现存的一些主要的丁鹤年诗集版本叙录、梳理 ,有助于丁鹤年诗歌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对元末明初回族文学以及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然美漫说     
<正> 关于自然美的问题,人类很早就开始了探索。无论在古代、近代和现代,各派学者各持己见,各有主张,至今没有定论。本文也想就此问题,漫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们。首先,我们还是从什么是美谈起。何谓美呢?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古往今来,人们发表了很多看法,归纳起来,可概括为以下几种见解: 第一,“客观论”。这一派观点认为,美在物不在人。在他们看来,美作为客观事物的形象,具有不依赖于人而独立存在的客观性。在中外历史上,都有一些学者承认美的这种客观性的。例如,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说过:“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  相似文献   

14.
对形而上学的评价问题,哲学系1958级的同学在学习西方哲学史时,就曾经进行过一些讨论。上学期,他们在学习《反社林论》时,又结合专题课堂讨论,对形而上学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性问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争论。讨论中,绝大部分同学是认为它有进步作用的,但也有少数同学认为它没有进步性。现在就他们的不同看法,简单归纳如下: 认为形而上学在历史上有进步作用的人,所持的主要理由是: (一)他们认为,形而上学是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他们指出,古代辩证法,从本质上讲是正确的,但无科学论证,这是因为它处于积累资料阶段,但是资料累积到一定程  相似文献   

15.
肇庆地处粤桂交界,历史上曾长期汇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群。清初以来,一些原籍山东、陕西、浙江等地区的回族官兵奉公南下驻防,在肇庆形成本地的回族家族及聚居区。近代以来,随着广州、香港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量肇庆回族迁居穗港两地,肇庆的回族聚居区规模有所变化。时至今日,肇庆依然有一部分本地回族群众聚居,与广州、香港的回族群众多有来往。肇庆回族聚居区的形成与发展符合中华民族交融、交往的历史规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广东的历史实践。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各民族的神话形象系列中,各类工匠神形象占据着一个较为特殊的位置。哈尼族的创世史诗《十二奴局》里这样唱道:“没有头人寨子不稳,没有贝玛天地不宁,没有工匠百业不兴。”史诗把工匠与头人、贝玛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三种高能的人”,他们是天神烟沙的儿子,是由三个鸡蛋孵化出来的,因而他们有浓厚的神性,不同凡响。在他们的观念里,头人是部落村寨的行政首脑,贝玛是沟通人神世界的使者,这两类人当然是重要的,是社会不可缺少的。而工匠呢?他们有知识,有技术,掌握着当时的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关系着人类社会“百业兴旺”大问题的人,而且还是创造人类更高的物质文化和追求过更美好生活愿望的一个象征。因而工匠对原始人类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他们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三大支柱之一。我国各民族的原始先民们,在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7.
神话与史诗产生的社会背景、内容有相似之点,两者近似于孪生兄弟。神话的流传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史诗的。神话多具想象虚构成分,史诗多采用夸张的记实手法。神话反映群众意识,史诗具有浓厚的民族上层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8.
神话是原始社会意识形态的综合体,是原始人在其现实生活基础上通过原始思维方式表达出来的对世界的原始理解。总观我国各民族的神话,它们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积极探索精神,同时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生动有趣的解释,而人类自身的来源更是他们的“热门话题”。在这里,我们把原始人创造的关于人类(含民族)来历内容的神话称之为人类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是一种世界性的神话,它们都是在力图解释最初的人类是如何产生的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这是人类起源神话的一个共同母题。但具体到每一个民族,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又不尽相同。我们从各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的基本母题出发,根据其内容要素和情节构成,可以把人类起源神话分为八种类型模式:猴子变人型,山洞葫芦出人型,卵生  相似文献   

19.
(一) 每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起和衰落,都是有其主客观的许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但在古代,人们没有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可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解释这一切。像司马迁、魏征、司马光这些杰出的史学家在他们的论著中作了一些精辟的分析,但也免不了有他们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由于长时期封建迷信的毒害,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利用人民群众知识的贫乏,也会有意识地编造出种种离奇怪诞的神话,从而证明自己的统治是受命于天的最正统的统治,以此麻痹群众,欺骗群众,要他们俯首贴耳地接受统治、剥削和压迫。这一种有意识地编造出来的神话,也可以说是一种人为的政治舆论。就其内容而言,大抵有三个方面:第一是自然界的观象,诸如凤鸣歧山作为周代兴起的祥瑞征兆,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构成上讲,回族文学主要建基于伊斯兰-阿拉伯文化和身处其中的中国文化在融合中产生的回族文化之上.相应的回族文学原型主要有:源自中国主体文学的原型、源自伊斯兰-阿拉伯文化的原型和回族文化自我显现的礼俗及语言原型.后两种原型成功建构了回族文学的民族特征,也成为民族特征最普遍最主要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