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峰 《船山学刊》2009,(1):21-22
“嗣响离骚”之论几成船山词心的表述,船山词亦以孤忠坚执的词情阐发了他的骚怨心声。本文试从船山最钟爱的三个典故入手.分析典故的使用所体现出来的船山骚怨精神。  相似文献   

2.
骚怨情怀:刘禹锡《竹枝词》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枝词"原本是流行于巴楚一带的民歌,以情感"含思宛转"见长.刘禹锡在被贬郎州、夔州之时,被当地风物所感,仿<九歌>而作<竹枝词>,用以表达个人因贬谪而引发的骚怨情怀,并在题材选择、情感倾向和艺术表现等方面,表现出了较鲜明的个人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3.
论刘禹锡贬谪诗中的“骚怨”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铁峰 《船山学刊》2001,(2):121-126
刘禹锡是中唐一位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在其23年的贬谪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贬谪文学作品。在作品中或直接地表达对当局的讥刺,或借助于南国风物民情表达心中的忧怨,表现出了鲜明的“骚怨”倾向。同时,后期创作的民歌风味的作品中,又超越了“骚怨”的浅层表达,成为贬谪文学创作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4.
班固在其《离骚序》中对屈原及 《离骚》进行了全盘否定,其理由有三:一是认为 屈原不能明哲保身,二是认为屈原不该直谏,三 是认为多虚无之语,不合经义。班固的论断源 自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当时社会价值观的 影响,二是封建功利主义的美学标准的影响,三 是史学家实录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先觉者、奋斗者的孤独感、危机感,是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作品的基调与主旋律,也正是"屈骚精神"的魅力之所在.如何认识、评价屈骚精神,我认为以下几点是不可少的:一、美政理想;二、特立独行;三、爱国情怀;四、历史影响.总之,把两千年间不绝如缕的屈骚精神、屈骚传统诠释明白,条理出经验和教训,为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提供参照和借鉴,应该是21世纪中国楚辞研究界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6.
家族出身、文学才情、政治理想、仕途遭际等方面与屈原相似,是谢灵运接纳屈骚精神的重要原因。《楚辞》寄托比兴、浪漫想象、铺排叙事等手法,又影响到谢灵运的具体创作。结合六朝政治局势、时代风尚、文化思潮来看,缘情绮靡的诗风,推动了文人对形式美的探索;动荡更迭的政局,加深了时人飘若转蓬的无依感。讨论屈骚与谢灵运诗文之间的关联,进而探索六朝文人对《楚辞》的接纳,对于明确谢灵运文学思想的构成,洞察谢诗用典特征,钩沉《楚辞》在六朝的传播,具有非常意义。  相似文献   

7.
郑晨寅 《中州学刊》2012,(2):172-176
明末大儒黄道周以其淹博宏肆之才、慷慨悲郁之情,对屈原的作品作了全面的仿写、续写,可称楚辞传播史上的独特个案。黄道周的生平经历使他在思想感情上与屈原有诸多共鸣之处,他从小开始辞赋创作,并对屈原的作品作了全面的仿写、续写。他的拟骚之作融合自身家国之痛,或发愤以抒情,或申论、演绎屈赋章句,虽是仿拟,形神兼备,独具面目,并对明末辞赋的创作与研究产生影响。作为屈骚的异代嗣响,屈子爱国、正直、执着等普世价值在黄道周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黄道周生前所反对的异族之统治者对黄氏的尊崇、追忆,乃至后学对他的追慕与学习,均凸显出优秀文化超越政治、种族与时空的感染力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论中“怨”的基本内涵,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的基调,屈赋所体现的“怨”的悲剧本质及其封建消极性,正是中国古代文人悲剧审美的精神底蕴。  相似文献   

9.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以“因变”为核心观念,阐述了批判、继承与发展的文学思想.主张在继承中发展、在批判中继承——各异时而并异、随质文而沿革,共许音韵天成、常恐词林交丧,倡言风雅以批判柔靡时风.相对于王勃、杨炯、骆宾王的激烈,卢照邻的批判有破有立,呈现出灵光一闪的理性光芒.  相似文献   

10.
卢照邻思想倾向中有明显儒道思想影响的痕迹,其儒道思想的产生有着一定的社会原因及个人原因。儒道思想对卢照邻文学创作带来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诗文的内容和风格方面。  相似文献   

11.
刘鹏 《云梦学刊》2011,32(5):89-93
史载唐代诗人卢照邻少时曾随"《文选》学"的创始人曹宪受业。考察表明,卢氏的五言和七言诗歌、骚体诗及文章,无论在语词、题材、结构还是意境等层面,均有十分明显且普遍地借鉴《文选》的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12.
童牧林 《云梦学刊》2003,24(3):53-55
岳阳的许多名胜传说与吕洞宾有关,并且形成了他独特而鲜明的形象特征,同时吕洞宾的形象也成为了岳阳地方风物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金代胡里改路 ,是金代管辖东北部边区的行政机构。本文根据有关文献和这地区的出土文物 ,对胡里改路的治所和辖区、居民及其族属等问题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素红 《云梦学刊》2001,22(5):87-88
"两课"教学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探讨"两课"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全面提高"两课"教师素质,切实改善"两课"教师待遇,才能真正搞好"两课"教学.  相似文献   

15.
鲁迅谓《三国演义》有三条"缺点",所论有失公允,甚至贬低了《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叙事"七实三虚"已为后世历史演义小说创作所普遍接受,王渔洋"被它闹昏了"不是《三国演义》的失误。《三国演义》中"好的人"也有"坏处","不好的人"也有"好处",并未"出乎情理之外"。《三国演义》"作者所表现的和作者所想象的"是否不一致,无法说清楚,"文章和主意"完全"符合"是不存在的,成功的作品皆"形象大于思想",曹操的"豪爽多智"和诸葛亮的"狡猾",恰好说明人物性格的复杂多维,这是小说艺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论大跃进"浮夸风"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其荣 《云梦学刊》2002,23(2):43-45
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有不自觉浮夸和自觉浮夸两种表现形式。不自觉浮夸是说大话,自觉浮夸是说假话。一般来说,自觉浮夸是不自觉浮夸的产物,它反过来又会导致新的不自觉浮夸的产生,而形成恶性循环。大跃进“浮夸风”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浮夸程度惊人、牵涉人员多、危害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衬托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大致有四方面,即自强不息的意志追求、崇德主义的价值判断、整体为上的广阔胸襟、比国忧民的爱国意识.  相似文献   

18.
楚辞辩体     
周苇风 《云梦学刊》2007,28(2):40-43
“文体”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指体裁,即文章的外在形式;另一个含义是文章的风格,包括影响文章外在表现形式的各种因素以及对风格产生制约和影响的其他一些社会文化因素,如家族、种族、国家、方言、各个历史阶段所形成的文学风尚等等。在汉代楚辞体之“体”是指风格,不是指体裁。汉代以后历代文人的拟骚之作仅仅继承了屈原取向悲情的文学传统,徒具骚体形式,而没有了楚地鲜明的地域特色。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楚文化如盐化水一般消融在渐渐成熟的汉文化之后,作为一种文体的楚辞悄然发生了演变。  相似文献   

19.
尚烨 《阴山学刊》2005,18(5):73-77
《圣经》中的伦理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有关“罪”与“爱”的阐述既体现了宗教的神圣性,又对现实人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从人性本恶出发,基督教认为人具有有限性,故需时时反省、忏悔。而耶稣被钉十字架,则表达了上帝时人的无尽之爱,俗人需以上帝为榜样,以博爱之心宽恕他人之过。  相似文献   

20.
洪琪 《云梦学刊》2003,24(4):81-82,85
昭陵“六骏”是大唐皇帝李世民陵墓列置北国司马门内两庑的浮雕,千百年来人们从它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考究甚多,而对它的艺术价值研究甚少。“六骏”作为陵墓雕刻现实主义精神的发展,陵墓雕刻特有的艺术形式,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