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国家起源来看,阶级性是主导,社会性是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国家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国家社会化是理想社会的必经历程,它经由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坚持阶级性,突出社会性,培育公民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国家社会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 法的本质属性问题,是法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自从宣布我国的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以后,法学界对此提出种种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法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阶级性并不是法所固有的,法不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而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有的认为法的本质属性既有阶级性一面,又有非阶级性的社会性一面,不是所有的法都有阶级性的,还有反映全社会利益和要求的超阶级的法;有的认为法的社会性不是非阶级性的,法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二者都是法的重要属性;有的认为承认了法的阶级性,就必然排斥法的继承性,等等。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深入探讨这些  相似文献   

3.
在法学界关于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讨论中,本文阐述了这样一种观点:法的社会性是一定阶级社会关系的体现,法的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法的阶级性决定法的社会性,法的社会性反映法的阶级性,二者是一种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正> 长期以来学术界盛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在阶级社会里道德的社会性就是道德的阶级性,由于对立阶级政治、经济上的利害冲突,用来维护各自阶级利益的道德总是对立的,只有斗争没有统一(同一),或者只有外在形式上的统一,因此根本不在在比道德阶级性外延更广泛的道德的社会性。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它违背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普遍规律这一基本原理,不符合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它在事实上也经不起历史和现实的检验。笔者并不否认道德的阶级性,但是同时认为还存在着道德的社会性,鉴于论述道德阶级性的文章已经很多,本文仅就道德的社会性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德育的功能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能发挥的作用和能力;原始社会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现为劳动功能,阶级社会则主要表现为政治功能;社会主义德育除了政治功能外,还有一重要功能,即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估计和把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拟就思想政治课在中学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谈一些看法和认识,与各位同仁共谋良策。 一、德育的首位地位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总是统治阶级的教育,因而教育总是有阶级性的。社  相似文献   

7.
关于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争论,大体上可分为两种意见:一是阶级性并不是法本身所具有的,因而主张把法分为两部分,即分为专政性的阶级压迫的规范和普遍性的社会生活的规范;二是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因而认为把法律规范分成阶级性和社会性两部分是不科学的。究竟如何正确认识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这是马列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图书馆的社会性与阶级性,对于明确图书馆的性质,开展图书馆工作,发展图书馆事业,深入研究图书馆学基本理论,都有重大关系。它涉及到图书馆领域里许多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关于图书馆的性质问题,在图书馆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其中,对于图书馆的社会性与阶级性,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图书馆对于藏书不分新旧,兼收并蓄,“对于读者,不分阶级,一视同仁”。这种观点,否定图书馆的阶级性,片面宣扬图书馆的社会性。另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是图书馆的根本性质,图书馆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这种观点,否定图书馆的社会性,片面夸大图书馆的阶级性。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把图书馆的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有没有规律可循?什么是历史教学规律?探讨这一问题,对历史教学理论体系、历史教学原则的确立,以及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有一定的意义。 历史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探讨它的规律,必须先找出它的基本条件作为研究的基点。这个基本条件就是它的社会性和阶级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社会性和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乃是人的根本属性。我们所说的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自从有了人类之后,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个体德性生长的社会性和制度性以及社会制度内涵的伦理性特征使得社会制度必然成为个体道德建构的主要社会载体之一。社会制度的个体德育功能发挥是以其特有的品格保证的。现实的社会制度德性是影响社会个体道德生活状况的重要社会原因。因此,在注重研究个体德性发展的内在规律、重视专业化德育的同时,完善社会制度的德性是走出社会道德失范的前提,也是消解个体德育困境的社会性条件。  相似文献   

11.
“性恶论”是荀子德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具有助于道德个体修身塑德,促进人生环境和谐,引导社会秩序有序建构的现代价值。然而,由于历史上对“性恶论”的德育价值缺乏全面而客观的认知,导致道德价值判断的标准失衡、道德奖惩机制形式化、道德滑坡趋势严峻、道德教育效果不佳,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实施与深化。因此,当代道德教育应汲取荀子“性恶论’’德育思想精华,以“化性起伪、隆礼重法、涂之人可以为禹”的新路径,在家庭、学校、社会领域深化道德教育,提升个体修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精神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施密特在阐释马克思自然概念的过程中,揭示了自然的社会伦理本质,生成了一系列自然与社会之互维性的问题式,其中包括自然概念的社会一历史性质;自然概念所具有的社会一历史性质;自然的社会中介和社会的自然中介;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机制。这一思想不仅为我们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奠定了道德哲学基础,也为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然伦理观的生成奠定了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法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中的经典论题,但社会的转型使其面临机遇和挑战,要增强其对当下社会的解释力和说明力,必须对该论题中的阶级、阶级性予以澄清和完善。转型社会中的法的阶级性表征是多元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在制度框架内的冲突与协商,而法亦是这种博弈的结果和产物。  相似文献   

14.
道德义务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它包括他律性的道德义务和自律性的道德义务两个层次。前者属较低的层次,它要求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履行一些基本的道德义务;后者属较高的层次,它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该努力向尊崇义务心的目标迈进。无论是哪一层次的道德义务在现实社会中都很重要。因此,我们应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制度保障两方面培养道德义务心,这是保证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德育本质研究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本质问题是德育基本理论的核心问题,它主要解决德育是什么的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学者提出了转化论、主体发展论、适应论与超越论、自由论、沟通论、养成人道德品质的社会活动论、实践论、体验论等多种德育本质观。客观评价这些德育本质观,科学厘定德育概念,把握德育内部的特殊矛盾性,揭示出德育本质是培育人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对当今德育理论研究与德育实践改革具有重大价值。德育本质研究还存在着概念混乱,本质与目的、过程、功能、途径、特征等概念相混淆等问题。区分这些概念,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德育本质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道德教育的人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性与道德教育是密切关联的,进行道德教育就需要考虑到人性的因素。但现代的道德教育却缺乏人性关怀,未能遵循人性化的原则。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为指导,建立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满足受教育者的个体需求,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社会道德的有效性对当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规范适应小农经济的发展要求,并以“熟人社会”为条件,以“由礼入刑”为手段,重视启蒙德育的作用,是传统社会道德有效的真正原因。相应,当代道德建设要取得成功,道德规范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并以开放的市民社会为条件,把反映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基本道德规范制度化,高度重视启蒙德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转型时期的大学德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根本问题在于德育主体价值的丧失。德育创新的根本出路在于培养德育主体 ,这是道德本质及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 ,也是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的现实需要。德育创新应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着重唤醒并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德育领域与功能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以及开放的扩大,不断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课题。高校德育必须面向未来领域、宏观领域、微观领域,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发展高校德育的功能,坚持高校德育外延与内涵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当今电视节目有泛娱乐化趋势,社教节目不能追逐娱乐潮流,但是改进传统的慢节奏、平淡和说教意味的叙事方式,以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取向是必要的。用现象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新近出现的社教类节目,可以发现通过一种现象来给观众揭秘解惑的节目形态和叙事方式与现象学“悬置”、“观察”、“本质还原”等理论是完全吻合的。它通过故事背景的介绍,故事本质的探索和最后对现象的解释这三个过程来实现现象揭秘,从而使科学知识变得更有故事性和观赏性,使社会教育功能经艺术加工而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