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位作为一种制度--关于单位研究的一种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说明单位是一种制度,并从制度规范行为的角度来强调不同的组织制度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我们试图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两个量表切入来研究:不同单位类型以及不同组织形式中工作和生活的成员的行为取向是否具有差异性,我们的研究结果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证明了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不同的组织制度会在一些最根本的问题上给人们的行为提供稳定、被大家所认可并不断可重复的不同的行为模式,并以此来定义人们在特定组织制度中社会行为的不同条件。这些似乎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思索,而且也是我们这些数据分析试图证明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2.
科学假说必须是可检验的,这是科学假说必备的一个条件。但什么是科学假说的可检验性?它又有哪些表现形式?对这些问题,国内学术界尚未能做出细致的探讨,西方科学哲学虽然对此做了较深入的分析,但由于他们往往忽视认识发展的历史性和辩证性,所以他们形成的一些结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有些甚至是错误的。本文试图就这两方面问题略述己见,希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3.
直觉思维的本质是什么?直觉思维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思维方式?我们认为,直觉思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直觉思维的模式任何一种思维方式都是按照一定的思维模式收集、处理、加工各种信息的过程,由于思维模式不同,不同的思维方式具有不同的内在机制,因而思维效率和认识成果往往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直觉思维之所以能够在瞬间内创造性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或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列维纳斯伦理思想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所关注.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列维纳斯伦理思想加以探讨,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有不足之处,这为我们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世界社会论坛上正在出现的社会变革的实践和观念的变化。另一种全求化运动的核心是从现实社会转向“另一种可能的世界”的观念。这一运动如何描绘又如何实施这种转化?如今社会论坛上并存且互动的各种社会变革路径,从观念到实践都已经发生了彻底变化。本文通过研究法国的一个群体来分析这些发展。这一群体由参与2003年欧洲社会论坛组织工作的主体组成。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共同的空间,以便自测另一种全球化运动的进展。由于这一群体没有总体设想或政治计划,他们便把当下作为必须完全占据的空间,这样才能影响和刺激行进中的变化。这一群体试图利用论坛上出现的各种实践和分析,重塑政治目标和总体设想。以这种途径在社会变革的形式和内容之间、不同层次和领域的行动之间建立一致性,使地区化的变革连成一片,传播开去,“成为制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历史现象的阶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阶级分析方法是研究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但是对这个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例如,阶级分析方法是不是研究历史的唯一科学的方法?阶级分析是不是要用个人分析来补充?怎样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运用阶级分析方法研究历史现象为什么会产生众多的分歧?等等。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问题越来越尖锐 ,政府部门难以独立解决 ;要想解决 ,需要受困于当前城市问题的各方群策群力。本文旨在回顾公私合作的历史沿革 ,着重讨论公私伙伴制的利弊。本文选取两个实例 ,用来说明公私伙伴制运作的现实状况。这两个实例在韩国已经过多年实践。第一个实例称为合作型城市改造方案 ,即由居民、建筑公司和市政部门三方参与 ,对棚户区实施改造。第二个实例是土地整治方案 ,由土地所有者和公用事业部门共同参与 ,将荒地转化为城市建筑用地。本文旨在为公私伙伴制的进一步完善提出新问题 ,从而为跨文化比较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人类学史告诉我们,要发展这门学科,只凭阅读那些大师们所留下来的名著,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著作和论文都是他们多年以前写就的,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写作时的所思所想,可能比他们留下来的著作更为重要。因此,本文试图叙述我跟随费孝通先生进行实地调查时发生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虽发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对于今天的年轻学者,或许会有启发。因为其中有费老做这些研究时的真实行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物质的变化奇妙无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界千姿万态的质变方式愈来愈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对一些特殊的具体的质变方式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其特点及规律性,这无疑是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工作。下面仅就隐突变型、赝量变型、交替型、极值型、多解型、外胁型等六种质变方式逐一加以阐述,并试图予以初步的理论上的概括。  相似文献   

10.
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未能对共产主义道德原则作出系统的概括,使我们的理论研究常常产生出不同的歧解。诸如,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究竟有几条?其内在联系如何?怎样表述这一道德的基本原则?等等。本文试图结合当前苏联和我国伦理学界流行的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主要观点,呈一管之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述评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崔开云 《东南学术》2003,(3):149-155
近年来 ,在整个中国社会科学界兴起了研究非政府组织的热潮 ,并且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果。但同时 ,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 ,还缺少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研究主旨。有鉴于此 ,本文欲通过对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作一简要的梳理和述评 ,并试图提出一些非政府组织研究的新领域、新视野 ,以起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当代的艺术文化语境中,无论是艺术史的书写,还是对艺术现状的批评,都绕不开行为艺术本身的过程特性以及对它的批评而引发的一些理论问题。行为艺术作为中国当代最富先锋色彩的一种前卫艺术,它的出现究竟对艺术的观念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艺术发展趋势预示着什么? 它到底是不是艺术?如果是,又如何来划定它的边界?它在中国的生存语境如何?等等,这些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它的美学思考。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学术笔谈,试图从当代美学理论的话语张力,对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进行美学批评的尝试。其中有关对行为艺术的艺术视觉语言的转换、艺术作品蕴含的社会历史内容以及艺术史价值现代性阐释等,极有可能引发出当代美学理论对于自身存在的有效性的思考。因此,我们诚恳的希望美学界和艺术批评界同仁予以关注、参与和批评。  相似文献   

13.
对行为艺术进行美学批评的一种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代的艺术文化语境中,无论是艺术史的书写,还是对艺术现状的批评,都绕不开行为艺术本身的过程特性以及对它的批评而引发的一些理论问题。行为艺术作为中国当代最富先锋色彩的一种前卫艺术,它的出现究竟对艺术的观念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艺术发展趋势预示着什么? 它到底是不是艺术?如果是,又如何来划定它的边界?它在中国的生存语境如何?等等,这些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它的美学思考。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学术笔谈,试图从当代美学理论的话语张力,对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进行美学批评的尝试。其中有关对行为艺术的艺术视觉语言的转换、艺术作品蕴含的社会历史内容以及艺术史价值现代性阐释等,极有可能引发出当代美学理论对于自身存在的有效性的思考。因此,我们诚恳的希望美学界和艺术批评界同仁予以关注、参与和批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当代的艺术文化语境中,无论是艺术史的书写,还是对艺术现状的批评,都绕不开行为艺术本身的过程特性以及对它的批评而引发的一些理论问题。行为艺术作为中国当代最富先锋色彩的一种前卫艺术,它的出现究竟对艺术的观念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艺术发展趋势预示着什么? 它到底是不是艺术?如果是,又如何来划定它的边界?它在中国的生存语境如何?等等,这些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它的美学思考。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学术笔谈,试图从当代美学理论的话语张力,对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进行美学批评的尝试。其中有关对行为艺术的艺术视觉语言的转换、艺术作品蕴含的社会历史内容以及艺术史价值现代性阐释等,极有可能引发出当代美学理论对于自身存在的有效性的思考。因此,我们诚恳的希望美学界和艺术批评界同仁予以关注、参与和批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当代的艺术文化语境中,无论是艺术史的书写,还是对艺术现状的批评,都绕不开行为艺术本身的过程特性以及对它的批评而引发的一些理论问题。行为艺术作为中国当代最富先锋色彩的一种前卫艺术,它的出现究竟对艺术的观念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艺术发展趋势预示着什么? 它到底是不是艺术?如果是,又如何来划定它的边界?它在中国的生存语境如何?等等,这些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它的美学思考。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学术笔谈,试图从当代美学理论的话语张力,对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进行美学批评的尝试。其中有关对行为艺术的艺术视觉语言的转换、艺术作品蕴含的社会历史内容以及艺术史价值现代性阐释等,极有可能引发出当代美学理论对于自身存在的有效性的思考。因此,我们诚恳的希望美学界和艺术批评界同仁予以关注、参与和批评。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当代的艺术文化语境中,无论是艺术史的书写,还是对艺术现状的批评,都绕不开行为艺术本身的过程特性以及对它的批评而引发的一些理论问题。行为艺术作为中国当代最富先锋色彩的一种前卫艺术,它的出现究竟对艺术的观念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艺术发展趋势预示着什么? 它到底是不是艺术?如果是,又如何来划定它的边界?它在中国的生存语境如何?等等,这些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它的美学思考。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学术笔谈,试图从当代美学理论的话语张力,对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进行美学批评的尝试。其中有关对行为艺术的艺术视觉语言的转换、艺术作品蕴含的社会历史内容以及艺术史价值现代性阐释等,极有可能引发出当代美学理论对于自身存在的有效性的思考。因此,我们诚恳的希望美学界和艺术批评界同仁予以关注、参与和批评。  相似文献   

17.
城市基层社会的深层权力秩序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近十多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尤其是单位制、户籍制和“街-居制”构成的城市管理制度结构的松动,社区建设全面启动。使城市居民的身份、城市基层的社会整合方式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由于国家与社会在基层社区最现实的生活层面相遇。由此便引伸出了一些问题,基层社会的权力秩序是怎样的?其内在逻辑何在?为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上海城市的一些基层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来揭示最基层社会的深层权力秩序。  相似文献   

18.
波兰的政治变迁始于 1 989年 ,即地方一层民主体制缺席多年之后。 1 990年后的头几年 ,乡村简直就是一个“政治真空”地带。只是到了 1 990年代下半期 ,地方当局与地方共同体之间的伙伴制才露头角。然而 ,这一“政治真空”已经被政党活动所填充。 1 990年代末以来 ,地方当局的诸社会伙伴已经大致可辨。目前这些潜在的伙伴有三种 :( 1 )社会专家 :他们探讨涉及各类人 (地方的、职业的、年龄的 )的社会问题 ,并且成为行政管理伙伴 ;( 2 )年轻人 :他们没有过去习俗的负担并且极力表达自己的利益 ;( 3)天主教教区 :它们在一些小城市经常组织社会生活。新成立的企业 ,一般为外来投资者 ,也算是伙伴制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民办传统工业未能普遍稳定地转变为"工厂"这一企业组织形式,且其组织方式的变化不同于西欧先进国家,组织方式的选择是不同契约形式的抉择,本文以经济主体的成本、收益为分析主线,试图分析中国民办传统手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组织方式的选择问题且探寻其是否也存在一些被有意忽视了的"合理内核",认为商人包买主的存在、手工工场和包买商制度选择的反复,是由于在发育不健全的、高度竞争的、高风险的中国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条件下市场主体进行的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陈太胜 《河北学刊》2004,24(4):98-100
近年来 ,对文艺学学科进行反思的声音逐渐增多。应该说 ,这种反思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富有建设性的。因为只有通过反思 ,才能回过头来看清楚我们走的这条路是否正确 ,是否存在着一些失误 ;我们应该扬弃什么 ,坚持什么。在对文艺学学科的反思中 ,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 ,这很正常。正因为有了不同的意见 ,这些意见又处在了相互的交往与对话中 ,才有利于对问题的解决 ,有利于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我们希望这样的讨论继续下去 ,深入下去 ,也希望文学理论界更多的学人参与进来。文学理论的“越界”问题就是这次反思中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中年学者认为 ,由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兴起和“文化研究”时代的来临 ,文艺学应该“越界”、“扩容” ,应该把文艺学的对象扩大到生活中新出现的文化现象上。这样 ,他们就放弃了对文学本身的关注。还有一些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 ,他们承认文化研究有其合理的因素 ,也可以借鉴文化研究的方法 ,但文艺学的研究对象依然是文学而不是其他 ,因为文学并没有终结 ,文学依然活着。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讨论 ,能使人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 ,作出慎重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