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色彩美是散文的审美情趣之一。散文的色彩美对散文来说是很重要的。作家为突出主题、象征事物、烘托意境讲究炼字造句 ,充分调动各种修辞手段来创造散文的色彩美 ,以期达到情与景的统一。创造散文的色彩美要有一定的技巧 ,散文的色彩在散文的色彩美中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色彩美是中国古诗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准确把握诗歌色彩美的呈现形式,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彰显对比效果、强化净面效果、适当显化隐性色彩和避免文化冲突等翻译策略,是再现原作色彩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文学语言的字面意义的分析,论述色彩美是文学语言的重要审美特征.并结合文学作品加以说明和论证.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世界中 ,幼儿文学是一块繁茂的园地。本文试图从动态美、音韵美、色彩美三个层面对幼儿文学语言加以探析 ,从而揭示它独具魅力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古往今来,一篇成功的作品,总是和作家对语言的色彩美的刻意追求和着力描写分不开的。作品中的色彩,带有作家强烈的主观性,渗透着作家对现实生活的不同理解和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纹饰造型的艺术美、色彩美和内涵美多层面论述黎族传统织锦纹饰图的造型美。  相似文献   

7.
吴庆利 《殷都学刊》2012,(2):114-116
戏曲服装是一种艺术化了的服装,随着传统戏曲人物和舞台表演的需要,传统戏曲服装有着共同的艺术特点:程式美、装饰美、色彩美、蕴含文化特色等,通过对传统戏曲服装特点的探讨与分析,可以不断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南北朝时期,文坛上对辞藻和声貌的追求已成为一种社会趋势,此时的鲍照也创作出许多或赡丽或清新的色彩鲜明的诗歌。本文拟就鲍照诗歌用色的浓、奇、清、新四个方面探析其诗歌的色彩美,以彰显鲍照对中国诗歌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艾青作为由绘画转向诗歌的诗人,绘画影响了他艺术表现的基本方式。抗战时期,他娴熟地把色彩和线条运用于诗歌创作,突出了色彩美和构图美。作为一个爱国诗人和“农人的后裔”,他诗中的色彩和线条饱含了他对祖国的深情,闪耀着朴素的光泽。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丹辉诗歌的色彩美,拙著《“光彩的土地上”的歌唱》(载《开封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已经论及。为了更进一步探讨丹辉诗歌的个性特征及美学价值,特再次为文以抒管见,以就正于诗家。 重视诗歌的色彩美,是我国诗歌的传统观念之一。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有云:“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并以《诗经》为例。盛赞‘灼灼’状桃花之鲜,  相似文献   

11.
侗族拥有宏富多姿的民族服饰 ,这些服饰呈现出图案美、色彩美、饰物美、造型美等鲜明独特的审美特色 ,汇集了侗族的传统文化 ,蕴含着侗族对美的创造和对美的追求 ,体现了侗族人民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自由达观的乐生意识以及纷纭庞杂的多神崇拜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能引起人们的美好情感,而突如其来的风雪变幻也能给人们带来感情的波动。历来许多色彩艺术家们长期致力于大自然色彩的研究,探索着自然色彩美的规律。现代实用美术家正在进一步面向大自然,深入大自然,从大自然色彩中捕捉艺术灵感,吸收艺术营养,开拓新的色彩思路。本文就自然色彩的审美价值及运用意义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浅谈王维诗的用色方法张岩绘画离不开色彩,画家常常运用不同色彩的相互搭配,赋予色彩以自身的思想感情,直观地再现色彩;有些诗人也往往“以画法为诗法”,采用富有色彩美的语言,间接地再现色彩。王维历来被推崇为是善写山水诗的大家,在许多山水诗中,诗人都借助了含...  相似文献   

14.
“诗中有画”这是北宋苏轼对盛唐诗人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总结和概括。王维究竟用什么手法写成“诗中有画”的效果,笔者试式王维山水田园诗里,运用光线、取景范围的变化和构图的精巧与趣味性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诗人的取景艺术。运用光线光线是表现物体立体感、空间感和色彩美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在光线照射上,景物  相似文献   

15.
蔡觉敏 《云梦学刊》2005,26(4):42-45
屈子文学有相当高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与楚艺术的滋养是分不开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楚艺术品的创作技巧影响到屈原的艺术手法,屈原的作品和楚艺术品一样,表现出具有装饰美、色彩美、曲线美及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的特点。二是楚艺术的精神影响到屈原,其生命力量影响了屈原作品的精神格调,使屈作表现出昂扬的生命力;其创新精神影响了屈原的创作,屈原也善于立足于楚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相似文献   

16.
(一)美术作品中突出美点的表现手法.一般来说,一件美术作品有着诸多的美点,如:构思美、构图美、造型美、色彩美、材质美、形象个性美等等.当然,反映人们视觉感官可直接感知的最初自然是作品形式上的美点,但形式上的美点无不蕴含着艺术家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作品最突出的美点,体现了作品的个性,正是艺术家创造精神的结晶,艺术灵魂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翻阅《全唐诗》卷五百六十八至卷五百七十所收的浬州(今湖南省浬县)诗人李群玉的诗作。可以看出,其中约有七分之一(共四十五篇),是写诗人家乡地方风光的诗篇。吟读这些诗章,就好象把读者带到诗人多年居住与经常往来的洞庭湖滨、九浬河畔、石门山中、桃源胜境等地,伴随诗人共同领略这一带地方的乡土色彩美。一首首这类诗作,就象是一张张乡土景物的写生画、一幅幅乡土风俗的习惯图;绚丽入目,情韵动人,给人以一种艺术美感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鲁迅曾经提出文学作品必须具备“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跟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所说的“情文”、“声文”、“形文”是一脉相承的。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色彩美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声音美则可以动听入耳。文学作品正是凭借色彩点染和声音描摹采加强表达效果,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的,本文从这两个艺术视角来谈谈鲁迅小说散文的审美意义。色彩点染 如绘如画鲁迅“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这是毛泽东同志的赞语。我们读鲁迅小说散文,常  相似文献   

19.
雷熹平诗歌充分地运用了多种艺术形式,特别是将绘画艺术融入诗歌中。一是色彩美色彩作为绘画艺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够给人以最直观的视觉感受。雷的诗歌中到处存在着色彩的对比、烘托和映衬。如“山青大地绿”中青绿映衬,“李白桃红映碧天”中红白对比,“湖街流光山溢彩,江桥飞虹夜阳光”和“千波水碧千树绿,几株叶黄几株红”中的多种颜色的组合。各种色彩的对比与组合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图,将八桂大地的美丽尽展眼底。色彩还被称为“感情的语言”。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意味。巧妙地调色,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美学观念钩沉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一是论述“风” ,是中国先人因触觉感受而生发的审美观念 ,由《周易》、宋玉《风赋》及以后由“风”构成有“风采”、“风韵”等审美话语可证之 ,流传到日本而形成日本歌论的“风的美学”。二是论述“音”不同于“声” ,“声成文 ,谓之音” ,具有美的意义 ,“音”因情而美 ,是形成“乐”的主要因素 ;“章”与“音”相关联 ,是由听觉美感而来 ,“声一无听” ,“六鼓四金”之音 ,可能是“章”字构成之由 ;“章”本义即音声之美 ,后又引申有色彩美、美之“彰显”等义 ,“文章”一词 ,即是合形色美与音声美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