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玉龙 《社区》2012,(23):62
在德国交流访问期间,和朋友谈起德国的养老问题。朋友说,德国是一个老龄化程度很高的国家,但是其完善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足以保证老年人衣食无忧。不过,那仅仅是一个表象。所谓的衣食无忧主要指的是和家人一起生活的老人。虽然德国的许多城镇都  相似文献   

2.
农村养老牵系亿万农村家庭和数以亿万计的农村老人;在21世纪的今天,农村养老不仅仅是一个个农村的家庭的家庭经济、伦理道德问题,它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建成、社会能否实现和谐稳定的社会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解决好农村养老,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采取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以孝养老、政府调控、社会力量辅助多条腿走路,保证我国农村老人衣食无忧、精神愉悦,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3.
朱闻慧 《社区》2011,(7):58-58
德国的社会养老方式有许多地方有别于中国。首先,中国的社会养老机构大多是专门接待老人居住的地方,而在德国却多是中介机构,老年人在这里小住、护理好了之后,再送回家居住。在德国,我们参观过的罗斯托克州工人福利院就是这样一家养老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4.
朱闻慧 《社区》2011,(5):58
德国的社会养老方式有许多地方有别于中国。首先,中国的社会养老机构大多是专门接待老人居住的地方,而在德国却多是中介机构,老年人在这里小住、护理好了之后,再送回家居住。  相似文献   

5.
农村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可分为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与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农村地区养老主要由老年配偶、子女、亲戚、邻居和朋友组成,它能够提供一定的养老支持,但也存在请多不足之处,不能化解农村养老危机。只有在此基础上,通过正式社会支持系统的介入,大力发展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大力提倡并推广家庭赡养协议制度,方能给与困难老年人以充分的养老支持和照顾。今后农村养老的发展趋势是在农村社区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的正式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心理、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方面,探讨了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正在衰减、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短期内难以普遍发挥效能,随后提出了在农村社区推行“老年集体自我养老”的构想,并分析了这一养老形式的可行性依据,列举了它对老年人与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主张将其作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保障的补充,与之共同构成一个家庭、社区集体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合作社不仅是一个互助经济组织,也是一个社会服务组织,当前已通过土地置换、文化创新、资金互助和劳动自养等方式融入农村养老供给的具体实践,并在提高经济收益、推动农村社区营造和增进老人福祉方面发挥了积极效应。土地改革的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推广以及互助养老运营补助的激励,为合作社养老的运行提供了制度条件,而合作社养老所具有的自主吸纳和灵活适应特点也助推其成为“接地气”的互助养老形式。然而,合作社养老在实践中还存在受益覆盖面较窄、服务水平不高、可持续动力不强等瓶颈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抓住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在城乡融合、产业融合、服务融合、市场融合四个方面进行突围。  相似文献   

8.
农民养老问题事关社会主义本质,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城乡服务均等化。但当前城乡养老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民养老体制机制不健全,基层养老服务欠缺、创新不足,传统养老观念陈旧。只有加强农民养老的体制机制建设,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改善农民陈旧的养老观念,才是提升新时代我国农民老年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文化养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新观念。他们在衣食无忧、冷暖不愁、老有所养的基础上,渴望进一步提高晚年生活质量。在此方面,太原市委老干部局走在了前列。  相似文献   

10.
养老服务法治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是界定养老服务的范围和法律性质。养老服务源自养老照料义务承担者与实际照料提供者的分离,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经历了老年福利服务—社会养老服务—养老服务的演进历程。养老服务不再是老年社会福利,而是属于社会服务。养老服务属于养老照料服务,而非老龄服务。养老服务是养老服务机构基于委托所提供的生活照料,其是养老照料义务的一种实现方式。养老照料义务应实行多元主体共担机制,家庭、社会和国家都要承担相应的养老照料义务。  相似文献   

11.
社区居家养老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所长,是契合我国当前养老需求的一种养老模式。在医疗改革和养老服务供给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优化,也成为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民众关注的话题。养老对个人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经济问题,本文从资金积累的角度浅析自助养老的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当下不断优化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经济层面弥补了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也影响着村民的养老责任认知和偏好选择。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三截面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子女养老地位虽呈下降趋势,但依然是村民主要的养老选择;社会养老得到越来越多村民的认同;村民对社会养老的选择存在年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养老保险制度变革促进了村民传统养老观念向现代养老观念的转变,即养老保险提高了村民社会养老和独立养老意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养老事业发展需重视村民养老观念嬗变及其与养老制度变革间的双向反馈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养老问题倍受人们关注。本文认为,在众多养老模式中,目前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模式比较适合中国国情。在家庭养老中,子女应注重从物质和精神备方面赡养老人;在社会养老模式中,关键在于形成健全的社会养老设施体系,进一步健全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使日益增多的老年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15.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供需错位严重影响供给效率,精准供给已成为完善供给体系的必由之路。供需双方注意力的不断嵌入使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精准供给成为可能,但精准化理念下的智慧居家养老供给体系建设在注意力嵌入、加工、同步和交换方面对供需双方注意力系统提出更高要求。经历初步探索期、综合推进期和巩固夯实期等发展阶段后,德国智慧居家养老领域已初步形成了多主体混合筹资、政企社多元供给、政府双环节监管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混合供给模式。此模式下,德国政府通过颁布法律条例、完善法定保险、资助技术开发、开展老年数字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在推动供需注意力嵌入、引导供给决策加工、提升注意力交换效率等方面均有所进展,但也存在供方注意力配置优化不足、供需注意力交换效率低下等问题。尽管中德国情有异,但德国的有益实践仍能为我国智慧居家养老领域解决“供需错位”难题提供启发。以德为镜,我国在推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精准供给过程中应着力建立引导注意力加工的法律支撑体系、加强推动注意力嵌入的要素支持力度、健全注意力高效运行的经济保障机制、搭建注意力高度同步的协同供给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养老服务资源的智慧养老得到蓬勃发展,但由于全社会为老理念不强、全社会参与度不够、养老服务资源集成有限等,使得智慧养老难以满足全时空、多场景、立体化的养老发展需求。在总结和分析智慧养老基础上,提出智慧养老未来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全域养老,界定全域养老的内涵特征,比较全域养老与智慧养老的差异,提出基于养老智联网的全域养老平台,以支持老年人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养老服务供应链协同服务模式、个性化场景服务模式、利益相关者服务模式四种全域养老模式。从多主体协同参与、全要素集成融合、全时空协调发展和全过程监督管理四个方面构建全域养老的实现机制,并从多维视角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和社会养老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大事。随着慈善事业的兴起而出现的慈善养老将成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益补充,能够有效弥补现有养老模式的不足。这一养老形式,在经过理论和实践的检验之后将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出现在中国。对此,文章逐一从模式、实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经济、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水平等因素的作用,家庭养老方式基本适合中国国情。但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养老方式面临许多问题和困境,解决和克服困难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的家庭养老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社会化的道路,建立起居家养老、国家和社会协助、社区提供服务的家庭养老体系。这既能减轻子女的负担,满足老人对亲情的需要;又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同时通过国家支持协助家庭养老,逐步建立和完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从经济上保证家庭养老质量;健全法律制度,增强宣传力度,树立良好的公民道德等方法完善国家和集体帮助的家庭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养老观指人们对晚年生活的认识、看法和态度,是养老政策制定的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发现,G市老、中、青三代人在养老态度、养老需求和养老方式三个方面均存在差异。青年一代对待老年生活的态度更加积极,青年和中年注重对老年生活的规划,养老需求更加全面,对老年阶段的生命质量要求也较高。而老年人对养老更多报以顺其自然的态度,并未考虑自己的晚年生活。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三代人都倾向于家庭和社区养老,中、青年机构养老的倾向略有增加。今后,政府应该注重养老事业的发展,实现养老政策的升级,提供更多元化和更高质量的养老产品和服务,提高养老政策的公平性、整合性,让老人们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养老问题的关键是谁来提供养老资源 ,但“养老资源的提供者”和“养老职能的承担者”这两个角色是可以分离的。正如“机构养老”并不必然等于“社会养老”一样 ,“居家养老”也并不必然等于“家庭养老”。据此 ,本文区分了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这三种基本的养老方式 ,并在这个基础上论证了传统养老方式变革的必然性。在城市 ,“居家养老 社区服务”的组合正日趋增多 ;而在农村 ,自我养老的比例则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