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母爱?是物质的满足,无边的溺爱,还是一味地为子女服务?我不清楚。可当我读到《合欢树》这篇文章中的母亲时,我明白,那是母爱,是超越一切的母爱!从一个能为“自己”做“蓝底白花裙”的母亲,到一个生活中只有儿子的母亲,需要多大转变,多大的变故?从一个争强好胜的母亲,到一个对儿子隐忍退让的母亲,需要承受多大的委屈,多重的压力?然而史铁生的母亲却做到了。她抛开了美貌,抛开了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儿子的生活中。面对儿子的不幸,她抹着眼泪努力微笑,鼓励儿子勇敢地生活;面对医生的诊断,她坚持不放弃治疗的希望;面对儿子的无理取闹,她…  相似文献   

2.
梁玉是一名来自河北农村的母亲,她在自己的儿子被扎了10多刀惨死后,却在法庭上为嫌犯向法官求情。宋晓明是一个22岁的杀人嫌犯,他因追讨560元钱杀死了梁玉的儿子马悦。本想在法庭上推卸责任的他,却在听了死者母亲的一番话后,向她下跪磕头。他表示如果能活着,愿意当梁玉的儿子,愿意卖血还债。  相似文献   

3.
这是无私母爱创造的一个人间奇迹!风华正茂的博士儿子因一场车祸一夜之间变成植物人。医生断言,他永远不会醒过来!伤心欲绝的母亲却不言放弃,她坚信自己能把儿子唤醒。在她十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下,在她声声啼血的呼唤中,植物人博士儿果真奇迹般地醒过来了!  相似文献   

4.
《可乐》2007,(10)
叶卡捷琳娜是农奴的女儿,有过三个孩子和一个丈夫。快满加岁时,她只剩下最小的一个儿子索索。她从事着一个让她骄傲、满足的职业——裁缝,终生都在为格鲁吉亚的穷人缝补衣裳。儿子却不喜欢穿她缝制的衣服,布料太粗糙,腰身又紧,夏天容易被汗水浸掉颜色。叶卡捷琳娜依然给索索缝了许多衣服,款式、颜色从不改变。这个固执的母亲一直  相似文献   

5.
母亲拿着手机,愁眉苦脸地走进家门。手机坏了,来电话没有声音,刚才找人修,也没有修好。"这多耽误事啊。"母亲坐在窗前的老藤椅上,望着暮色沉沉的窗外,懊恼地自言自语。千里之外的儿子几乎每晚都会给她打电话,这手机不响,怎么能接住他的电话?接儿子的电话,对她来说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  相似文献   

6.
王高岩 《老友》2012,(11):32-33
2008年至2012年的4年里,在大连工业大学校园中,每周一到周五,人们总能看到一位头发花白、身材瘦小的妇女推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小伙子步履匆匆走向教学楼的身影。原来这是一对母子,儿子叫王宝坤,是这所学校的一名大学生;母亲叫刘秀荣,是专门来陪儿子读书的。知情人说:"屈指算来,刘秀荣陪儿子上学,如今已经走过7个年头了。如果没有她,没有她那深深的母爱,王宝坤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正小利和她的美国丈夫离婚了,带走了两个儿子当中的一个。为了争儿子的抚养权,两人还上了法庭。法院最后判定,一人一个。这在美国并不常见,通常孩子的抚养权会归母亲。因为这件事,许多邻居都说小利的前夫比她更疼爱孩子。  相似文献   

8.
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公园里、街边上、公共汽车站旁,各式长椅处处皆有,不像我们国内,只在公园内才能见到。爱丁堡的长椅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它都是普通的公民捐赠的,而且还在醒目的位置,刻有捐赠者的姓名和留言。  相似文献   

9.
《北方人》2006,(3)
天落急雨,行人莫不脚步匆匆地奔走。匆忙中我看见:一位母亲骑自行车带着孩子,孩子穿着一件偌大的米黄色雨衣,而母亲却尽着衣服淋雨,头发和衣服都已经湿漉漉了。“喂。你穿上雨衣,让孩子钻你背后不就得了?”骑车超过她时,我忍不住多了句嘴。其实这常识性的做法她一定晓得,我多嘴的原因,也有些是缘于好奇。“儿子喜欢看雨,钻到我后面就  相似文献   

10.
“快让我看看我刚出生的小宝贝!”母亲欣喜地喊着。小宝宝很快被送到了母亲怀里,她掀开裹着婴儿的布,温柔的目光落到儿子的小脸上,就在这一瞬间,她一下子惊呆了——原来这个男孩天生没有耳朵。时间证明男孩的听力并没有问题,不过他的相貌却因此大打折扣。一天,小男孩放学后哭着跑回家,一头扎进母亲怀里。母亲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心里清楚儿子这一生都将充满坎坷与辛酸。小男孩一股脑儿把自己在学校里的不幸遭遇倒了出来“:一个男生,大个子男生……说我是畸形儿。”男孩渐渐地长大,在文学和音乐方面显得颇有几分才气,而在平日的生活中,他却遭…  相似文献   

11.
最后的心愿     
26岁的母亲凝视着她那罹患血友病而垂死的儿子。虽然她内心充满了悲伤,但同时她也下定决心,就像其他为人父母者,她希望儿子能长大成人,能实现所有的梦想。如今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因为病魔会一直缠绕着他。即使如此,她仍希望儿子的梦想能够实现。她握着儿子的手问道:“巴柏西,你曾想过长大后要做什么吗?你对自己的一生,有过什么梦想吗?”“妈咪,我一直希望长大后能成为消防队员。”母亲强忍悲伤,微笑着说:“我来想想看能不能让你的愿望成真。”当天稍晚,她到亚历桑纳州凤凰城当地的消防队,找到了消防队员鲍伯,他有一颗宽大的心。这位母亲向他…  相似文献   

12.
革命家廖承志同志是一位学识广博、多才多艺的人。1983年6月,廖公猝然去世,海内外各界人士无不痛惜。人们永远铭记他为国为民所作的重大贡献,也深深怀念他那热情爽朗、平易近人、风趣幽默的乐观精神。廖公自幼在家庭的熏陶下喜爱绘画,这归功于他母亲何香凝的影响。每每何香凝作画时廖承志都令专心守候于母亲身旁,一边研墨,一边琢磨。有时实在忍不住,就提笔画起小人像来,虽然笔法稚嫩,但人物却栩栩知生。当何香凝发现儿子的特长后,十分惊喜。于是,每当她完成一幅画后,都会要求儿子补画个“小娃儿“。在母亲大人的精心指导下,廖承  相似文献   

13.
舞月飞 《社区》2012,(14):42
现在各种少儿特长班、兴趣班招生竞争进入了白热化,而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钢琴、英语、书法、舞蹈、国学等特长班一个不能少,希望都能"穿越"。其实"穿越"太多特长班,真的很让人"忐忑"。笔者曾看到一篇报道:一位小学生给某报社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这位自称"苦孩子"的小朋友说,她想变成瞎子、聋子!她"羡慕"盲人,因为她认为  相似文献   

14.
年轻的母亲低头端详着自己快要死于白血病的儿子,心如刀绞。她曾经像所有的母亲一样,希望儿子长大成人实现梦想。现在,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医生说最多只有两周的时间了。但是,她多么希望儿子有梦想成真的那一天哪!  相似文献   

15.
1941年,正在延安女子大学文化班学习的王茜平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担任刘伯承司令员儿子刘太行的临时保姆。年仅15岁的茜平刚从前线到延安,一心想着多学本领好上前线打鬼子,而现在却要她去带孩子,这种反差着实令她高兴不起来。但当她见到大大的脑袋、鼓鼓的肚  相似文献   

16.
简女士是位退休教师。怎么也没有想到,她刚刚60岁,已经白发苍苍。曾经热情洋溢乐于助人的她,眼里写满了绝望与无助。这是一个因为儿子沉溺于网络游戏而绝望的母亲,也是一个为自己的溺爱而付出代价的母亲。在她用羸弱的声音给我们讲述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之际,她还不知道自己应如何走出家庭悲剧……  相似文献   

17.
仙鹤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大雪天,老爷爷在山路上发现了一只美丽的仙鹤。她的脚被草缠住了,无法飞起来。好心的老爷爷赶紧跑上前去,为仙鹤解开了草。仙鹤获得了自由,激动地拍拍翅膀,朝老爷爷点点头,飞走了。老爷爷高高兴兴地回到家,笑呵呵地对老伴说:"老婆子,我今天在山上救了一只美丽的仙鹤。"老婆婆说:"老头子,你今天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晚上,天更寒冷了,老爷爷和老婆婆正围着炉了取暖。这时,他们听见有人"笃笃笃"地敲门。"谁呀?"老婆婆赶紧去开门。呀! 门口站着一位美丽的姑娘。"打扰了!我迷路了,没法回家。今晚在您家住一夜好吗?"小姑娘说。"快进屋烤烤火吧!瞧,身上都是雪。"老婆婆赶紧把姑娘拉进屋。老爷爷赶紧往炉子里添了几根柴禾,让火烧得旺些,屋里更加暖和。这一晚,小姑娘就住在老爷爷他们家里。第二天雪还下着,小姑娘无法回家。她留在老爷爷的家里,帮  相似文献   

18.
一位母亲在为儿子索要工伤赔偿的过程中,与律师签订了委托代理一审诉讼协议书,当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为儿子讨回公道后,律师却将她告上法庭,追索诉讼代理费3万余元。没有上法庭,难道要付代理费?为了讨个明白,她几上法庭。  相似文献   

19.
母亲岂树风今年86岁了,她出生于山西辽县一个贫苦农家。自幼丧父,5岁被送到一户姓白的人家当童养媳。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把她磨炼得坚强、勇敢。白家人想把14岁的她转卖给汉奸当老婆,母亲抵死不从,投奔了当八路军的舅舅。在舅舅的介绍下,母亲到八路军的后勤工厂工作,并入了党。母亲之前没有读过一天书,不识一个字,在工作后开始学文化,还到左权麻田干部学习班学习。母亲很要强,学习非常认真刻苦,朱德、刘少奇、邓小平、彭德怀、李雪峰等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一位母亲在圣诞节前夕带着5岁的儿子去买礼物。大街上回响着圣诞节的赞歌,橱窗里装饰着枞树彩灯,乔装的可爱小精灵载歌载舞,商店里五光十色的玩具应有尽有。"一个5岁的男孩将会以多么兴奋的目光观赏这绚丽的世界啊!"母亲毫不怀疑地想。然而,她没有想到,儿子却紧拽着她的大衣角,呜呜地哭出声来。"怎么了?要是总哭个没完,圣诞精灵可就不到咱们这儿来啦!"母亲有些生气,语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