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南京国民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以财政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研究是现代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在学术界几乎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府实际上被历史赋予了导演和组织现代化的重任,政府这一角色表现的好坏对国家现代化成功与否发挥着极大的影响,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①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无疑十分艰难和缓慢,历届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表现,已日益成为大家考察的重点。本文试图以财政为中心,对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年)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作一宏观考察。财政是百政之首,庶政之母,是国家一切变化的晴雨表,考察国家财政的吸纳…  相似文献   

2.
试论南京国民政府创建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1931年,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创建时期,亦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史上的一个复杂曲折而又重要的历史阶段。研究这个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相互关系,对于了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客观真理,具有十  相似文献   

3.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军费审计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1937年是南京国民政府审计制度的创立与发展时期,也是近代国家审计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备时期。这一时期的政府审计活动几乎涉及到国家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对军费的审计所占比例最大。本文主要从政府军费的构成与支出情况入手,通过考察这一时期政府军费支出的审计情况,了解这一时期军费审计的作用与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邮政储蓄始创于1919年,业务种类由储蓄、汇兑,扩展到投资、放款、贴现、保险等业务,邮政储蓄经历了从单一储蓄业务到银行制度的演变,并在南京国民政府主导的强制性金融变迁下导致了自身制度的变革与异化,引发了深层次的危机.透过邮政储蓄制度的变迁,可以看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金融制度与格局的演变.而对这段历史的回顾与研究也将为当前邮政体制改革和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整合的失败与现代化计划的受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展理论和经验表明,中央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从1750~1950年中国之所以迟迟不能走上现代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具有明确现代化目标与意志的中央政府。国民政府南京十年是中国在此之前最具备实现现代化条件时期,但它的现代化计划还是最终趋于流产。本文从政府能力尤其是政府的整合能力来分析其失败的原因,认为国家的断裂是南京政府十年现代化努力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国家断裂的最直接地体现是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的失败:政府试图建立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结构的失败,以党治、党治文化来重建新的政治、社会整合机制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由于没能通过有效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来建立起一套富有活力的民主、自由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因此,整合社会的各方面利益和强化中央政府权威这两个目标始终没有实现。  相似文献   

6.
上溯到春秋战国,下迄民国,历代统治者都把盐税作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整理盐税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效果,试作评述。  相似文献   

7.
郭萍 《理论界》2009,(12):102-10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近代中国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本文旨在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考察,管窥其时复杂的历史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之实现状况,以资镜鉴。  相似文献   

8.
自1928年成立,至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而覆亡的南京国民政府,其国防建设主要集中在1931年到1937年之间。这个时期国民政府一方面要应付国内工农红军的武装反抗,另一方面则要对日本的虎视眈眈未雨绸缪。本文将介绍一下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国防建设和准备情况。  相似文献   

9.
中国佛教会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合法的、带有一定全国性的佛教团体,南京国民政府与中国佛教会的成立、分化、整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佛教会的成立得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中国佛教会分化过程中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佛教界内部的冲突。1935年7月后,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改组中国佛教会的尝试,但至全面抗战爆发前夕,中国佛教会内部依然矛盾重重,国民党当局改组中国佛教会的努力受挫。  相似文献   

10.
1927-1937年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公债政策是中国近代公债政策的开端,具有先行意义和示范效应.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赤字与债务始终是一个重要议题,备受学者关注.国内学者关于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公债的基础研究比较充分,比如考证公债总规模,探讨整理债务等.但是具体到专门研究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公债时便略显不足,尚无关于经济公债的专著问世.目前,对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公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仍然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1.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受世界经济恐慌的冲击与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束缚,同时在国内天灾人祸不断以及自身经济竞争力不足与教育体制的弊端等因素的复合作用下,失业者遍及全国各行各业。据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分局统计,1935年全国失业人数已达589万余人,以广东最多,计157万余人。①弥漫全国的失业危机威胁着国家的统治基础,于是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振兴实业以解决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南京国民政府仿效西方各强国普及国民义务教育,为中国近代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克辉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乡村教育问题研究(1927—1937年)》一书,立足于探讨当时乡村教育思潮对国民政府的影响,通过考察有关乡村学校教育的法规、政策及实际状况,指出了乡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实行了一系列的税收改革,开启了中国税收现代化的进程。营业税作为一个引自西方,并取代地方厘金的税种,在平衡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商人的税收关系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中国涉外营业税却始终无法得到外商及其政府的认同和接受,以致华洋税收待遇不平等的状况未能因现代税制的建立而有所改变。南京国民政府涉外营业税征收的历史实践再一次证明,没有国家的独立与自主,中国的税收现代化进程注定充满挫折。  相似文献   

14.
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宗教法规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定法规以管理宗教事务,是近代各国的普遍做法.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1937年统治期间,制订了一系列法规作为管理宗教的法律依据.本文根据原始资料,对此期间的宗教法规中国本土性宗教和基督教进行分类论述,并作以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5.
南京国民政府1930年婚姻法是我国婚姻法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学术界和法律实务界对其存有诸多观点相左的评论.若将其纳入法律近代化的视野下考察,不仅可以得到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对于推进现代中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尤其是完善婚姻家庭立法也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移植与借鉴:南京国民政府民事审判制度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事审判制度的发展演变深受该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清末中国开始移植与借鉴大陆法系的民事审判制度,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继承原有部分民事审判制度的基础上,继续广泛移植与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审判制度,从而推动了该制度的发展.通过对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民事审判制度的移植与借鉴,我国民国时期的民事审判制度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段历史对我国修改现行民事诉讼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立法刍议潘国琪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力图通过教育贯彻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治国政策,把教育放在了比较受重视的位置上。从1927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前这十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及其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先后颁布了众多的、门类齐全的教育法规...  相似文献   

18.
李敏 《南方论刊》2007,(8):58-58,5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捐资兴学是近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原因。本文拟从传统伦理道德影响、政府教育政策的扶持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进而有助于我们在整体上把握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9.
李新军 《兰州学刊》2014,(10):61-66
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是比社会救助更高层次的保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政府与民间通过立法、报刊、专著等多种途径对社会保险进行了宣传报道,推动了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众的社会保险意识。但是宣传报道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与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英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南京国民政府成为英国对华外交的重点.当国民政府成为一个能够有效控制山东的权威政府时,英国与南京国民政府就威海卫交还展开交涉.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王正廷与英国驻华大使蓝普森以1924年交收威海卫草案为蓝本进行多次谈判,最终于1930年10月1日成功收回威海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