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初中生作文不重视立意、不善于立意是普遍现象。因此,要培养初中生的作文立意能力,就应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必要的引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2.
对小学生来说,作文要做到求真、立诚,就要有作文内容。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充实的、鲜活的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习作不胡编乱造,不搞“五子登科”(即动辄就是推车子、抱孩子、领瞎子、捡票子、让位子)就得有生活,投入现实生活,开源活流: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有所发现。世界上不是缺少美好的事物,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一提起作文,同学们就感到头痛,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作文生活导向。正因为如此,学生的生活阅历太浅,生活积淀太少,素材不丰富,从而导致学生害怕作文,不敢作文,不善于作文等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命题作文:带着感动出发 要求: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满分作文】 窗外风儿清清,鸟儿啁啾。窗内阳光跳动,梦儿甜甜。时间之舟悄悄驶进梦境,拉开惺忪的眼帘。生活的风车每天都周而复始的转动,而我却不感觉到那是一座褪色的雕塑,因为感动每天与我同行。  相似文献   

5.
学生作文最大的困惑就是无话可说,不知写什么。其实,他们只是不善于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积累。叶圣陶曾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运用学生积累,靠的就是联想。种种联想的迁发、扩散、引申,常常还是避免选材枯燥和老化、开掘不深、立意不新的有效办法和主要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作文,最感苦恼的是做“无米之炊”。若强让其写,结果常是无感而发,或是随便摘抄乱写几句,滥竽充数。探其原因,并非生活真无“米”,主要还是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不善于通过观察燕取和积累作寸素木才.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最为棘手的就是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愁眉不展,抱怨没有东西可写,老师硬要学生写出来的也往往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空话,形成了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势。面对这样的情景,如果一味去责怪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缺少想象力,是不恰当的,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要使学生学好作文,必须培养学生浓厚的作文兴趣,教会学生注意生活的积累,并要学生认真读书,积累资料,还要善于利用教材开展多种训练。  相似文献   

9.
一说到写作文,多数小学生谈"文"色变。于是乎,眉头紧锁,表情木然。即便是勉强作文,不是"流水账",就是生拼硬凑的"乱炖"。这是什么原因呢?调查表明,不是生活中没事可写,而是大多数学生不善于捕捉生活,不注重写作,读写失衡,教材的范例作用不明,造成学生不知如何去写。因此,读写如何有效结合,就成了我们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后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就是语文。"学生作文本是自我情感的自然流露,通过作文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所以生活是写作的灵感之源、文思之源、兴趣之源。如果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生活的经历越丰富,接触的事物越多,见识越广,视野越开阔,感受就越深刻,写作就能厚积薄发,左右逢源。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07,(3):16-18
伊麦尔老师:话题作可以自主立意、自拟题、自择体的要求,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自主性,但我们写章时却不可以天马行空地乱写,它同样要求我们要确定章的中心,然后再动笔。[编按]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史著作应立足于文学本体,刘伟生的《隋唐五代辞赋研究》即从题材、结构、话语等诸多维度对赋体文本展开论证,并对整个赋体体式的多元与多变做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阐释。文学是心物交融的结果,文心关联着作者,该著善于探究赋家身份意识与创作心理,及其与赋作情志间的关联。隋唐五代赋学专论不甚发达,但该著善于发现与解读刘知几《史通》、李峤《楚望赋》及序等史书史论、赋序赋作中的赋论。该著能借古今中外各种批评方法,对赋作题材、赋体特性、赋家身份、赋论价值等作深入的研究,开拓了文学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相似文献   

14.
潘岳生活在内忧外患的西晋时代,虽才名甚高却身世坎坷,下场悲惨。善于写哀是潘岳作品的总特色,其哀诔文借助多种文体来表达情感,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独特。潘岳写哀不仅感情真挚、悲怆凄凉,而且在艺术手法上婉转曲折。借助多种表达手法,把凄切缠绵的哀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5.
高考是根指挥棒,指到哪里哪里忙。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一统天下,不仅高三备考是训练不懈,初中作文训练甚至小学的作文训练也多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仿佛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只要扣题就行,什么文体不文体的就成了次要的东西。于是乎,披着创新外衣的、文体不清的、非驴非马的作文纷纷出笼,实在是贻害无穷。高三毕业,连一篇像样的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散文、应用文都写不出来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不能不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6.
近现代反传统语境中,科举制与八股文普遍受到不公正对待。从文化角度看,科举制是社会分工体系和科层结构的产物,其内在生命力至今不绝。作为考试文体,八股文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八股文是先民集体性文、文明、文饰、用八诸观念综合作用下的历史产物,其贵重文明、辨物析理的文化精神值得继承。  相似文献   

17.
作文,既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又为小学生自我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之必需。目前,小学生作文总体水准还不高,屡见平庸之作,所写内容普遍缺乏独创性或新鲜感,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教会学生思考生活,品味生活,使文章承载丰富的思想内涵与情感特质。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下面提示,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忘记过去就是背叛;有人说,沉溺过去,就是失去未来;也有人说,与其眷顾过去,不如畅想未来……对此,你有何看法或感触?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实际,以“过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19.
多渠道开通让学生有话可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难,难在学生阅读量少,不善于积累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少,没有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将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收集和加工的习惯;难在教师拔高要求,学生举步维艰,产生畏惧心理。每次作文总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怎样激发学生创造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呢?笔者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探索,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条渠道进行。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一些初中作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作文指导简单化、模式化,学生写作激情普遍不高,甚至有厌写、怕写情绪,学生在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缺乏精雕细琢,写作水平很难提高。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写作提出的要求是:感情要真挚,注意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独立的写作意识。重视鼓励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