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特色的作家,她才思敏捷,语言代美。一部《张爱玲小说集·红玫瑰与白玫瑰》25万字,用了近110个比喻,其用喻之多,是现代作家中少见的,这些比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如果说张爱玲作品中的语言构成了一座花团锦簇的大花园,那么,她的生动、贴切的比喻无疑是这座大花园中的一支光彩夺目的奇葩。而她的比喻的生动、贴切.首先得力于其比喻的得体性。本文试图根据王希杰先生的比喻理论和得体性原理分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比喻。王希杰先生的《修辞学新论》被认为是“中国修辞学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力作”(陈炯日本…  相似文献   

2.
比喻辞格在汉英两种语言中使用频率都比较高 ,文学作品中尤其如此。《红楼梦》是一座万紫千红的汉语言艺术的“大观园”,其中的比喻修辞确实为之添珠增玉。因此 ,在译文中成功地再现原著的比喻艺术对译入语的质量来说至关重要。文章试图从英译喻体对比的角度来评述《红楼梦》英译中比喻辞格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郁离子》上承先秦寓言先风并发展创新,在艺术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取得很大成就。本文试从比喻手法的运用看刘基《郁离子》这部寓言文学作品集的艺术特色。言难直陈曲以为喻寓言是具有较深刻寓意的虚构的小故事,用以表达某种训示。它是采用比喻的方法进行说理的,可以说,寓言是比喻的文学,没有比喻便没有寓言。比喻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寓言正是仰仗于此才构建起来。在下面的论述中,我们不把比喻仅仅作为一种修辞格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比喻是语言中的盐。试想,一锅鸡汤里,倘若没有一点儿盐,这鸡汤肯定索然无味,难以下咽。有人说,比喻是语言中的春风,它能在光秃的枝条上,突然绽开一朵蓓蕾,使人们的眼前顿时明亮。譬如,人们把贪官污吏比喻为“蛀虫”,就非常形象。“蠹侵嘉树,蛀耗米珠”(《又后风赋》),人们引申它以喻侵蚀或消耗国家财富的人。譬如,人们用《诗经》中的“硕鼠”比喻贪官污吏,就非常传神。“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硕鼠,无食我苗……”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痛恨、厌恶这些吸取民脂民膏的墨吏。脂…  相似文献   

5.
比喻是选择比照物象及其语义特征 ,再描述所述物象的思维过程和语言过程。其中 ,比照物象及其语义特征的选择反映民族的思维特征和语言特征 ,具体应用到所述物象 ,就能体现出该语言表达式的文化所属。因为比喻中比照物语义特征的选择和使用范畴在各民族中有所不同 ,导致不同民族对词的概念之间的联想特征和处置方法的不同 ,从而引起比喻表达式的文化类型之间出现差别。《一层楼》、《泣红亭》中的比喻 ,在所用物象的文化属性上 ,分为蒙汉两个民族共有物象和汉族特有物象两种。比喻用法还反映民族的审美价值观及其变化。《一层楼》和《泣红亭》的作者在语言思维及比喻的应用上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是经济、文化接触和汉语言教育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6.
德国语言学家F .M .Muller曾说过 ,比喻是一门艺术 ,比喻是人类语言中最有力的手段。没有比喻 ,语言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一般而言 ,比喻有三种成分 :一是需要描写刻画的事物 ,称为本体 ;二是用作比喻的事物 ,称为喻体 ;三是比喻词。汉语的比喻大体上可分为明喻、隐喻和借喻三种。而英语中的比喻主要是Simile(明喻 )和Metaphor(隐喻 )。这里仅就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喻体及其翻译作一简要的分析。喻体 ,又称比喻形象。在两种语言中可用作喻体的事物是灵活多样的。冥冥大千中的万事万物 ,从山川河流到风雨雷电 ,从…  相似文献   

7.
英汉比喻与文化背景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喻是文学语言中使用最频繁的修饰手段,也是中西修辞学界研究的焦点。在中国,墨子最早为比喻下定义:“譬也者,取他物而以明之也《墨子》)。”而西方最早的定义见于亚里斯多德的Po-6t1CS:MCtsph6TC0flSIStSlflg1VlflgthCthlflg8namethatbelongstosomethingelse.什b喻在于给予此物以他物的名称)。以上两种定义的共同点是两者都认为比喻是不同事物间的对比和名称的转换。今天,学者们不再将比喻仅仅看作是一种修饰性的语言现象,比喻,尤其是隐喻,已被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来研究。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之一乔治·赖可夫…  相似文献   

8.
比喻,是一种历史悠久又运用广泛的言语表达方式。早在西周时期,就被广泛的运用。到了春秋战国,比喻已成为非常有效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先秦诗文中的比喻使用呈现出了两极化的形态:《诗经》《楚辞》中的比兴手法,是不想把话说得太直,所以尽力保持一种含蓄的形态;而诸子散文中则与之相反。使用比喻则是为了把深刻的道理说明白。其原因是在于不同的使用主体。各自出于不同表达目的,这是先秦诗文呈现两种比喻形态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没有一位作家能如钱钟书创制如此令人目不暇接的新譬奇喻;而在当代学术著作中,也未有一部能如钱著给予比喻现象以如此丰富而深入的理论说明和发现——即使是专门的文艺语言学、修辞学著作,甚至是径以“比喻研究”标目的著作。比喻自然是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运用中一个极基本的修辞手法;但对钱钟书而言,意义却并不限于此,在这里,比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并进而意味着一种“文学语言的擅长”(《七  相似文献   

10.
比喻是《诗经》中运用最多、最突出的一种修辞手法,或曰表现手法。《诗经》为什么会运用如此众多的比喻?比喻的本体为什么大多是动物、植物、天气物候和自然物象?主要是因为《诗经》中的比喻有着深远的文化根基。具体说来,《诗经》中的比喻与神话思维、中国传统思维、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文化是我们研究《诗经》比喻的一把钥匙,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和审美意识是我们解读《诗经》比喻的一条路径,宗教是我们认识《诗经》比喻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要学习毛泽东的语言,他的语言是我们学习的典范。”①这里我们鞠取了毛泽东语言大海中一朵小小的浪花——比喻的喻体加以考察。本文以《毛泽东选集》1—4卷合订本②和《毛泽东选集》第5卷③为材料来源,试图通过对语言材料的统计分析,探索毛泽东比喻喻体的个性,为现代汉语修辞学的研究提供一点资料。  相似文献   

12.
时代在变革,语言也在变革,新词新语新用法不断出现,使得编城现代汉语新词典的工作应接不暇.值得注意的是,新造词语中发展最旺盛的一类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段构造的,我们称这类词语为“比喻式词语”,它包括“比喻式会成同”和“比喻式短语”.一、对比喻式词语的研究现状及其意义比喻的修辞方法之受到重视,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吃巧而理至”.尤其对于为师者,善用比喻会使你的讲解更加生动具体、形象感人、透明清澈、通俗易懂。《学记》中作了这样的强调:“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可见古人对比喻的重视.然…  相似文献   

13.
多用和善用比喻是《诗经》和《荷马史诗》这两部诗作语言艺术的重要特点,但在比喻形式和用动植物作比的侧重点上,描写战争的喻体与被喻体的选择以及比喻语言的使用上,表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反映出不同民族迥异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4.
汉藏两种语言中的比喻是源远流长、运用广泛、形式多样的传统修辞手法之一。 汉语辞学界认为,比喻最早见于《论语》和《诗经》,且多半是用物比喻,主要用来描绘形象,或用具体的物来喻抽象的事理。如《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里先指出了本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一做人的哲理,然后用客观存在的事物“大车无辊,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作比喻,来说明其中的道  相似文献   

15.
英语动物比喻是英语比喻中的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掌握这一类比喻可以使学习者在阅读和写作时提高其阅读欣赏和写作能力。本文从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惯、生理及性格等方面的特征,对动物比喻进行分类,同时对动物比喻的语用含义进行分析,提出在学习动物比喻时,要注意其文化背景,观察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意象的差异,切忌望文生义,否则会闹出笑话,甚至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词汇是非常丰富多采的,这丰富多采的词汇是由多种多样的造词法创造出来的。古汉语修辞不仅使语言的表达精炼生动,而且是创造新词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比喻比喻是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古汉语不少新词来源于比喻的运用。先看单音词: ①舠《玉篇》:“舠,小船。”形状似刀,所以称“刀”,字本作“刀”。《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  相似文献   

17.
谈比喻     
无论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中,比喻是使用最早,也最普遍的一种修辞手段.有人统计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共三百另五篇,其中就有二百九十篇用了比的手法.  相似文献   

18.
“抽象式比喻”是一种既古老又全新的比喻形式,语言学界涉猎甚少。笔者对此略作探索,辩证出“抽象式比喻”与“虚喻”的不同,进而简要分析了此种比喻的抽象阶梯的三种不同情形和两种结构形式,并用实例证明了此比喻的存在理据。  相似文献   

19.
《周易》经文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它的一大特色是常用比喻来说明事理的吉凶变化。《周易》中所用的比喻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周易》中的比喻往往没有被比喻的具体对象,因而具有高度的适用性,可以成为许多事物的概括与抽象,这样的比喻实际上是一些富于哲理性的格言。如《豫·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这是比喻坚  相似文献   

20.
通喻刍议     
六十年代,钱钟书先生提出了“通感”一说,并指出这是“古代的批评家和讲修词学的人似乎都没有拈出”的一种“描写手法”(见《文学评论》62年第一期)。钱先生的通感说,对于修辞学的深入研究很有意义,已逐渐为语言学界所重视。本文准备就建立在通感理论上的一种特殊比喻类型作些探讨,以就教于修辞学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