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盾先生的《雷雨前》写于一九三四年夏秋之交,是作者创作最活跃的发端期的一篇散文杰作.“诗言志”,“歌缘情”,散文同样要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看法评价,流露作者主观的思想倾向.那么,《雷雨前》反映思想主体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呢?一九五九年五月十二日茅盾先生在自己的选集《序言》中说:“……其中若干短章,抒情写景而已,  相似文献   

2.
“卒章显其志”,是散文创作的一种传统手法。杨朔同志的散文有不少篇什巧用这种笔法,成为饱含诗意的名篇佳作这里,仅择足以代表杨朔散文风格的《雪浪花》,约略体会一下篇末点化之功。《雪浪花》这篇散文,以细小而平凡的“雪浪花”作为带起全文,贯穿全篇的象征事物,把深情至理蕴含在作者信笔所至的叙写中,极见因小见大,托物言志的妙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讨论了余秋雨的《秋雨散文》和素素的“独语东北”系列散文。作者认为,二者在创作题材、思想蕴涵和审美风格等方面,或相映成辉或平分秋色或大异其趣,显示出一种异质互融互衬的和谐美,向我们展示着历史文化散文创作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4.
王昌连 《社区》2008,(35):20-22
1919年,中国文坛上突然冒出了一位“冰心女士”。这年9月18日至22日的《晨报》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了署名为冰心的一篇“问题小说”——《两个家庭》,“冰心”这个名字最先出现在中国文坛上。接着,短短四年间,冰心创作了短篇小说30多篇,散文近50篇,诗380余首,还出版了诗集《繁星》与《春水》。  相似文献   

5.
周振华  孙勇 《人生与伴侣》2023,(26):61-64+2
<正>周振华先生是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在散文创作以及理论研究上都有丰厚建树,同时,还是中国散文学会作家书画院院长,曾为《中国作家》《收获》《小说选刊》《十月》《文艺报》《北京文学》等数十家报刊题写作品标题、题字或扁牌,为贾平凹、王安忆、徐贵祥、张子颖等近50多位著名作家题写《带灯》《大声喧哗》《晨语》《试飞英雄》等作品篇名。周振华先生认为散文创作归属艺术范畴,他把书法创作心得《“九挂马车”论》融入到散文创作当中,  相似文献   

6.
艾煊的散文写作,比起他的长篇小说创作,实在不能称得上是丰产丰收。建国三十余年,只出了两册集子《碧螺春汛》和《雨花棋》。然而集子里那一篇篇清新淡远的散文作品,却是比小说更无保留地洞开着作者的心扉,你一眼看到的是那颗有力地搏跃着的、充满恳挚、深沉情爱的心! 读艾煊的散文,我常有发现:他把他小说家的特质带进了他的散文写作。这可能与他散文中较多写人有关。本来,散文和小说就是过从甚密的紧壁邻居,尤其写人散文。这二者的分界,到现在文体家们也不一定能真正说清。大略小说讲究缜密的结构、完整的情节、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云云。但近年来我国文坛上涌现的锦簇花团般的“散文式小说”、“诗化小说”、“情绪或心境小说”等新观念和公认的创作实绩,却更加模糊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对照之下,艾煊散文的小说特点就更加明显了。  相似文献   

7.
《雨天的书》是周作人的第二本散文集,初版于1925年12月.收入作者1923年冬至1925年间(少数例外)所写的散文小品五十余篇。此文集无论在作者个人创作史上.还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尤其是现代散文发展史上都有其重要意义。周作人创作《雨天的书》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之后,新的社会大变革到来之前。这一时期,许多在新文化运动中寻求科学与民主、沤歌个性解放的进步知识分子都不同程度地陷于“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山的新的思想苦阉,一种难于排解的孤独感和重新择路的访但心情弥漫在“五·四”退潮的众多作品之中.如众所周知的鲁迅…  相似文献   

8.
明茅维本《东坡先生全集》所载苏轼篇题《泗岸喜题》,宋本原貌应作《闻骡?试笔》或《骡?驿试笔》。所谓“试笔”,既指试写行为,也指在书写准备阶段所自由书写的诗文。以“试笔”为篇题,滥觞于晚唐郑谷的《试笔偶书》,并在宋人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陆游等文士那里蔚然成风,《欧阳文忠公集》甚且专编《试笔》一卷。试笔作为日常书写情境,深度参与了宋人的日常书写与文献生成。试笔具有“书以自识”的个人化特点,承载着作者的生命意识,并被作者用来自抒情志与自述身世。以“试笔”为篇题的诗文大抵冲口而得,信手而成,初不加意,有着“偶然欲书”的舒展和自由,因此也最大限度地释放着试笔类诗文的文体自由,为诗人检点身心行止提供了宽松的文本空间。  相似文献   

9.
《庄子》散文艺术始终存有再认识的天地。文章认为:“文道浑融”是《庄子》散文艺术的总体风貌。首先,它所表现的客体──“道”,其内容和存在状态,具有独特的艺术亲和力及显现艺术至境的潜能;其次,作品本身各种抽象的形式艺术,无一不呈现“目击道存”,难分文字和思想之美的艺术魅力;再次,作者“独与天地相往来”的精神状态和创作方式,成就了“其为文乎?其为道乎”?的上乘艺术。由此可以说,《庄子》的散文艺术具有某种意义上的不可企及性。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和一些分析《藤野先生》的文章,在谈到《藤野先生》的线索时,都认为《藤野先生》是以作者自己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我觉得《藤野先生》这篇叙事散文,该是以人物(具体地说:是以作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为线索的。线索,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的脉络。”纵观《藤野先生》全文,确实如文题所示,自始至终写的是藤野先生,即,文章正是用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这一主要脉络,把表现作者思想和藤野先生的品质,那些材料串连起来的。当然,文章也确有一些地方没写藤野先生,如,第一部分主要写的是“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露了作者“对东京失望的情绪”,确  相似文献   

11.
<正>散文的“形”,通常指散文的外在形式。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散文的“神”对“形”有凝聚和联结作用,“形”对“神”有“向心”作用。一篇好的散文,“形”和“神”总是完美和谐的统一,达到“形散而神不散”。下面试以《殽之战》这篇古代散文为例,谈谈散文“形”和“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冰心与胡适 1919年,中国文坛上突然冒出了一位“冰心女士”。这年9月18日至12日的《晨报》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了一篇署名为冰心的“问题小说”——《两个家庭》,“冰心”这个名字最先出现在中国文坛上。接着,短短四年间,冰心创作了短篇小说30多篇,散文近50篇,诗380余首,还出版了诗集《繁星》与《春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敕勒歌》的篇题、作者及产生年代等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学界。一、关于《敕勒歌》的篇题注释《魏书·高车传》云:“高车,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可见,“敕勒”为北朝种族(或部族)名,又称狄历、高车、丁零。所以《敕勒歌》当是“敕勒族民歌”的意思。但自古以来有一种说法,认为《敕勒歌》是鲜卑族民歌。其根据和理由,是《府乐广题》记载:敕勒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认为既然“本鲜卑语”,就只能是鲜卑族民歌了。然而,据此断言《敕勒歌》为鲜卑族民歌,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相似文献   

14.
《楚辞》(屈宋赋)训释题义一向是此项研究的“热点”之一。但自两汉而下,异说纷纭,莫衷一是。譬如《离骚》的题义,由司马迁释为“离忧”始,至本世纪八十年代末,竟多达27家。怎么训释才合乎本义?是《楚辞》研究一个难点。为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本文另辟蹊径,提出“倒文释义”。倒文释义是根据先奏楚语的特征而立说的。《离骚》即“骚离”,海峡两岸楚辞学者多有认同者。他篇如何?作者一一有理有据地予以阐释,使之系统化,令读者耳目一新。倒文释义一般适用于文题是主谓或动宾结构,固定词组大都不能照此办理。作者认为,这个新说还可作为辨伪的一种依据。当然,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正确与否?有待历史检验。  相似文献   

15.
杨朔同志的《茶花赋》作于一九六一年三月。作者从一九五六年起就先后到过欧亚非很多国家,常年累月,身居异国他乡,一旦踏进祖国,犹如婴儿投进了母亲的怀抱,那种甜密、温柔、幸福、美满之情是可想而知的。“感而有思、思而积、积而满,满而作”(刘勰《文心雕龙》)这是《茶花赋》的酝酿创作过程,说明了生活与创作的关系。但仅此是不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还必须讲究高超的写作技巧,《茶花赋》在这方面也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我们常讲,散文的写作,要有五“贵”,即: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三十年代散文名家辈出。以写乡上散文而著称的李广田,以其别具山泽野趣的“画廊”而独标一帜。他的《画廊集》、《银狐集》等散文结集,在现代散文群星灿烂的天幕上,划下了一道耀眼的光辉。李广田散文创作的艺术经验,值得散文创作者和研究者总结与借鉴。这里,我们择其主要,试选二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搭建起了以“专有名称”、“行为事件”与“代称称谓”命题法为核心的篇名命名体系,以此为小说集松散的文本赋予了凝合之力。同时,《聊斋志异》中不同小说的题名对内容的彰显、小说应题的时机以及文本间的以题相聚,都反映了小说文题间的有效互动。此外,创作手稿能够揭示题名在小说编创流播过程中的异动情况。《聊斋志异》手稿本的题名更迭状况复杂,或非一人一时之举,然多数题名修正皆展现了修改者为完善小说集之篇题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茅盾,不仅是蜚声中外的小说巨匠,也是特具风格的散文大师。新中国成立之前,他就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下了大量的散文,先后结集的有《速写与随笔》、《见闻杂记》、《苏联见闻录》等十多种。一九八○年出版了《茅盾散文速写集》,全书共收一百三十篇,是他一部最有代表性的散文自选集。茅盾散文的创作,早在“五四”前后就“多产”了。“特殊的时代常常会产生特殊的文体”。他的散文,确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如果打个比喻,这一篇篇散文就象一颗颗光波斑驳的珍珠,通过历史这条引线汇成一串,以其不同的色泽,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生活和斗争风貌。  相似文献   

19.
乡土作家沈从文,在他所有的以湘西边陲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创作中,最能赢得读者喜爱的,是那篇在艺术上堪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媲美的《边城》。由于作者“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①意图对湘西村镇、码头的“人事哀乐,景物印象,试作综合处理,看是不是能产生点散文效果”。②所以他把诗的意境移进小说里,用散文的笔法去写小说;用亲切、素淡而又优美的语言编织充满湘西地方色彩的美  相似文献   

20.
刘白羽是我国当今散文大家之一。在他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五十周年的今天,总结他在新时期十年的创作新经验,无论对他本人的创作,还是时繁荣我国散文创作,都是极有意义的。 在祖国进入新时期的大飞跃中,刘白羽也开拓了自己散文创作的新历程。正如他自己所说:“难忘的一九七六年到来了,那些积聚的形象,象火一样一触而发,我意想不到地写出《巍巍太行山》;而后又写了《昆仑山的太阳》、《樱海情思》、《罗马》、《翡冷翠》;最近又写了《翡翠城》,《海上日出》。我走向散文创作一段新的历程。”十年间,他出版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海天集》三个散文集。还写出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大海——记朱德同志》。另外还有多篇散文散见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