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丁玲同志深刻地描写了莎菲女士的悲剧。本文试从莎菲生活的时代、环境入手,探讨莎菲悲剧的根源及其性格上的矛盾。 关于莎菲生活的时代,一般论者都笼统地说是五四以后,也有的同志说得具体一些,是五四退潮时期或二十年代中期,另有一种意见则认为是大革命失败之后。我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准确。《莎菲女士的日记》写于一九二七年,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二月《小说月报》十九卷二号上,“日记”的最后一则标明时间是“三月二十八日”。显然,小说所反映的只可能是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八日以前的生活。另外,从一九二八年开始,北京改称“北平”,莎菲在“日记”中仍用“北京”名称,也说明莎菲的“日记”写于一九二八年之前。再看第一则日记即“十二月二十四日”所记,当天来的报纸中有所谓  相似文献   

2.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同志的早期代表作,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二号上。 这是一篇命运奇特的作品——从它问世的二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中期,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只要政治气候稍有变化,它就成为批评的对象。一九五七年被列为毒草,作者为此吃了许多苦头。因此,今天对这篇作品重新予以认识和评价,从中总结我们文艺批评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是很有意义的。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的重要的原则。能否按作品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分析莎菲这个人物形象,是正确评价《莎菲女士的日记》这篇作品的关键。 莎菲是一个诚实、纯洁、善良的姑娘,但是没有人理解她,这使她感到精神上的极  相似文献   

3.
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 ,郁达夫和丁玲都是有争议的作家。他们在早期创作上表现出诸多的相似之处。爱与性的问题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生理的欲求和精神的苦闷是他们表现的主题。他们的创作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是20世纪初东亚文坛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人物形象广受评论界的争议,直到目前为止莎菲形象都难以评判. 文本陌生化的创造了一个女性形象,以莎菲女士的爱情观和心理历程作为主要内容,字里行间呈现的全是作者漂泊的生活体验,生活的重压使她难以坚持下去. 莎菲的女性形象介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内心虽想做一个正经女人,但是也有着追求享乐的情感,这种人格分裂,也是当时社会转型期青年常有的感情. 为进一步的研究《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文章简单回顾了《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作者经历,重点从陌生化的艺术手法、主题思想以及艺术形象来进行解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有一百多个疑问句,或有疑而进行特指问、是非问,或无疑而加以反问、设问.从修辞学角度出发,以疑问句这一重要表现手法为切入点,可以分析莎菲在看待人情事物时的独特精神内涵和内心深处的困惑、迷茫.莎菲在不断的困惑中艰难探索,思考崭新的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疑问句的运用为塑造莎菲形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丁玲笔下的“莎菲形象”自上个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其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以及文学史上多次论争所引发的轰动效应,使之成为跨越到21世纪的文学形象之一。丁玲运用独特的“日记体”形式所展开的另类“青春叙事”。对都市“新女性”所面临的“青春矛盾”及其“青春欲望”进行了大胆、严肃的深层次艺术表达,帮助人们正视青春的本质以及青春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从青春视角看,《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篇典型的青春小说,该作品除具有传播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价值之外,还具有独特的“青春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老友》2007,(10)
2007年3月7日上午10时20分,瘫痪在床7年的王瑾,平静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办完后事,孙广祺老人回到家里,目光投入那张空寂  相似文献   

8.
何冬梅 《老友》2008,(1):23-23
乡下侄子生下一个儿子,全家人欣喜若狂。因为小生命一落地,颈脖上套了几圈脐带。头顶上脑水肿有鸡蛋那么大,整个脸部、屁股呈紫色发青,哭声很小,吓得全家人心惊肉跳,医生赶紧用救护车送来南昌市省儿童医院住院观察。  相似文献   

9.
在南昌市抚生路,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年近70的老同志时而为因病卧床多年的妻子于宜芝细心喂饭;时而端着一盆妻子换下的沾有屎尿臭味的衣裤在水池边搓洗;时而又向妻子微笑  相似文献   

10.
这些书信是本期《留在北京的美国"虎仔"》一文中的主人公之一张志和给其养子张宁所写的。多年来,张志和在被打成右派的劳改中,还日夜惦记着儿子,不断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教育儿子。张宁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1959年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父亲的100多封来信。这里刊出张志和给张宁的几封来信,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张志和对儿子充满了深深的父爱与期待,以及那个特殊年代给每一个人都打上的深深的历史烙印。  相似文献   

11.
《莎菲女士的日记》于1928年2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一直被启蒙/男性话语场以固定的话语模式加以解读。作品能够被启蒙/权力话语场接纳,但同时又被僵化解读的原因在于叙事者发出的叙事声音较为复杂。通过对文本叙事声音的女性主义解读,发现现代女性在主体建立过程中发出的声音,它包括对男权话语的批判和对女性主体地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文学语言变异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文学语言变异现象表现在语词、语法、语用这三个层面上。词语的超常规组合是语词层面的变异现象 ;易位变异、拼贴变异、再现变异是语法层面的变异现象 ;重叠变异、词语误用、矛盾语义是语用层面的变异现象。变异不仅促进了文学语言的生成 ,为文学语言带来了多种变化 ,而且为艺术意象和艺术意境的营造提供了许多有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从叙事伦理学的角度观照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文本在现代自由伦理叙事中凸显了鲜明的女性生命意识。具体体现在:第一,女性个体生死意识体验及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反思;第二,灵肉相契的生命感觉追求和爱欲诉说。小说文本对女性生命意识的自由自觉表达在现代女性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自由伦理叙事的范本  相似文献   

15.
一《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早期的代表作,也是她的成名作;但是,问世以来,五十余年间褒贬毁誉,变化突兀,真值得研究!大家熟知,作品主要写了二十岁上下的知识分子莎菲,由于父亲、姐姐等不了解她,不懂得她,因而离家远寓北京。她身上有病,经济拮据,精神痛苦。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丁玲本人的复杂性和<莎菲女士的日记>文本的敞开性,该作品白发表以来,以文化背景、政治立场、社会思潮等阐释语境的更选,关于它的读解不断发生着游移.叙述学中的叙述声音在语法学叙事理论中是形式概念,本身不含内容因素,但在修辞性叙事学、特别是女性主义叙事学中,叙述声音成了意识形态"斗争的场所".以叙述声音为切入点,可以发现<日记>的双重文本性质,导致莎菲的个人声音无论被解读为启蒙话语、还是女性叙事,最终只是自我解构.  相似文献   

17.
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年近五十的下岗女工敢于拿起笔来写小说,而且一举中的,得到了近年来享有盛誉的《今古传奇》杂志的青睐,并连过四关,获得大奖,这在江城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新闻媒体相继作了报道。多少人梦寐以求而难圆的作家梦被一个下岗女工似乎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人们不禁会想,这是否经过了编辑们的严密包装?或者是媒体过度炒作的结果?带着读者关心的问题,我采访了牟鄂及她的家人。外婆那古老的故事使她终生受益无穷人们常说:"树有根,水有源"。  相似文献   

18.
弗洛伊德主义自五四时期传入中国后,对我国文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用弗洛伊德主义从女性心理视角把握《莎菲女士的日记》,也许是一个有效的尝试.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重新整合丁玲小说人物莎菲女士的精神内核.剖析莎菲本我、自我与超我问激烈的较量与冲突,深入挖掘莎菲的精神世界以及其在性爱关系中处于拒绝与接受之间的复杂心态,力图探寻莎菲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挣扎.  相似文献   

19.
5月12日,汶川地震。这之后的一个月来,全国上下一心,八方支援,共同抗灾,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的坚强和团结。  相似文献   

20.
从叙事角度探讨《莎菲女士的日记》及莎菲形象审美效果的复杂性和倾向性之生成,认为从叙事角度看,其复杂性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故事内叙述者相互矛盾的多重身份之设置;二是故事内叙述者可信度的不确定。而内心观察这一叙事技法的运用则为该文本及莎菲形象的审美提供了某种倾向性,且这种倾向性是内涵丰富、包蕴着复杂矛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