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由“小东盟”到“大东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洁 《今日南国》2007,(4):14-17
说起东南亚,我们不能不对它表示敬意。过去的东南亚曾被人称为蛮荒之地。西方人一直以来视东南亚为“远东”的一部分,称这里的大陆和岛屿为“印度与中国之间”和“印度以东的群岛”。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在此建立“东南亚战区”,东南亚才被看作是一个单独的地区。之后几十年,该地区是世界上战乱动荡最频繁的地区,而今的东南亚却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目前,通常认为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等10个国家(东帝汶暂不算在内),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人口5亿多,除新加坡外,均属发展中国家。独立后的东帝汶也提出加入东盟。  相似文献   

2.
张贵洪  唐杰 《国际论坛》2004,6(6):54-59
本文主要分析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安全利益 ,双方在该地区安全关系的特点和影响 ,两国在东南亚地区进行安全合作的前景 ,以及中国的政策选择。中国应该通过深化与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扩大与美国在东南亚问题上的交流与沟通、增强自身实力和影响来促进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利益 ,开展多边安全合作 ,以形成一种相对和谐和稳定的安全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传统儒学与东南亚的经济腾飞近年来许多地区的经济正处于不景气的困境,而地处太平洋西岸的东南亚却显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有人说,东南亚的经济腾飞是与传统儒学的复兴有关,正是由于传统儒学的复兴导致了该地区的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4.
施爱国 《国际论坛》2012,(1):1-7,79
美国对缅甸"务实接触"政策的出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下的必然结果,更是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基于美国对过去数年及当下缅甸局势变化的判断;从内涵上说,"务实接触"政策是对长期以来美国孤立制裁政策的补充,其核心特点就是柔性施压与全面影响和渗透;在具体政策操作上,美国采取了全面拓展同缅甸各阶层政治接触、重视国际合作与协调、注重对缅公共外交、突出对缅援助、保持与更新施压制裁等措施;目前,缅甸国内局势已发生明显变化,美对缅"务实接触"政策将因应缅甸局势变化,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中国应未雨绸缪,改变政策实施对象和实施方式单一的现状,检视充实对缅政策。  相似文献   

5.
杜鲁门政府的中日贸易管制政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的对日政策、对华政策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带动了美国对中日贸易管制政策的调整,即从允许中日进行易货贸易转向迫使日本对中国实施比巴统"中国委员会"其他成员国更为严厉的管制。探索该变化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杜鲁门政府的中日贸易管制政策与其对华经济遏制政策、对日经济复兴政策和对东南亚的政策互为因果,彼此影响,共同推动了亚洲冷战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侨批互动有一定的周期变化,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节庆,在侨批互动的整体周期下面,还隐藏着受个人节庆影响的家庭小周期。侨批互动的周期变化还会导致华南金融市场的周期变化。侨批互动的节律变化也体现在各区域侨批结构的变动上。在二战前后,香港和东南亚各区域与中国间的侨批互动节律变化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有较大的差异,其背后主要受东南亚各地区潮州人口的结构、移民政策、侨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学昆 《国际论坛》2015,(3):25-30,80
东南亚是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点区域,为此奥巴马政府一方面加强了对该地区的资源投入和战略注意力,一方面更深度地介入南海争端等地区热点问题,以期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加强在东南亚的存在和影响力,并积极塑造有利于己的地缘政治格局。致力于区域一体化建设的东盟国家对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却有着不同的认知和反应,或热切,或谨慎,或摇摆。本文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引发了认知差异:中美在东南亚的战略竞争、南海岛礁的主权争端、大陆东南亚和海洋东南亚的地缘差异。东南亚国家对"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认知差异不但扩大了东盟内部在外交和安全问题上业已存在的分歧,而且还影响到它们各自与中美两国的关系以及地区格局的演变。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缅甸"务实接触"政策的出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下的必然结果,更是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基于美国对过去数年及当下缅甸局势变化的判断;从内涵上说,"务实接触"政策是对长期以来美国孤立制裁政策的补充,其核心特点就是柔性施压与全面影响和渗透;在具体政策操作上,美国采取了全面拓展同缅甸各阶层政治接触、重视国际合作与协调、注重对缅公共外交、突出对缅援助、保持与更新施压制裁等措施;目前,缅甸国内局势已发生明显变化,美对缅"务实接触"政策将因应缅甸局势变化,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中国应未雨绸缪,改变政策实施对象和实施方式单一的现状,检视充实对缅政策。  相似文献   

9.
论印度“东进”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 ,印度出台面向东亚、东南亚的新亚洲外交政策 ,加强与东亚、东南亚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全面合作 ,以此作为印度提高国际地位和通向大国目标的途径之一。本文拟从印度推行“东进”政策的背景、意图、现状、前景及对中国、亚太战略格局的影响等方面对印度这一外交战略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是近年来世界上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在亚太甚至整个世界经济新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东南亚在世界经济新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东南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与中国经济的互补性、华南地区在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开始,逐步深入,最后具体分析了华南地区在加强与东南亚经济合作中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特朗普政府东南亚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香君  方长平 《国际论坛》2020,(2):51-62,156,157
奥巴马政府提出"再平衡"政策,将东南亚地区作为政策实施的支点,对该地区的关注在美国外交史上前所未有,美国-东南亚关系由此获得大幅提升。特朗普就任以来,美国聚焦大国竞争,忽视东南亚地区;对外战略中坚持"美国优先",在对东南亚外交中多以自身关切议题为导向;多边主义在美国东南亚政策中被弱化,偏爱双边主义的特朗普政府以修复与泰国、菲律宾的盟友关系及打造支点国家为重点;在军事领域,美国以更大热情介入东南亚地区。区别于奥巴马时期低调处理民主、人权议题,特朗普政府内部官员在总统本人不热衷这一议题的情况下,依旧没有放松对东南亚国家民主、人权状况的审查。政策上的诸多调整导致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可信度下降,经济和外交中弱化的多边主义限制美国-东南亚互动空间,而不断强化的军事存在反而使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复杂化。即便"印太战略"突出东南亚国家和东盟的重要性,但未来美国东南亚政策是否能真正体现这种重要性值得关注。未来一段时间美国-东南亚关系很难再重现奥巴马时期的"热闹"景象,这为中国-东南亚关系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12.
1939年9月,希特勒德国进攻波兰,英法与德国之间爆发战争,欧洲形势急剧变化。陷于中国战场的日本军国主义认为独占中国进而谋取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霸权的有利时机已经到来。日本公开宣布其对外政策基本目标是建立包括东南亚在内的所谓“大东亚新秩序”。地处战略要冲和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地区在日本南进计划中占有重要地  相似文献   

13.
美国提出和推行“印太战略”的主要目的是遏制中国和平崛起,因而对东盟在该地区的功能与作用具有特别的期盼和设计,导致印太地区秩序逐渐进入解构与重组的重要历史阶段。东南亚是连接两大海洋的重要枢纽,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国家关注的战略焦点。随着印太地区秩序进入深刻调整的关键阶段,“东盟中心地位”的重构对于区域合作的基本框架、议题领域、进展方向、价值规范等起着决定性作用。实际上,“东盟中心地位”的存在避免了域外大国过度介入、干预本地区区域合作,对中国相对有利。我们应探讨如何帮助东盟去重构自己的中心地位,使之不仅有利于中国—东盟共建“海上丝绸之路”,而且有利于我国应对美国的“印太战略”。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云南大学学者对民族政策的研究有两个不同的思路:一是继续强调、辨析民族多元、特殊和差异性,希望通过加强和改善民族区域自治法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二是强调一体化,倡议各民族从融合走向民族之间没有差别的"三个分不清"。两个思路与六十余年前发生在云大校园的吴文藻与顾颉刚、傅斯年之争虽有相似之处,但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今天的民族大团结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民族政策如何适应新形势所需进行调整,云南应如何面向东南亚发展大趋势,值得学者们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明朝统治甘肃、青海藏族地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行政上施行卫、所制度的同时,经济上又推行茶马互市政策。近年来,虽然关于明代茶马互市政策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可喜的成果,但作为明代茶马互市政策实施的主要对象——“中马番族”,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本文据有关史籍方志,就明代“中马番族”的分布地区、名称及历史作用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华侨尤其是东南亚华侨对中国抗日战争的积极支援,是中国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东南亚华侨支援中国抗战有其深刻的原因,主要包括东南亚华侨所固有的爱国精神、东南亚华侨援助中国革命的历史渊源、大量华侨组织的建立和积极倡导、日本的政治经济野心对东南亚华侨的威胁、国民党和共产党对东南亚华侨的宣传政策等。  相似文献   

17.
俄国决定修筑“泰纳线”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俄国西伯利亚石油输出管线的来龙去脉入手,揭示了中俄日在该管线问题上的政策源流及变化,表现了三个国家在处理该问题时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与风貌。尤其比较详尽地分析了俄国政策变化的国家利益和民族性格因素,论述了中国在处理该类问题上可以为今后所借鉴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乔治·凯南的“遏制”战略构想散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凯南的遏制战略构想是以对苏联社会制度、对外政策形态的认识和美国力量有限观念、传统均势外交为基础的,追求在苏联毗邻地区确定以后苏联不得逾越的界限。凯南看重政治、经济手段的作用,但决不排斥军事手段。凯南与杜鲁门主义的分歧属于两种不同的遏制战略论的范畴。凯南与杜鲁门主义在将“遏制主义”作为美国对外政策指导原则,强调经济复兴援助的作用,美国海外义务的不可分割性诸问题上又有共识。在美国遏制战略思想发展史上,凯南关于东南亚在美国亚洲政策中地位的见解,与迪安·艾奇逊提出的“烂苹果论”,同为“多米诺骨牌理论”的源头。凯南的遏制战略构想给美国对外政策带来的影响,最深远的乃是开启了美国在东南亚热战的帷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日本创建拓展日湄、日缅合作机制,以缅甸政经变革为契机,恢复、强化对缅政治外交影响力,实施对缅大规模投资与经济合作,推进对缅民间和公共外交,启动战略与军事防务对话合作。除经济拓展和日本"缅甸帮"推动之外,日本近年来对缅政策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对东南亚政策的调整、遏制与削弱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和缅甸的影响力、以及促使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施压,牵制和压制中国维护东海和钓鱼岛主权的正当行动和诉求。展望未来,在中日东亚战略对峙业已形成、安倍推行"积极和平主义"新外交防务政策背景和框架下,日本对缅政策,对中国深具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试析西方学者的“东南亚古代文明印度化”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英国肯珀斯为代表的一些欧洲东南亚史学工作者在论及古代东南亚地区文明的来源及性质时,提出了“东南亚古代文明印度化”的观点,认为该地区古代文明来源于印度并在此后若干世纪中一直表现出外来的印度文明特征。本文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对肯珀斯的这一观点作了剖析并得出与之相反的结论:就总体和本质而言,东南亚的古代文明绝非源于印度,即使是在受到印度文明影响的若干阶段,东南亚古代文明始终呈现出强烈的本地特征和鲜明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