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家访是密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也是“家校”合作的最佳切入点。它具有协调各方面要求、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以及为因材施教提供条件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因而应在教师中大力倡导并认真实施。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经验中,班主任家访行为总是出现在学生上大学以前的生涯中.对习以为常的观念而言,大学生已是成年人,他们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校方只需对学生做好学科的培养教育工作.但现实中,上大学是大部分大学生开始成年人生活的起点,班主任家访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班主任家访的协调活动,形成一个起关心和制约作用的良好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生活氛围,最终实现和谐的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3.
杨建萍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5):98-99
“杨老师,你是这三年多来第一个走进我家门的老师……”一个孩子母亲的感慨令人反思。急功近利的社会和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已使电访“一枝独秀”,成为家校联系的主要方式。登门家访的缺失不但疏远了家长和教师和感情,而且不容易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身心状况,更不用提帮助家长培养高度的教育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我认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走进学生家中,进行有效的家访,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李明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8-89,129
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扣方法。辅导员家访活动,尤其是到“双困生”家庭家访,是增进辅导员与学生情感沟通、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有效载体,也是不断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了高校家访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同时,探讨了辅导员在家访过程中应注意的方式和方法,提出了目前高校家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高校家访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贺志燕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21-124
高等教育阶段人们往往重视学校教育以及学生自身努力,忽视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教育。文章从理念和实践层面探讨当下面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家校合作模式,将家校合作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及实践环节,切实将家庭和学校联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6.
庞君宝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Z1):204-205
教师家访是一种艺术。家访要得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在家访前做好充分准备,在家访中要尊重家长,讲究语言艺术,掌握好分寸,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有爱心地进行家访。 相似文献
7.
8.
贺志燕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78-81
高校辅导员与家长合作是指两者在共同教育理念指导下,围绕共同教育目标展开的沟通与合作。这种教育模式将形成以学生为中心,辅导员、学生及家长三者良性互动的教育模式。合作双方教育理念渐趋融合。高校中家校合作应成为三方同时受益的高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陈晓蕾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117-120
家庭与学校作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力量,如何更好地将二者的合力发挥、实现真正的家校合作,成为高校工作者所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家校合作目前在中国高校尚处于探索阶段,面对来自制度上、家校双方等的许多问题,高校需要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家校合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相似文献
10.
张慧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5):97-97
琪琪,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刚开始接触的时候觉得她乖巧懂事,有什么事情也愿意和老师说,特别是同学们犯了错误,她也总是第一个向老师汇报。可是慢慢地,我却觉得她有点烦了,每天不停地向老师打小报告:“张老师,某某又怎么啦……”同学们也不喜欢她,开始疏远她了。 相似文献
11.
12.
家校合作教育的价值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逯改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5(12):21-24
家校合作教育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热点.其中家校合作教育的价值理念中,关键是和谐、完整的人和责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有效开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班级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单位,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和班级的桥梁和纽带。班主任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成败。正确认识班主任的特点,加强班主任自身素质建设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15.
16.
家校合作已成为优化教育生态的重要路径,但对高等教育阶段家长参与其中的积极作用尚未得到足够重视。通过对6 155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增加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频率能显著降低学生对消极情绪的感知;具有高等教育经历的家长在与子女的沟通时能为子女提供更多的支持,在更大程度上降低子女的消极情绪。基于此,建议高校联合学生家庭资源,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障体系;帮助学生理顺个体成长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与家长之间的疏离或过度依赖等问题;开设面向家长群体的参与能力培训,加强高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力度,帮助家长更有效地参与到子女的成长之中。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家访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关键一环.然部分院校辅导员家访工作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少数院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甚至流于形式,缺乏顶层设计.后社会化媒体时代的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应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开拓,由“家访”向“佳访”转变,形成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媒介思政”大格局,最终构建以“人文关怀、‘三全’育人、私人定制”为核心的家访模式,切实增强家访工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大学家校合作: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福建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2):118-120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大学的家校合作活动越来越普遍。目前我国大学家校舍作的常见问题在于合作理念缺乏科学性,合作内容缺乏系统性,合作方法缺乏互动性,合作途径缺乏多样性,合作机制缺乏规范性:其原因是合作活动没有得到组织制度、时间空间和物质奈件等方面的保证。而转变合作观念、改善合作环境、增强合作能力、拓展合作内容、丰富合作渠道是提高大学家校合作成效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丁伯正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3):84-86
家校合作,既是大教育观念的体现,也是教育生态化的需求,更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家校合作具有同一目的性、双方平等性、活动交互性、沟通理解性和系统综合性等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廖琴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6,35(3):120-124
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只有学校、家庭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协调一致才能形成一致的教育合力,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有:合作内容狭窄、合作水平偏低、缺乏本土化的合作方式、对弱势群体的研究不足。为此,必须唤起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师、家长的合作能力,加强各部门监督指导,促使家校合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