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希望热线     
我该对父亲的去世负责吗卢悦老师:半年前,父亲在给我买生日礼物时,遭遇了一场车祸不幸去世。怕我伤心,遗体告别的时候家人没有让我看。父亲的死让我的生活彻底改变了,我一开始不相信他就这么离开了我,后来看到他的骨灰,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崩溃了,现在整天都泡在泪水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2.
正父亲生病了。要不是我妹带着哭腔给我打来电话,我压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就在前一天,我给父亲打电话,他还鼓励我好好上班,不要太累。他没有告诉我的是,自5月上旬,他就感觉身体不舒服,虽然在乡里看了医生,但病情一直在加重。一周前,在外地当月嫂的我妹,考虑到家里要夏收了,就辞工回去。一进家门,她就看出了父亲的异样。二话没说,拉上父亲去了县  相似文献   

3.
Q[案情简介]:我和丈夫离婚了,孩子归他父亲抚养。现在,孩子18岁了,父亲再婚,就把孩子赶出了家门,觉得他成人了可以不再管他了。我想问的是,他父亲的做法对不对?孩子能不能分到他父亲的房产?(天津王女士)  相似文献   

4.
父亲     
父亲满了65岁,按现在的说法,他还是一个“年轻的老年人”。父亲虽然还不算老,但也不得不退出人生的大舞台,缩回到自己的家窝中来。我的家庭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式,很传统。母亲慈善得一辈子不说一句重话,父亲严得满脸都是“阶级斗争”。小时候我恨过父亲,恨他做事常常不近人情。比如,我的作业字迹潦草,他就罚我跪在学校的乒乓球台上示众,那时他既是我的父亲,还是我的校长。无法否认,父亲的高压政策给过学生时代的我们许多恐惧和烦恼,不能说他的教育方法有多科学,只能说他与母亲的搭配正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张弛有度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时光 《现代妇女》2008,(8):58-58
<沃伦·巴菲特传>(美)罗杰·洛文斯坦著 顾宇杰/鲁政/朱艺译海南出版社 很多人提到沃伦·巴菲特,都艳羡他的成功,他是投资大师、股神.人们也更愿意替自己计算这样一种流传很久的"账":如果在1965年,我父亲投资1万元于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撤韦公司,那么我父亲现在就有4000万元.而如果我父亲1956年向巴菲特伙伴公司投资1万元,并在伙伴公司解散时再投资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那么我们家现在就是拥有超过5个亿的大户人家了!  相似文献   

6.
明辉 《老年人》2007,(8):51-51
我父亲因病去世后,在清理他的遗物时我们发现他生前将自己的6万元积蓄存在了我弟弟的名下,但存折和密码都由他自己掌握。现在弟弟以此为由提出这6万元应是父亲生前赠与给他的财产,不应作为遗产共同继承。请问:未明确赠与的财产。可否作为遗产继承吗?  相似文献   

7.
爱你现在的时光,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较什么劲呢?未来的还没有来,你焦虑什么?有很多的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的社会不良现象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等等,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我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离苏联最近。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  相似文献   

8.
曾经有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安徒生的故居。这位父亲是一名水手,经常来往于世界各大港口。现在,他就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到了丹麦。  相似文献   

9.
父女情深     
那年父亲节前,母亲因病住进了医院。我和弟弟们多数时间在医院照顾母亲,患老年痴呆症八年的父亲只能由保姆照顾,一次,我走进家里,感觉气氛冷清了许多,我的心情也异常沉重和焦灼。父亲已经失去了语言功能,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但从父亲的举止和神态中,我却能清晰地感觉到他对母亲的依恋。母亲不在家,父亲总爱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这个屋看看,那个屋瞧瞧,我知道,那是在寻找与他相依相守多年的老伴儿。  相似文献   

10.
钉子     
<正>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钉子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于是,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了。他把这个变化告诉了父亲。父亲说,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相似文献   

11.
父母离婚那年我有四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父亲流着泪跪在地上求母亲不要走,母亲不停地用脚揣父亲。我平静地看着母亲头也不回地跑了,到现在我都很奇怪,为什么我那个时候没有追出去。一直到现在,我对母亲唯一的印象就是,她瘦瘦的,头发很长,特别的喜欢穿漂亮衣服,经常打我,特别是打麻将输了钱的时候。在母亲打我的时候父亲经常是用身体挡着将要落在我身上的棍棒,流着泪说,输了就输了,你打孩子干什么?后来父亲开始喝酒了,特别是在农闲的时候,一到晚上他就把自己灌得烂醉,但是他从来没有打过我,甚至发火的时候都不会骂我,只会流着泪摸着我的头呆呆地看着我。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亲和村里的一个寡妇结婚了,那不是件光彩的事情,那个寡妇是出了名的"扫把星",还不到三十五岁就嫁了四次,让人害怕的是只要和他结婚的男人不出一年不是生病死就是发生意外死亡,她的第三个男人和她在一起是时间最长的,结婚一年零五天就在开山炸石头的时候被炸死了,听说尸体都没有找到,而父亲就是她的第五个男人。  相似文献   

12.
我“潜伏”在父亲的朋友圈,不仅更加了解了父亲的生活,还成功地帮父亲做了一回“投资顾问”,我偷偷地快乐着,幸福着,也骄傲着. 自从教会父亲玩微信后,他的生活一下子忙碌起来.看着他每天抱着手机,不是传图片,就是发感慨,要不就是对着微信说个不停,还时不时“呵呵呵”地笑出声,日子充实又快乐.我见了,一半高兴,一半担忧,高兴的是,退休后的父亲一直郁郁寡欢,现在有了寄托,他心情好了许多;担心的是,现在的网络诈骗层出不穷,万一交上个不良网友,被人骗去钱财就不好了.思来想去,我决定当一回“卧底”,“潜伏”进父亲的朋友圈,看他每天都忙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正△:你好,老师。▲:你好,有什么我能帮助你的?△:从小我的父母就离婚了,我跟父亲一起生活。父亲不久又再婚,紧接着继母就为我生了一个妹妹。我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家庭,很压抑。▲:你感觉承受了同龄人没有承受的痛苦吧?△:是的,我无法忍受这种生活,父亲整天忙于生意,很少回家。而继母把精力都用在了妹妹身上,虽然也抽出时间照顾我的生活起居,但我还是觉得继母不如自己的亲妈。  相似文献   

14.
《老年世界》2010,(15):17-17
编辑同志: 我家的一个亲戚白某几年前结婚时无房,我父亲就将我家的两间私房借给了他,去年我父亲病逝,我也由外地调回本市工作。我要求白某还回房子,可是白某却说,我父亲生前已答应将此房赠予他了,拒不搬迁。我要求白某出示有关证明,但他什么也拿不出来,请问,现在这两间房子的产权应当属谁?  相似文献   

15.
老嘎的儿子小嘎以前,一提起葛优,人家总说,知道知道,著名演员葛存壮的儿子。现在一提起葛存壮,人家总说,知道知道,著名演员葛优的父亲。这样大的一个反差,让父亲葛存壮和儿子葛优感觉都特别满意。葛优就在父亲面前十分得意地说,这是好事啊,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嘛。得意之余,葛优感慨地说,一直以来,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父亲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他。“我父亲,主角不多,配角倒不少。演的还都是反面人物,属于那种出力不讨好的角儿,演的越是出色,挨的骂就越多。挨的骂越多,老爷子就越来劲儿,他老人家觉得这样才叫好,深入人心了嘛…  相似文献   

16.
父亲戒烟     
姜贻斌 《老年人》2006,(1):28-28
父亲抽烟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母亲过去没有逼他戒烟,她知道我父亲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有许多苦恼,烟雾可以让他麻木,也可以引导他思考。前些年,父亲退休了,母亲却逼他戒烟了。母亲这样做自有道理,且不说曾经有过的痛苦现在没有了,单讲父亲的身体就大不如从前,年纪大了还抽烟,将更加损害健康。于是,她经常把父亲的烟藏起来,让父亲急得手忙脚乱地四处寻找。父亲找不到,嘴里就不停地念叨“:我的烟呢?我的烟呢?”每当这时,母亲总是装聋卖傻:“我哪知道你把烟放在哪里了?”甚至调侃道“:莫不是老鼠拖到洞里去了吧?”但是,这难不倒父亲,他翻箱倒…  相似文献   

17.
正父亲不是我的亲生父亲,所以我更爱他。在我很小的时候,他花了很多时间,教我用筷子吃东西,教我穿衣服、系鞋带、梳头发……点点滴滴我无法忘记。现在,父亲变成了小孩子,需要我照顾,我要做他的拐杖,带他走好余下的人生路。  相似文献   

18.
小城,大爱     
2005年12月2日,父亲第二次从鞍山来上海,还是穿着绿色的旧军装,提着只黑皮箱。父亲当过10年兵,转业后也常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时不时地就会来一句“我是个军人”。母亲在他退伍那年和他离婚了。那时我13岁,我一直以为母亲会带着我走,可是没有,她把我留给了父亲。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父母都心存恨意,尤其对父亲,我至今都认为,如果他肯早点转业回来,这个家就不会散。  相似文献   

19.
父亲是去年10月去世的,医生说送他终老的病是脑溢血,但我总觉得我们兄妹6个才是父亲的催命鬼。如果他不是养育6个孩子,他就不会成年累月地含辛茹苦,那铁塔一般壮实的身体就不会倒下。父亲是个苦命人。他出生在一个贫穷偏僻的山村,3岁时就死了母亲,成了没娘的孩子。家境的贫寒,严重影响了他的婚姻,我的母亲双目失明,其家世比父亲更糟。当年,母亲嫁给我父亲的目的就是找一碗饭吃。父亲用勤劳与坚忍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完整的衣服,饥饿与寒冷是他常年征战的两大敌人。为了让一家人吃饱穿暖,…  相似文献   

20.
正我出生、成长在哈尔滨,父亲是名京剧演员,小的时候,我经常跟着父亲上班,他们排戏的时候,我就在京剧团的院子里四处闲逛。父亲是我见过的最老实善良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完全无公害。记忆里,关于他最初的印象是在一个初冬季节,当时我也就三岁左右。我记得我站在床上,父亲边给我穿棉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