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文学史研究:选择式收敛思维的优势朱德发文学史研究的展开与深化,主体惯用的基本思维方式乃收敛型思维与发散型思维。后者且不论,收敛型思维(又名辐集思维)是从若干不同或相同的信息源中引出见识或导出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库恩对收敛型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功能优势...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与思维方式转变杨军刘刚思维方式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起学界越来越多的研究与思考。本文就当代中国思维方式的转变基础,中介因素及其基本特征进行探讨。思维方式,是指人类对外界和自身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性模式。人类的思维活动,乃是思...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语言中大量的时间隐喻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最好证明。汉语和英语孕育在大相径庭的文化背景下,但相似的时间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相同的认知方式。通过对张培基的英译本《匆匆》与汉语原作进行对比研究,得知汉语和英语使用者在思维方面存在跨文化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论整合     
整合不等于相同,整合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同与变异的矛盾的统一。整合思维则是抽象普遍性向整体相关性的一种跃迁,是一种多元因素互动交融的集合性思维过程,认定相关事物的量和质的变化与发展具有一定内在的“协同互动性”。中国古代所倡导的“和为贵”社会思想,与整合思维有着内在联系。构建和谐社会,应当科学确立整合性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称谓语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现象,它和民族文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显示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通过对中、英称谓语差异的剖析,从高低语境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试论哲学思维方式的三大历史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的哲学思想体系都是由一定的哲学思维方式所决定的。世界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大历史形态,并形成了各属于自己的哲学思维方式。大体上说,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和西方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的哲学思维方式,是一种追求和谐的偏于统一的思维方式;近代哲学思维方式是通过否定古代哲学思维方式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偏于对立的思维方式;现代哲学思维方式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结构性的辩证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互系性思维:通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田辰山 《文史哲》2002,(4):10-18
对照西方形而上学本体论和宇宙论思想体系 ,可以得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一种互系性思维方式。从《易经》可以找到“通变”这一互系思维的关键性观念。它区别于西方主流思维的突出特点是以偶对性为核心的宇宙本身互动连续观 ;这对西方由先验论和二元主义导致的两极概念不可解决的矛盾冲突思维 ,构成一种不可比拟的参照结构。以“通变”作为特点的互系思维凝聚为中国主要思想流派的方式而且溶化于民间文化。 2 0世纪它是解读西方“辩证法”的框架 ,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特定方式  相似文献   

8.
一种思维方式的形成必然与该时期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转型,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本文认为,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应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汉族神话不发达原因再探--与印度神话思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将中国古代神话思维与印度的思维方式比较而言,指出汉族古代神话思维是一种真正的象征思维,具有较早确立同一性、人格化不充分、具体性程度低下等特点,而象形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是造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思维:以"和"为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音乐既有以"悟"为代表的审美直觉思维方式,又有以"和"为代表的审美辩证思维方式,正是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交相辉映、融会贯通,使中国传统音乐思维具有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在中国传统音乐学范畴中,"和"无疑是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它不仅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特殊作用,甚至还构成了一种中国传统音乐的精神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浅论中国古代谋略文化陈立明中国古代哲学以对社会伦理问题的关注和深刻的辩证思维方式,赋予传统文化以注重功利实用的特点,这种实用功利性集中体现在古代谋略文化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古代谋略文化具有自己的价值尺度、伦理判断准则和逻辑思维方式,对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思维方式早在先秦的百家争鸣环境中开始出现分流的趋向。审美思维力图从一般的思维方式中分离出来,初步形成一种与逻辑思维相对的、独立的、特殊的思维方式,表现出它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启迪了后来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情感思维、感性思维等思维特性的出现。中国古代审美思维方式初露端倪于庄子。《庄子·秋水》篇中以庄子与惠子在潦梁观鱼的寓言初步将思维方式分为逻辑思维与审美思维,区分了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目前处于关键的时刻。中国人民不但要具有从前现代性进入现代性的意识,更要具有使中国超越旧式现代性而创建新型现代性的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对这种新型现代性的一种富于创意的表达,它描绘了在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上中国人走自己新路的蓝图。这一新的蓝图的描绘是基于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之上的,这就是总体性的思维方式。而总体性的思维方式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孔子思维方式管窥张东江李翔海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思想巨人之一,孔子的思维方式对于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孔子思维方式的有关问题作一评析,以期从一个侧面加深对于孔子与中国文化关系的认识。一“无可无不可”而又“义之与比”,是孔子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5.
论虚拟思维方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志良  桑业明 《东岳论丛》2004,25(1):157-160
在当代,随着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虚拟实践正崛起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方式。虚拟思维方式是在虚拟实践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不仅再次实现了对实体型思维方式的否定,而且也是在当今时代对实践思维方式的确证,是实践思维方式在现代意义上的延展。虚拟思维方式是一种"如何是"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合成性的思维方式,也是高度个性化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是从实践理解一切有关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于黑格尔的思辨逻辑思维方式、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维方式,它是一种批判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超越一切旧哲学的关键所在。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蕴含思维和存在的实践同一律、实践中的对立统一律、实践中的质量互变律、实践中的否定之否定律、实践中的历史与逻辑统一律等基本规律。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缜密的战略思维、严密的辩证思维、独特的创新思维、清晰的底线思维、理性的历史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中国问题、阐释中国实践、解读中国道路,实质上就是坚持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并且在实践中对其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思维方式以“象思维”为主导,而西方思维方式则以“概念思维”为主导.思维方式可划分为本源性和实用性两个层面,当现实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之时,实用性思维形式会发生变化,而本源性思维形式则倾向于不变化.这意味着,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国人能够在实用性思维方式层面实行转换,接受与之相关联的科学、技术、社会制度,但在本源性思维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终极文化理想层面,却可能保持不变.这种可变与不变,一方面在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两个层面之间造成了一种错位和紧张,但同时也为基于中国本源性思维方式对于外来文化的重构或再创造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程颢程颐的思维方式及其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蔡方鹿北宋理学家程颖(1032—1085)、程颐(1033—1107)的思维方式既是构成其文化思想的内容,反映了二程学术的本质特征,又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其发展演变产生了客观的影响.一、程颢程颐的思维方式二程...  相似文献   

19.
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的思维方式。它不是运用逻辑形式来把握和认识事物的本质,而是在特殊的、具体的直观领悟中去把握事物和认识事物。这种直觉思维广泛体现在中国人的哲学和科学思维中,从而成为中国人思维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传统武术是受华夏文明长期氤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体活动方式。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如果说千姿百态的传统武术技艺功法好比视野里的浪花惊涛,那么这一文化结构中作为内隐部分的思维方式,则宛如海水深处的暗涌。从中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思维偏向。本文就传统武术文化中所凸显的四种思维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