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三十年来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祚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5)
今年,是伟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作为一个专业史学工作者,我怀着万分欢愉的心情,想来讲一讲建国三十年来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的情况。这是一个大题目,要全面地论述一切有关的问题,是不可能的。这里,仅就自己的亲身体会,回顾过去,简要地总结一下这段时间里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曾经有过两次高潮。漆侠先生对中国农民战争史的关注与研究经历了这两次高潮,有专著2部,论文20篇。这些成果既有对不同历史阶段农民战争史的全面深入研究,也有对农民战争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绩卓著,影响巨大。探讨总结漆侠先生在中国农民战争史领域的成就与贡献,对今后的史学研究可带来许多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开创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的新局面——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综述王萍1996年10月22日至25日,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在湖北省通山县召开。到会的有来自北京、湖北、山东、河南、河北、浙江、四川、安徽、江西、上海、广东等省市高等院校和科研... 相似文献
4.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
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首届年会,于五月下旬在成都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历史学会共同举办。来自全国二十余省市的近一百名代表紧密联系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实际,通过对中国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的具体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农民权益保护立法若干基础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农民权益保护进行专门立法是非常必要的。立法必须考虑体系上的科学性,妥善处理与其它相关法律的关系;在价值基础上应当寻求效率和公平、保障和限制的平衡;在调整范围上,需要准确界定"农民"的概念,实体权利和救济途径并重;立法中应当坚持平等、合法、便民和节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凌治彬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6)
今年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四十周年,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理事会的主持下,六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在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牡丹江师范学院举行太平洋战争史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得到牡丹江师范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党委的大力支持和赞助。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有:暨南大学、四川大学、新华社、海军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学院、辽宁师范学院、锦州师范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绥化师专、牡丹江师范学院和辽宁大学等十二个院校和单位。会议共收到十二篇论文。与会同志就下列诸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方国俊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战争史上心理的利用之研究,至今仍属空白。笔者试图在本文中进行初步探索,敬请方家指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战争中心理之利用日渐困难。战争这一社会现象本身虚虚实实,不好驾御。人的心理是有相对稳定性的,可以扑捉的,研究这一问题是有意义的。伟大的军事战略家毛泽东说:“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况“整个科学,它的所有门类和领域,如今都是促进军事发展的因素。”因此,一切聪明的指挥员只要掌握敌主帅之心理特征,制造假象,使其产生错误判断,就能赢得一定的胜利。“上兵伐谋,”利用敌之心理取胜,也是“伐谋”之一。孙子用将五条标准“智、信、仁、勇、严”,其中“智”为先。战国时孙膑亦有“攻心为上”说,皆含此意.当然,战争中的胜负是由诸种因素造成的,再愚蠢的军事家也不会轻率的 相似文献
8.
9.
关于公共政策研究范式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问题内在的复杂性,使得其研究范式问题必须予以重视。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应用,支持了不断试错的进化主义认知理念,支持了基于仿真环境的群决策方法,由此还可以在虚拟现实中进行未来场景的推演和校正,这些构成了新的公共政策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0.
刘玉峰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6):64-68
宁可先生对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涉及农民政权、皇权主义、农民战争的自发性与自觉性、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等重要问题。农民阶级地位、历史地位和思想意识两重性与局限性的理论,是宁可先生研究中国古代农民和农民战争的核心理论和立论出发点。该理论辩证地分析了中国农民和农民战争的丰富历史内涵及特征,不是一味地强调农民的革命性和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宁可先生提出的这一理论富有启发性,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丹莉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4):98-100
在“三农”问题研究中,如何提高农民增收问题,始终为人所瞩目。这不仅因为农民增收有利于促进需求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发展,而且对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保和资源、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实现,也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分析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探讨农民增收机制的构建和制定相应的对策,不仅必要而且必须,这是新农村建设中一项不可忽略和意义深远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碰撞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焕武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本文对接触式一维移动碰撞过程的持续时间以及碰撞过程中的动量传递和机械能转换与守恒定律进行讨论,给出了两球作完全弹性对心碰撞过程持续时间的计算公式和机械能与动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4)
一九七八年五月下旬,开封师院中文系科学讨论会,就形象思维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五月二十三日下午,孟宪法老师作了题为《试论文学创作的思维规律》的报告,王绍令、毕桂发老师作了题为《形象思维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的报告。参加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14.
秦冷冷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4):8-10
早在160年前,马克思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并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等。而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国情,就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领导、动力、前途,区分了敌、我、友,树立了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解决中国现实社会实践问题的光辉典范。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分析比较马克思、毛泽东关于阶级学说的思想,无疑对我们正确地分析和认识、处理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边季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4)
一、绝对真理是不是由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 绝大多数同志认为,“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这一观点是科学的。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都有明确的论述。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因素。任何一个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没有孤立存在的绝对真理,也没有孤立存在的相对真理。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第二,绝对真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总和”是一个变量,是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建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
列宁曾经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而且,他还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称作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和精髓。事实正是这样。建立在辩证唯物史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总是把一切社会现象,都看作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交互作用的社会总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文艺现象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关于奴隶社会历史地位的讨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永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奴隶社会是不是继原始社会之后人类社会普遍必经的一个社会阶段,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议的问题。1957年,雷海宗、李鸿哲二同志,曾从生产力(生产工具)、奴隶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等方面,论证了奴隶社会并不是人类社会普遍必经的阶段,奴隶社会在历史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经历过。但在当时他们的观点被看作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以后流行于我国学术界的,几乎只有奴隶社会普遍必经 相似文献
18.
李佛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4)
所谓“信息”,也就是通常说的消息、情报、指令、密码等。所谓信息论就是利用数学方法,研究信息的计量、传递、交换和储存的一门学科。信息论和控制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三十年来,由于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创立、应用以及向各个领域的渗透,使经典理论的两要素(物质和能量)变成了三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信息和能源、材料并列成为了今天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使信息问题成为当今哲学上展开激烈的论争的主题之一。这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放射性元素、电子及其特性等一 相似文献
19.
苏者聪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64,(4)
最近,我校举行了第五届科学讨论会,中文系师生就我国古代文学如何反映时代精神的问题进行了多次热烈的论讨。在讨论中,大家一致批判了周谷城的“汇合”论,指出他所谓时代精神“自始就包括对立两方面的思想”的说法,是宣扬阶级调和、抹煞阶级斗争的论调。这实质是反对当前兴无灭资的斗争,为资产阶级思想的长期存在寻找理论根据。同时,也歪曲了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20.
反思关于克隆人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东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49-52,72
对克隆人问题进行讨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要不要克隆人"的问题,国内学界有赞成派与反对派之争.本文在对两派的观点和论战过程加以综括之后,对这场论战存在的问题、目前的态势以及将来的前景,作出了自己的分析与评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