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翻译者要成功地进行语言转换,必须要了解相关的中西文化背景知识。中西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方面,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保证翻译作品成功的关键。归化和异化是常用的处理文化差异对翻译影响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翻译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层面的转换活动,而是被提升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活动中的文化建构成为跨文化语境下搞好翻译工作的关键,因此翻译工作者必须要了解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及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在翻译实践中运用跨文化的思维,转换翻译视点,准确传达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翻译不仅是简单的语言符号转换,还要处理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何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是值得每个译者研究的问题。我们必须在翻译中考虑到文化差异在词汇层上和句法层上的表现形式,用“求同存异”的原则来处理文化差异,从而增强译者翻译中的文化意识,力求译文做到文化对等。  相似文献   

4.
翻译 ,是语际间的交换。与其说翻译涉及两种语言 ,不如说它涉及的是两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 ,翻译是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英汉民族文化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差异 ,故翻译时在语际转换中存在文化障碍 ,这就要求译者要研究文化差异 ,可采取直译、意译等九种处理文化差异的策略 ,这样既可忠实原文 ,又最大限度地传递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5.
语言同文化呈相依相存的关系,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由于每一社会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进程、法律规章、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其社会成员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生活习惯等。由此便产生了文化差异。特定的文化常把某种烙印加到语言上。而翻译既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在语言转换的同时进行文化转换。作为中华文化艺术宝库里的一棵奇葩,古诗不仅受到国人的重视,而且受到国外读者的青睐,翻译便成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但在古诗英译过程中,只有把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最真实地表达出来,跨越中英文化差异,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真”。本文试图通过对特殊含义词语、典故、诗的意境及音韵等方面的举例分析,探讨如何处理古诗英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翻译已不再被简单地当作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而是被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这决定了充分了解文化差异对翻译的重要性。本文试从地理环境、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及思维方式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中西文化差异的各方面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此"龙"非彼"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又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明确事物之间的异同,则是走向沟通和融合的关键。中国的“龙”与西方人眼中的“龙”蕴藏着不同的文化底蕴。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特色文化词语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可起到缩减中西方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的作用,使中西文化最终达到真正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真。翻译研究者应从翻译实践出发通过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和分析,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及运用语言的准确性,从而克服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相似文献   

9.
语言 ,是人们交际过程中一种符号系统 ,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就需要把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由于语言受文化影响 ,又反作用于文化。因而翻译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各国的文化差异。从对“鬼的不同认识” ,“横向与纵向的不同认识” ,“主客观语言表现的不同”等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翻译中的中日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不同语言间的转换行为,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随着中西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频繁,了解文化差异成为学习英语的必经之路,更是文化翻译者的必修内容。本文从翻译和文化的关系入手,揭示了中西文化差异在日常习语、思维、语言运用、语法等方面的诸多反映,进而强调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翻译中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 ,而且还是文化转化的过程。文化转换的几种方法包括 :转换喻体 ,或意译 ,或者加以解释及引申。此外 ,随着人类科学、社会的不断发展 ,各种文化之间不断地互相渗透、异化 ,甚至同化。语言也是如此。这些证明了一点 :虽然有文化差异的存在 ,但是通过文化转换的应用 ,文化色彩完全有可能并且也必须要得到再现  相似文献   

12.
试论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求同存异”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文化差异,翻译要做到绝对等值是不可能的。但译者应竭力处理好文化差异问题,使译文最大可能地接近原文。对文化差异的处理只能采取“求同存异”、而不能采取“舍异求同”的原则。我们翻译时,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可以尽量“存异”。“存异”既有助于读者扩大文化视野,获得知识和启迪,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比较两国文化,增加对译语国文化的理解,促进文化交流,还能丰富译语国语言。  相似文献   

13.
语言和文化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习俗背景下所产生的语义和效果不同。要学好英语,就要了解英语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了解中外文化差异;翻译中教会学生从文化内涵来分析并理解作品,处理好文化差异中的求同存异。文中简述了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化与翻译以及几种常见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广告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的障碍主要有两方面:盲目照搬原文语言,译者没有充分重视不同国度的文化差异;译文用词不当和结构混乱,不符合译入语广告的风格。根据功能翻译理论,可以用两种方法重构广告翻译中的文化意象:适当进行文化意象的转换和进行文化意象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文介绍了三种翻译比喻修辞格的方法。笔者认为在翻译比喻修辞格的时候,应根据“信达雅”翻译理论进行恰当地翻译。要达到译文在内容上和语言上对于原文的“忠实性”,使译文最大限度地贴近原文,还需要译者努力钻研和长期地积累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 ,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差异是翻译的一大障碍。词汇是最能反映文化关系的语言要素 ,存在着内涵纵向演变导致的文化差异现象和理性意义的横向文化差异现象。词义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可通过再创造来解决 ,再创造的关键在于对词义的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超越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通过两种语言的转换传递信息的过程。译者在转换语言的同时,更是在传递不同的文化。中西方由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在语言和文化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而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既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髓,又反映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在翻译策略上,译者应以“功能对等”为宏观指导,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异化或归化的策略来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涉及到语言间的转换,更是文化的移植过程。本文从《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对其中隐喻的翻译的对比分析中,探讨了英汉语隐喻中包含的宗教文化差异,文化意象差异,社会文化差异以及物质文化差异;并在分析中讨论了文化在翻译中对译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常常折射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信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是语言的结晶。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与交际的工具,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翻译过程中会有一些文化差异现象出现,因而在翻译过程中应采用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方法来分别处理文化差异现象,才能真正做到文化传递。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文化联系密切,相辅相成。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集中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并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中西方文化在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异,而翻译作为语言转换的再创造过程,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势必会词不达意,无法达到两种语言的真正交流。因此,译者必须在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