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班车》和《乔厂长后传》的先后发表,引起全国震动,令人瞩目,虽然这中间经历了无数的颠扑和曲折,但作者以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将乔光朴塑造得日臻丰满,终于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全新的艺术典型。 三个短篇,具有严密的连贯性,主人翁乔光朴是一个有血肉、有灵魂、有个性的党的老干部的形象;一个具有现代化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史学工作者在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战役中,联系实际,批判某教授为“四人帮”推行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制造“历史根据”的罪恶活动。继广东省:浊联召开揭批“四人帮”大会之后,中山大学也召开批判大会,揭发和批判某教授在七四年之后,为“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服务的反动言行。发言的同志着重揭露某教授打着反孔的旗号,  相似文献   

3.
从1989年开始,京沪一些中青年评论家就指出,随着文学的历史转变成为不可阻遏的趋势,“前新时期”的神话已经讲完了,“后新时期”的文学阶段已经开始。就作品来比较,这两个阶段的文学发展有着相当明显的区别。从审美品格上看,“前新”文学是一种呐喊、控诉、抗争的文学,形成了创作上的“喷井现象”和接受上的轰动效应。《我应该怎么办》、《乔厂长上任记》、《人啊人》……这类题目,足以使作者和读者一齐兴奋;而“后新”文学则变得冷静、冷峻乃至冷漠起来:《一地鸡毛》的琐碎、烦厌,《懒得离婚》、《不谈爱情》的疲沓、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4.
“改革文学”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79年的小说界由于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而喧嚣沸腾,随后,《三千万》、《赵镢头的遗嘱》、《开拓者》、《沉重的翅膀》等小说接踵而来。然而,《新星》因改编成电视剧而轰动全国之后,人们对于“改革文学”的热情由一个狂热的极点突然跌入低谷。“改革文学”萧条的事实引发人们对这一文学思潮痛苦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有教无类”是孔丘办教育的一个口号。批林批孔运动中,“四人帮”为了扭转批林批孔的方向,抓住这个口号,指使其御用班子大搞影射史学。他们按照张春桥“讲历史都是讲现实”的模式,从反动的政治目的出发,实用主义地解释“有教无类”,予以一笔抹杀。今天,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对这个问题有必要重新加以探讨,揭露“四人帮”的反动实质。“有教无类”的含义是什么? “有教无类”出于《论语·卫灵公》,是有确定含义的。但“四人帮”的“学术”顾问,长期以来,披着“学者”、“权威”的外衣,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不断地变幻着“尊孔”、假批孔的面孔,对“有教无类”的解释,作了实用主义的歪曲。  相似文献   

6.
包公既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又是一个艺术典型。他们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別,而为官清廉刚正是他们的一个重要的共同特点。对包公这个清官的评价,解放以来,几经反复,要算林彪、“四人帮”判得最“左”,他们一口咬定“清官比赃官更坏”。林彪、“四人帮”垮台了,人们开始摆脱“左”倾教条主义对古代历史和文学研究的束缚和破坏。实事求是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重新评价包公及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又理所当然地提到议程上来了。  相似文献   

7.
塑造栩栩如生的共产党人的形象,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光荣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作家,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从生活实际出发,塑造了一批富有人情美的艺术典型;其中不少光彩闪烁的共产党人形象,给新时期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异彩。例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电影《山重水复》、《梅岭星火》)、皮定均(中篇小说《覆灭》),“四化”建设的实干家乔光朴(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刘大山(短篇小说《你是共产党员吗?》)、为维护党的威信、保护群众的利益甘愿献身的李铜钟(中篇小说《犯人李  相似文献   

8.
<正> 一先让我们来比较三组短篇小说的篇幅。一组是当前的优秀作品:《班主任》18000字,《窗口》15000字,《愿你听到这支歌》17000字,《神圣的使命》23000字,《乔厂长上任记》32000字。(以上均为约数,下同)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在给玛·哈克奈斯的信里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真实。”恩格斯在谈现实主义的时候,把细节的真实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真实并列了起来,由此可见,细节的真实,在现实主义的典型形象的塑造上,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在塑造他的《红楼梦》中的一系列的典型形象时,对细节的真实,也表现了他高度的才华和卓越的技巧。《红楼梦》里许多典型人物之所以令人不可忘怀,与作者对这些典型形象的充分的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分不  相似文献   

10.
“四人帮”给革命文艺所设置的种种关卡中,有一种叫做“不能写英雄人物的牺牲”。江青公然胡说描写英雄人物的牺牲,就是“人为地制造一个悲剧的结局”。从这个荒谬的命题出发,他们给我国许多反映革命战争和革命历史题材的优秀作品,扣上渲染战争恐怖、颂扬革命苦难等大帽子,并为“文艺黑线”制造了一个莫须有的根据。在“四人帮”主宰文坛期间,这个谬论被奉为文艺创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写英雄人物的牺牲,写他们的“悲剧结局”成了一大禁区。在这种谬论影响下,不少作品表面上轰轰烈  相似文献   

11.
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了彻底揭露‘四人帮’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必须深入批判他们那条路线的反动理论基础。”实用主义是“四人帮”的修正主义极右路线的主要哲学基础,是“四人帮”的反动世界观的集中表现。揭露、批判“四人帮”的实用主义,是深入揭批“四人帮”的一个重要战斗任务。  相似文献   

12.
搞清真理的标准问题,对于深入揭批林彪、“四人帮”,正确认识新的历史条件的新特点,加速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个问题,在我国哲学界已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试就真理的本性、实践的特点以及实践检验和理论指导的关系几个方面,联系当前讨论中的一些问题,谈谈我们的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13.
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文艺空前繁荣,塑造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典型形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象乔光朴(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罗心刚(话剧《血,总是热的》)、梁言明(话剧《未来在召唤》)、丁猛(短篇小说《三千万》)、车篷宽(中篇小说《开拓者》)、刘大山(短篇小说《你是共产党员吗?》)郑志桐(短篇小说《天山深处的“大兵”》)、梁霄(短篇小说《火红的云霞》)、邢大为(话剧《初春》)、袁志成(话剧《谁是强者》)等等,已经为大家所熟悉了。 那末,这些形象具有一些什么值得注意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14.
“四人帮”这伙本来不读书、不看报,对历史一窍不通的江湖骗子、政治流氓,几年来一反常态地大抓研究历史。他们是真的关心研究历史吗?否!他们抓史学不过是这个反革命黑帮阴谋活动的一个构成部分。古为帮用的阴险目的,篡改影射的卑劣手段,唯心主义的思想本质,就是“四人帮”所谓史学的显著特征。 (一) “四人帮”所谓的“研究历史”是包藏着阴险的反革命祸心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揭批林彪、“四人帮”的斗争取得伟大的胜利,从今年起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按专业化协作的原则改组工业,对于实现这个转移,提高我国工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加快四个现代化任务的完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工业生产专业化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生产  相似文献   

16.
苏奎 《兰州学刊》2014,(6):69-73
20世纪70年代末,以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为代表的改革文学,引发了强烈的轰动效应,受到读者、批评家的欢迎与认可。这一方面是因为它发出了改革先声,促动了社会变革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则源于作品中的改革者形象为民族提供了可以参照、乃至膜拜的偶像,契合了大众对英雄的期待心理。对于乔光朴、李向南等改革者,作家在赋予他们传统英雄内涵的同时,还展现了他们适应改革需要的现代特质,因此令这些形象超出文本而成为改革年代的典范人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中,大家颇多地注意了恩格斯关于用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评价作品的论述,论证这种提法的科学性,这无疑都是很有意义的。刘绍智同志的《“历史观点”不就是历史真实——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学习札记》(载《宁夏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以下简称《历》文)一文明确指出,恩格斯所讲的“历史观点”不就是“历史真实”,不能把“历史观点”和历史题材作品本身的真实与否等同起来,并对“历史观点”的内涵作出了自己的解释,读了使人深受启发。作为文章题目的“‘历史观点’不就是历史真实”这个结论,我们是完全同意的,但在“历史观点”为什么不就是历史真实、历史真实性的要求是否应包含在历史观点的批评标准之内等重要问题上,同《历》文还存在较大分歧,这里陈述出来,以期得到指正。  相似文献   

18.
最近,广东逻辑学工作者举行会议,揭批“四人帮”践踏逻辑科学的罪行,并批判了“四人帮”控制的原上海《哲学辞典》编辑小组编印的《哲学小辞典》对形式逻辑的诬蔑和攻击。与会同志首先指出,“四人帮”公然对抗毛主席关于“学点逻辑”的指示,对逻辑科学进行了种种诬蔑。一九七四年一月,“四人帮”大量印发了《哲学小辞典》。这本帮书,在“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条目  相似文献   

19.
在林彪、“四人帮”横行一时的那些日子里,在一些报刊上出现过一个南哨的笔名。这个南哨颇为活跃,连篇累牍地发表文艺评论文章,又有创作实践,出版过《牛田洋》一类的长篇小说,不说名噪一时,也甚令人注目。这个南哨在一系列文艺评论文章中,相当系统地反复地宣传过林彪、“四人帮”的许多文艺谬论,并在某些方面还颇有创造发明。择其要者来说:一日“从路线出发”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的文艺事业同其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样,已经恢复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过去“四人帮”炮制和欣赏的虚假瞒骗文艺早已寿终正寝,反映真实生活的文艺作品,象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文艺理论上,主张真实反映生活的观点,不再是被批判的对象了,“要真实的文学”、“真实是文艺的生命”、“真实是文艺形象真、善、美的基础”等等,成为文艺界甚至社会舆论界的共同呼声。这呼声,对“四人帮”在文艺领域上的遗毒有摧陷廓清之力;对恢复我国优良的文艺传统,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有鼓舞推动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