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门尼德哲学新探──巴门尼德哲学不是纯粹的唯心主义侯宗肇广东五邑大学巴门尼德是爱利亚学派的主要代表,对后世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以往的哲学史论著,都认为巴门尼德哲学是唯主义哲学。这种看法是不够全面的。巴门尼德哲学的主要观点是:“只有存在物是存...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对巴门尼德哲学的回应并不仅限于重建自然和运动的合法性,而且还是对巴门尼德问题的双重拯救:一方面拯救被巴门尼德所拒斥的自然运动现象,另一方面通过拯救巴门尼德的“存在”来弥合最高实在和现象间的鸿沟.可以说,这一回应的实质是亚里士多德试图重新统一现象和最高实在的一种形而上的卓绝努力,其取消了可知与可感、不动与运动的对立,巴门尼德的“存在”也通过作为一切事物所追求的“神”而被置于终极宇宙秩序的顶端.  相似文献   

3.
存在,是古希腊埃利亚派巴门尼德哲学的中心范畴。它的内容是什么?巴门尼德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国内外研究者意见不一,主要看法有三:一认为存在是指纯思维或精神;我国传统观点就把它与黑格尔的存在相提并论,从而宣布巴门尼德是唯心主义者。二认为存在是一个物质抽象,巴门尼德是唯物主义者;国内张尚仁同志首先提出这个看法,从而引起讨论。三认为存在是对物质和精神的共同抽象,是指包括意识现象在内的一切存在;因而巴门尼德归根结底属于唯心主义者。这些看法哪一个比较合乎历史,实在有讨论清楚  相似文献   

4.
巴门尼德是公元前六——五世纪希腊埃利亚学派中最著名的哲学家。西方哲学史家对于巴门尼德的哲学究竟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例如:柏奈特(Burnet)认为,巴门尼德“并不象有些人所说的是唯心主义的始祖,相反,一切唯物主义正是以他的实在说为根据的。”但斯泰士(Stace)认为,巴门尼德是唯心主义者。当代西方哲学史家柯泊斯顿(Copleston)赞同柏奈特的看法,认为巴门尼德是唯物主义者;但当代希  相似文献   

5.
谢文郁教授根据希腊文的语法形式指出,巴门尼德残篇中"στιν"一词的原本含义是"它是",而不是通常翻译的"存在"。他据此指出,巴门尼德的"存在"思想乃是对古希腊早期哲学中的"本源"概念的界定,此界定导致了后来希腊哲学家有关本源思想的转向。但是,此文对巴门尼德残篇的解读在语言、思想以及思想史三个层面都是有问题的。其根源在于,谢教授意欲将巴门尼德与早期宇宙论自然哲学家整合为一个共同的思想体系,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他们代表着两类截然不同的本源观,即存在论本源观和宇宙论本源观。宇宙论本源观探寻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构成了西方科学理性的先驱,而存在论本源观追问事物的观念同一性,以此开启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西方哲学史界围绕着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的一种观点,根据巴门尼德《论自然》[残篇五]中“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的命题,断然认为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是唯心主义的;另有一种观点,则根据[残篇八]中巴门尼德关于“存在是滚圆的球体”的论述,认为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不是唯心主义、而是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我国西方哲学史界围绕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展开了热烈而认真的讨论。巴门尼德是古希腊的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埃利亚学派的主要代表。关于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在国外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我国,过去一直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的,似乎已成定论。但是,1980年张尚仁同志在《吉林大学》学报上发表了题为:《试论古希腊埃利亚学派哲学的性质》一文,明确指出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不是唯心主义的,而是唯物主义的。由此,引起了关于巴门尼德哲学究竟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大讨论。陆续在《吉林大学》学报、《学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存在之学。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思辨的理智之德,不仅与艺术和智虑这两种实践的理智之德不同,而且也与直觉和科学这两种思辨的理智之德有别。存在问题的出现,也是哲学的诞生,是在前苏格拉底时代,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仅仅是在前苏格拉底时代。在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作为对存在问题的研究,巴门尼德在其寓言诗中的思想的重要性是确定无疑的。一般都公认巴门尼德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第一个讨论存在问题的人,并据此与另一个同样得到公认的古代伟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相对照。因为前者强调的是存在物之存在的永恒性,而后者则突出存在着的存在物之变易性。这种把巴门尼德与赫拉克特相对立的看法,可以说,支配着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然而却是错误的。本文拟对两种存在学说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个命题,最初是巴门尼德在《论自然》中提出来的。 巴门尼德(公元前六世纪末——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出生于贵族家庭。他是古希腊时期直接与唯物主义的米利都学派  相似文献   

10.
巴门尼德是埃利亚学派的创始人,是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由于他在欧洲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并论证了“存在”范畴,第一次提出了“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命题,因而,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但是,关于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多年以来,在我国一直把他归结为唯心主义派别。只是近年来才有的同志对这一结论提出了异议,并对其唯物主义性质做了初步论证。但论证还不是十分充分的,“唯心论”一说仍坚持己见,并且觉得还有道理。本文力图遵循恩格斯划分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从巴门尼德本人的论述入手,再次对其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继续论辩。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古希腊哲学本体论问题,有过诸多讨论。本文认为,本原问题从早期的智者讨论开始,经泰勒斯、巴门尼德,最后到亚里士多德的发展。亚里士多德对于本体论前后不一的思维转向的认识,是我们研究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了哲学中理性与经验的鸿沟,认识到这点对于我们研究本体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古希腊哲学本体论问题,有过诸多讨论。本文认为,本原问题从早期的智者讨论开始,经泰勒斯、巴门尼德,最后到亚里士多德的发展。亚里士多德对于本体论前后不一的思维转向的认识,是我们研究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了哲学中理性与经验的鸿沟,认识到这点对于我们研究本体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张洪江 《理论界》2005,(2):63-64
针对于一些学者认为本体论产生于亚里斯多德时期,本文通过对本体论的产生过程的论述,指出巴门尼德的“存在”的提出即标志着本体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现代学术传统以海德格尔为代表 ,把希腊真理观劈为两截 ,巴门尼德之前和之后两种真理观 ,即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真理观和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真理观。本文不同意这种看法 ,认为 ,希腊真理观是希腊人的真理观 ,它是连续的。其要义是存在与人的互属关系的宣示。希腊精神是希腊真理观之境域。其真义在于人类的家园立身于生活本身的根基之上。人类的创造从之来与向之归处皆在大地  相似文献   

15.
巴门厄德的哲学思想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难题,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而不得解决的一个问题。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在笔者看来,主要是三个向题没有弄清,即“存在”的含义及其实质,判定“存在”与“非存在”哪个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的尺度,巴门尼德与赫拉克利特的关系。那么,为什么弄不清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6.
作为古希腊哲学中重要的两派,赫拉克利特一切皆流、万物常新的观点和巴门尼德的"存在"不生不灭不动的主张通常被认为针锋相对.但当我们从原文出发,仔细分析赫拉克利特的"火""逻格斯",巴门尼德的"存在"等思想后却发现,两者与理智、真理密切相关的特性能够契合,且有着比较类似的从现象到判断,再到判断之判断的思维路径.二者真正的差异,在对真理呈现形式的理解上才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7.
一、认识论研究的困惑对于认识问题的研究很早就有了。古希腊的哲学家,如巴门尼德、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就曾对认识问题有过论述。在近现代,认识问题更是哲学研究的一个“热区”,笛卡儿、休谟、康德等人被认为是提出了各自的认识理论,然而,尽管不同的哲学家对于认识问题持有各种不同的具体见解,但他们关于“认识”这一概念的理解却是有一些共同点的。我们可以把这些理解上的共同点称之为“认识”概念的“古典含义”。它包括下面两点。  相似文献   

18.
论"同一性"哲学诸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重要的西方哲学思想是透过对巴门尼德的“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的了解开展出来的。在与黑格尔坚执表象性思维对立的解释中 ,海德格尔一方面试图把传统立场引回到巴门尼德的思想道路得以源起的原初经验那里 ,克服理智主义 (主体性思维 )之差异被遗忘状态 ;另一方面他也以自己的方式站在马克思所提供的伟大成果的轨道上 ,从一种“运作”(“聚集”)的思境上谈“物如何成其本质” ,以及对“作为”差异的差异的关注等等 ,与马克思从感性活动上理解“物质” ,藉感性活动对旧唯物主义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命题的超越等等诸多方面 ,隐含着结构上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在江苏哲学史与科学史研究会举办的“西方哲学史与伦理学史专题讲座”上的讲演(摘要)关于西方哲学的开端问题,历来有两种看法。一种是经验论的看法,以泰勒斯为开端;一种是黑格尔的看法,以巴门尼德为开端。应该以米利都派、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这三派合起来作为开端,不能以哪一派为开端,而应以他们的发展整体为开端。这个时期的哲学发展体现出两个圆圈:一是对本原的规定经历了质、量、度发展过  相似文献   

20.
在爱利亚学派的思想中,有关运动的学说占有重要地位。从克塞芬尼、巴门尼德、麦里(?)到芝诺,运动都是他们讨论的主要对象。爱利亚学派的这一学说基本上是以否定运动的内容构成的。但是,我们不要一看到“否定运动”的字眼,便急于给它贴上“僵化”“无生命”“反辩证法”之类的标签。问题远不是那样简单。爱利亚学派关于运动的学说是复杂而深刻的。这一学说的部分内容尤其是它提出的问题和分析运动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