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个科学论述,对于《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我们应该用历史的方法把它纳入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全过程中来看,正确评价它的理论意义与历史价值,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这一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核心是关于人的学说,异化劳动是贯穿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本概念.马克思运用生产劳动的概念去解释人的本质,把劳动看成是人的本质的基础,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2条线索分析探究了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建立了他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相似文献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历来受到学界关注。关于《手稿》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究有二:一是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与核心;二是认为《手稿》虽有雏形但不成熟或是一部过渡性著作。认为《手稿》的内在逻辑是一个以人本主义逻辑为主体的多重复杂的逻辑结构;文本框架重组维护了文本的内在统一性,为《手稿》的版本结构、理论内涵、逻辑主线等基础研究提供了便利。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外化扬弃观点、费尔巴哈人的异化扬弃只是精神枷锁的解放观点持有批判态度,完成了对二者的超越。在此基础上,通过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生产活动相异化,劳动者与自身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四个方面阐述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相似文献   

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学、哲学、伦理学、美学思想,闪烁着马克思智慧的火花,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自1932年全文公开发表以来,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和热议。学术界不断地研究,取得许多共识,但也存在诸多争议。总体来看,我国学术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研究方法、文本结构、其在马克思思想历程发展中的历史定位、异化劳动问题以及共产主义思想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加深了我们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认识,对于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集中反映了马克思的劳动观,马克思在其中第一次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分析了劳动的二重性,揭示了劳动的本质及其价值。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观,对于我们正确评价资本主义社会,促进人自身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推进劳动方式的变革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个重大思想成果就是对劳动的存在论的重新阐明.这一阐明不仅消解了传统哲学对劳动的抽象思辨的理解,而且也堵塞了对人的本质作人类学或知性科学的理解,同时也本质重要地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全部问题域.深刻领会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成果,不仅有助于厘清马克思哲学革命发生之进路,而且有助于理解当下社会之生活.  相似文献   

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将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论证相结合的著作,因此澄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处的哲学视域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在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来源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但从整体上看,马克思已经超越了他们。这有赖于马克思物质第一性原则和实践原则的萌芽。物质第一性原则打破了黑格尔思维内部不停息的旋转,但并不等同于形而上学的旧唯物主义;实践原则摒弃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将自然地联系起来的人上升到了社会,将感性对象性理解为活动。在此意义上,不应将《手稿》贬低为“不成熟的作品”,而应当认为《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  相似文献   

8.
劳动思想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劳动伦理是劳动思想的重要内核。马克思主义劳动伦理思想经历了奠基、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奠基阶段的发轫之作。其中所蕴含的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包括:劳动本身应是劳动者的内在需要,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自由生命的体现;劳动过程应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劳动结果要体现公平性、彰显劳动和劳动者的尊严与价值等。深入挖掘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含的劳动伦理思想,并以此实现“人之为人”劳动伦理的现代转向,对明晰劳动者主体地位、反思劳动道德失范现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唯物史观诞生前夕具有思想奠基性的重要著作,其中,马克思开启了关于社会领域人的问题的哲学转向,形塑出“人”与“社会”的关系。他以人的现实生活状况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与社会关系、以人的感性活动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的人本思想,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渐次显露出对“社会中的人”和“人的社会性”的深刻洞见,已然构建出人类社会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丰厚充实的美好生活图景,为我国新时代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开始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要著作之一,每一次的分析和论证都是建立在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经济事实的分析基础之上的,这种扎根物质基础和现实社会关系的分析方法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的早期认识论正是从作为认识主体的本质而存在的劳动概念出发,将人的现实存在性与能动性统筹起来,在认识主体与劳动对象的互动过程中围绕劳动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这一基本观点的提出和论证始于马克思的《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然观是《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阐明了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客观性、自然界的实践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奠定了新自然观的基调。  相似文献   

12.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都有论述,而且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成熟而不断完善.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考察和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次从实践的存在前提、实践的本质内容、实践的歪曲形式、实践的复归环节四个方面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地.  相似文献   

13.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阐释了人和社会的本质是在现实的活动中相互生成、相互规定、内在统一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研究中一个重要视角,就是对社会历史主体的关注从而揭示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其当代价值,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注社会主体,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平等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始终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此文拟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异化劳动”以及“异化劳动的扬弃”的视角来解读马克思的社会平等思想。试图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平等思想的深入探讨,来对我国当前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考察了国民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和人的劳动的异化,指出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积极的扬弃的结果,应该是我们"作为人"来进行生产劳动。同时,针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精神哲学的抽象性和虚幻性,马克思揭示了意识或自我意识的异化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明确了自然的、现实的、感性的人是在其类生活中确证类存在和类意识的彼此统一。由此,社会正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扬弃了异化的共产主义才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作为总体的人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本质,那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则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最终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之间是对象性的关系。但是异化劳动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分离,也使其关系发生了异化,"自然"对于人来说成了异己的对象。这种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的出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生产力发展与人的交往关系的调整,人与自然的异化也会被共产主义积极扬弃。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形而上的层面考察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他早期独具特色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人与自然之间是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的关系,“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然的本质”统一于社会。马克思的早期自然观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私有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而对这个范畴进行理论批判起始于《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必然产生私有财产 ,私有财产反过来又定会造成新的异化 ,因而 ,要反对异化劳动必须同时反对私有财产。而反对私有财产 ,不是反对所有的私有财产 ,反对的只应是人格化的奴役人、奴役劳动的资本。所以 ,最终的出路只能是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9.
西方美学史中的"西方"二字只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不是政治概念。因此,没有理由把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排除在西方美学史之外,或者把两者对立起来。从系统论的观点看,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绝不能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它是西方美学发展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把它放在这个整体中,研究它与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在整体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才能真正从本质上把握它,也才能真正勾勒出西方美学乃至人类美学发展的真实面貌。马克思主义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究竟占有什么地位?四个字可以概括:承上启下,或说承前启后。所谓"承上",是指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与黑格尔以及康德等人的关系。所谓"启下",是指马克思主义美学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影响。以马克思为例,他的美学思想在吸收传统美学精华的同时又构成了对传统美学巨大的挑战,具有鲜明的现代性,与同时代的美学一道成为开启现代美学的原动力之一。这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搞》中即有突出的表现,具体就是:追求人—社会—自然的统一,超越唯心与唯物,融合主体与客体,自觉的历史意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